簡介
培風書院舊址位於老梅城東隅、城隍廟側,今為原梅縣實驗幼稚園和現梅縣人民醫院職工宿舍。站在曾先後開設培風書院、懿德女校、縣立女子中學、省立梅州女子師範學校舊址所在地,頗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之感。歷經近600年滄海桑田的變化,培風書院在歷史的長河中消逝了,原址的建築物均已蕩然無存,只能在一些文獻記載中找尋到它曾經存在的痕跡。曾執教縣立女子師範學校的老教師黃童從《梅縣大觀》一書中的當年縣立女子中學老照片“按圖索驥”。
歷史沿革
培風書院由來已久,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間。據相關史料記載:
明嘉靖元年(1522年),廣東督學魏校毀坊村淫祠,立社學,延師朔望考課,次日習禮、習射,此程鄉社學由來。明嘉靖時為表彰忠烈劉元城和文天祥,特在梅城東北隅修建雙忠書院。
明崇禎九年(1636年),知縣陳燕翼將該書院售予生員黃炯為書塾,並將所售得款另構祠於城東攀桂坊,又增祀與本縣歷史有關之前三賢(即唐朝張九齡稱曲江,北宋狄青稱武襄公,宋末蔡蒙吉。蔡蒙吉在梅任職期間,曾創建松源堡義學,開創了梅州設義學之先河),將雙忠書院更名為五忠祠,置祀產。
及至順治二年(1645年),知縣戴長治,又增祀韓昌黎(韓愈),程旼二賢,將五忠祠更名為七賢書院,當時有徐韶奏為贊《七賢書院》詩云:“群公祠院錦江乾,正氣光芒射日寒。金鑾千秋開鐵漢,朱顏三月照黃冠,文章北斗瞻芳躅,姓氏南齊重考槃。炎徵昆關碑碣在,七星長掛水雲端。”第二年(1646年)為寇毀,黃炯乃捐舊所買雙忠書院復為祠,移祀七賢,後為武弁占住。
清康熙七年(1668年),知縣王仕雲清復修建,並取五忠祠田歸七賢。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縣王吉人將七賢書院加以修葺,並增建合來亭,又二年(1683年),於祠東為室祀前陳王二令(陳燕翼和王仕雲),以產為陳置祠,由王復也。西為書院,以培風額其堂,丹墀(祠堂)東西為義學。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黃炯又送出陳王祠東地基為橫房,召僧看守祠宇。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縣劉廣聰重修培風書院。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知縣曹延懿增建濂溪周公,新建伯王公祠,於陳王祠前,題大門額曰九賢書院。由此培風書院又更名為九賢書院。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州王元樞將九賢書院改為程江書院,撥七賢田谷一十二石,界僧奉佛歸陰那山,余田為書院膏火貲(計量),延師課士,院規始。
清乾隆五年(1740年),嘉應州紳士奉督學惠士奇(1671-1741年,清學者、文學家)主祀院內。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州王之正,以先賢祠宇頹圯,詳請修葺改建,正樓三間祀九賢,於樓上中翕以縣令陳燕翼、王仕雲、王吉人督學,惠及黃炯,別為一龕居左,合東西祠院地造書房一十七間,更造合來亭、儀門各一座,頭門三間以培風書院題門首,添設膏火以課士,由此程江書院又更名為“培風書院”。此外,還於署前大街(今義化路)立“人文秀區”牌匾。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知州毛維錡倡捐置業,以增膏火,保證就讀文士無生活後顧之憂。自此至清末,培風書院成為嘉應州有名的學府。這是梅縣舊有三間書院(另兩間是東山書院和崇實書院)中最有名氣的書院。清同治四年(1865年)培風書院毀於兵火,後周子英來梅任州牧時重為修復。最後,緣於戰爭、朝代更替等原因,培風書院開設至清末又停辦了,具體的停辦原因和時間則無從考證。
歷史事件
梅城第一間女學
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創辦的梅城第一間女學——懿德女校就設於幾經更替、修葺的培風書院舊址上。
懿德女校的創辦人為清末女詩人
葉璧華(1842-1915年),號潤生,別字婉仙,是梅縣白渡(今丙村)鸕鶿坑人。她從國小習詩文,好學博聞,十幾歲時就會題詩作對,名噪一時,著有《古香閣詩集》。她的丈夫李蓉舫是個秀才,公公李載熙是個翰林。
葉璧華曾受聘為兩廣總督張之洞的家庭教師,她於戊戌變法失敗後,返歸鄉里,不顧頑固勢力反對,毅然在原培風書院舊址創辦梅縣女子學校“懿德女校”,開設以文學詩詞為主的課程。
在她的帶動下,清末民初,梅縣先後辦起了多所女校,如梁浣春租借黃竹洋曾氏在北門的“耕耘小築”開辦了女子學校,在梅城西區市塘唇的育嬰堂興辦了“嘉善女學堂”,1913年在“千頃樓”開辦“桂里女子學校”,1915年在“培風書院”舊址上建立了“梅縣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國小”等。因此葉壁華與梁浣春同被譽為“女教育家”而永載史冊。1913年,懿德女校與崇實女校合併改辦縣立女子師範學校。
1926年春,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潮梅特派員張婉華(廣東婦女解放協會執委)、鄧穎超(國共廣東區委委員、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婦女部秘書長)先後來梅,曾到縣立女子師範學校作講演,宣傳國民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鄧穎超母親楊惠貞老師亦隨同來梅,還在梅縣女師任教半年。
1927年5月,女師全體師生在中共領導下,參加了“五一二”工人武裝暴動。
女校幾經更替變遷
1929年,縣立女子師範改為縣立女子中學,1936年秋始奉命改為廣東省立梅州女子師範學校。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把省立梅州女師的高、國中學生分別併入饒公橋的梅州師範學校和北門的梅州中學,該書院舊址又為“梅山中學”所用。
1952年,梅山中學併入聯合中學後,原址則改辦機關幼稚園(後改為梅縣實驗幼稚園),有一部分則劃歸梅縣人民醫院,被改建為醫院職工宿舍,後又改建為黃解興醫院。
後來,由懿德女校與崇實女校合併而成的梅縣女子師範學校的一部分,成了今天梅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大學——嘉應學院的前身。
書院共更替了13個校名
從1522年開始的雙忠書院算起,1636年的五忠祠,1645年的七賢書院,1683年的培風書院,1695年的九賢書院,1733年的程江書院,1750年的培風書院,1906年的懿德女校,1913年的縣立女子師範學校,1915年的梅縣縣立第一高等女子國小,1920年的縣立女子中學,至1936年的廣東省立梅州女子師範學校,解放初期的梅山中學——一共更替了13個校名。每一個校名,似乎都訴說著梅州文脈鼎盛的曲折由來。
它曾幾度崛起,又幾度衰落,凝聚著多少文人志士的夙願,銘刻著多少“人文秀區”的真諦。
“前賢同景仰,況鄉名處士,坪號相公,立定腳跟,知學問當先器識;高閣此登臨,看水繞花洲,峰環梅嶺,放開眼界,信江山足助文章。”這是黃童老師筆記本中找尋到的當年所記,懸掛在原培風書院兩邊大柱的長聯,據傳是由清同治年間的舉人張麟定代州牧所撰。
在劍英圖書館找到了幾本名為“培風”的刊物正是廣東省立梅州女子師範學校出版的校刊。由此可推測,後期依次設在培風書院舊址上的懿德女校、縣立女子中學、廣東省立梅州女子師範學校可能沿用“培風”的標誌。
歷史意義
隨著新式教育的興起,培風書院早已退出歷史舞台,但作為當時及後來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仍傳承著“人文秀區”彌足珍貴的文化傳統,為梅江的文風熾盛、人才輩出起到了促進作用。如今梅州被譽為“文化之鄉”,特別是女子文化之普及,不能不把培風書院的貢獻與創辦梅縣女校的葉璧華、
梁浣春的功勞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