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燈而立

執燈而立

《執燈而立》是周慶榮創作的散文詩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12月。

該書對戴衛國畫中的物延伸出來的哲思進行二次升華的體悟,建構出對人的溫度,對歷史的思索。在該書中,周慶榮筆下的歷史情懷呈現出新時期以來的散文詩文本呈現出的“意義化寫作”,繼承了魯迅散文詩的意義化寫作的傳統,圍繞現實場景進行有效觀察。如“歷史的內涵,我該如何鐫刻?……懂得天地人和者,必壽。”(《時間的鐫刻——寫給黃姚古鎮》)“在戰國年代,版圖林立。一個書生,一邊讀書,一邊認真地愛國”(《戰國》),無論是詩中的祠堂還是久遠的戰國年代,都包含著深刻的歷史意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執燈而立
  • 作者:周慶榮
  • 文學體裁:散文詩集
  • 字數:21萬字
  • 首版時間 :2021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共收錄散文詩140餘章,其中對戴衛畫作所作的題畫詩高達21章,展現出作者對中國文化的獨到認識和詮釋,以及對世間萬物生命價值的思考。如《向藕致敬》聚焦深秋後的殘荷,好似“老者骨感的站立”。它們是“我”眼中的榜樣,其高潔品格超越了那些總能志得意滿的“時令小蔬”。它們立在深秋,要向真正沉默在泥土下面的生命——藕——致敬;《沙漠上的烈士》將死去的胡楊比作沙漠上的烈士,“認真地活,勇敢地死。然後,自己是自己的碑”。

作品目錄

向藕致敬
沙漠上的烈士
後麥子時代
斷垣上的掌印
檔案里的鐵匠
黎明的心
雨中觀蒲
紅月亮
冬至
讓我們一起執燈而立——觀戴衛畫《執燈的印度老人》
正確的觀魚態度——觀戴衛國畫《觀魚圖》
人圖騰
魂的標本——觀戴衛寫生《建昌古柏》
叩問——觀戴衛寫生《老衲叩鐘》
危牆之下
上等的磨刀石——黃姚古鎮石板街記
關於可能性
蒲公英素描
空間論
風箏往事
壁前心語——觀戴衛畫《達摩面壁》
黃河流過石嘴山
十二峰——兼致永嘉
山谷之湖山關係
破秘
坐等黎明
深井之水
如此之外
真相,在花開之外
胡楊的祭奠
醫患關係
一隻喜鵲和三種果實
北回歸線
海浪詠嘆
最後的向日葵
夜讀者
物證
立冬
猴戲莊重——觀戴衛同名畫
異客
額爾齊斯河石頭上的思想者
邛海之月
大涼山
與螺髻山脈耳語
瑪牧
濕地氣質
拿去吧
皈依——致兄長
大涼山上空的鷹
冬夜私語
約定
勵志
山水記
戰國
冬夜,需要多走幾步
平原
歲末,湖邊看冰
靜守——新的一年感懷
傷害
詰問
對酒的答謝
祝酒辭
勸君更盡一杯酒
線裝的思想——觀戴衛國畫《半日讀書半日靜坐》
蝴蝶必須在飛——觀戴衛畫《莊周夢蝶》
畫中的內容,我信——觀戴衛畫《持扇圖》
生命的痕跡仿佛一硯之墨——觀戴衛畫《東坡玩硯》
除夕的最早紀事
人間的地形只是希望的田野
安靜是最可靠的氣勢——觀戴衛畫《氣如蘭靜》
未來園
黑暗中的幸福指南——觀戴衛畫《引福歸堂》
明天是最好的永恆
懸置
與鱷魚說
防範不良後果
非常時刻
海浪如鞭
實證
斷句
關於烏雲的比喻
快與慢——佘山漫思
蘭筍山
秀道者的兩種詮釋:以塔為證
山腳下的書店
廣陵散
我和希望互為補丁
想到筍的尖銳
反諷
生活啊,我想向你再要一杯酒
有聲讀物
海南島,你是人們冬天的暖手爐
北緯十八度的勳章——致陵水
唯有人性不可再被揮霍——觀戴衛畫《李逵探母》
鐘聲——觀戴衛同名畫
歷史——寫在2019年歲末
歲末:真理的跳板
老樹皮的兩面性
冬日傍晚偶思
二月的無題
隔膜
尋常時光
繼續備忘
自勉
老志銘
天書
和解——觀孟祥順畫《臥虎圖》
陰與陽
錯過
疑慮
抒情的邏輯性
敬拜崑崙山
童話之城——兼致勁松兄弟
自然處方
瑪尼堆和我
味道的體驗——給察爾汗鹽湖
守護人——寫給可可西里守護人索南達傑
崑崙山口
半枯的胡楊和晚陽
玉虛峰
路過玉珠峰
輸與不輸
區別
時間的鐫刻——寫給黃姚古鎮
黃姚故事
母親與荷花後的本質
恰西草原
霍城:薰衣草的哲學
人間煙火才是萬佛之佛——觀戴衛寫生《峨眉山之萬佛崖》
武侯祠
崇武古城
惠安女
淨峰寺
風車島
如此一坐——觀戴衛畫《王維詩意圖》
辨識自己——觀戴衛畫《半日讀書半日靜坐》
重新釋義——觀戴衛寫生《剌蝟》
創造背景——觀戴衛畫《品茗圖》
登高后再俯瞰人間——觀戴衛畫《杜甫登高詩意圖》
致大海
天涯
立春
石皮弄
生活的頓號是一朵雲——寫給嘉善大雲
水墨西塘
願景——給將要出生的孫女
散文詩和九言——獻給剛出生的孫女九言
周末,觀察孫女九言
代後記:格物、及物、化物及其他——我的散文詩觀

作品鑑賞

該書呈現“物我相融”的人文情懷。面對詩歌意象的摘選,從“物”到“我”的動態二元結構,不是簡單的空間意義上的視覺,而是詩人內心更深的一種物我狀態的反思。周慶榮對“化物”的認知是:“化物,要始終清醒寫作主體本身的情感和知性的轉換貫通,不拘泥於典故和任何已有的出處。”而這種“物我相融”則表現為一種周慶榮特有的“人文情懷”,“人文情懷”又體現在歷史意識中的“英雄主義”,與傳統意義中英雄主義所強調的完成了某種重大歷史任務的犧牲性和英勇性不同的是,周慶榮散文詩中出現的“英雄主義”更多的是:中國歷史進入新時代,從個人生命核心中迸發出來的“大我”在生命人格的塑造上穿越時空,跨越歷史。除了延續早年散文詩《英雄》《兵馬俑》《三人劇》中這些英雄、俠客、戰士的緬懷呼喚與謳歌讚美,周慶榮在《對酒的答謝》《祝酒辭》《勸君更盡一杯酒》中將酒融進自己的血液,流淌成一條精神的河流。這裡的酒承載著詩人的豪爽氣質和詩人的大關懷,這都是“大我”的人格之體現。
一名詩人,他的共情能力不僅僅產生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人與歷史之間也需要顯現出對生命的關懷和共情。如“當殘荷暫停通行的讚美,……它們等待藕的出場。”(《向藕致敬》)荷花在歷經了夏日的讚美後,成為殘荷,它們的使命尚未完成,吃藕不忘挖藕人,當人們將一片片白脆的藕送進嘴裡時,不知能否記起詩人在克制抒情背後帶來的哲理,這必然閃爍著人性的溫度——英雄接受得了世人的讚美,自然有更加無畏的奉獻精神。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人們在面對現實之河的浮漚之時,能夠拋卻掉那些糟粕之物,並繼續努力在生活中尋找樂趣,才是真正的英雄主義,詩人就是這種英雄:詩人寫詩的好狀態,就是能在格物、及物之後達到化物(即物我相融)的狀態,始終保有一種人文情懷,對天下之物進行生命深處的思考和觀照,將自己和所見之物融於時代的大背景之中。
英雄主義蘊含在歷史意識中,海德格爾說:“詩是歷史的孕育基礎。”當詩人掰開古書的縫隙,其中湮沒的煙塵會露出正義與良知。現代詩人需要將詩性寫作的針砭時弊融入“大時代”和未來的“大歷史”中,更需要將自我融入到廣大的事物中。在周慶榮眼中,大到雪山,小到小草,都在一種強烈的自我融入他物中生髮共情,有種深刻的悲天憫人感。面對這些“尋常之物”,詩人先是將自己融入情境,再將自己想像成眼前之物,這種深刻的悲憫和共情性是在這個抒情時代的必備的柔軟,這是一位詩人動用自己的力量將“物”作為物本身的物質性去“化物”。“在今天,詩歌必須要努力強化新時代詩歌對新經驗、新話語的捕捉和消化能力。”
現代社會中很多人都忽略了個人與歷史、與社會的關係,當這種“士子情懷”被周慶榮更加敏銳地捕捉到,從筆尖流淌出來,就在歷史的重新認知中走出一條個人與集體之間溫度關係思索的新道路。詩歌在人類的精神疆域裡可以向歷史之河的源頭溯源,可以找到人類的精神圖騰。在《執燈而立》中,周慶榮筆下的歷史情懷也呈現出新時期以來的散文詩文本呈現出的“意義化寫作”,繼承了魯迅散文詩的意義化寫作的傳統,圍繞現實場景進行有效觀察。如“歷史的內涵,我該如何鐫刻?……懂得天地人和者,必壽。”(《時間的鐫刻——寫給黃姚古鎮》)“在戰國年代,版圖林立。一個書生,一邊讀書,一邊認真地愛國”(《戰國》),無論是詩中的祠堂還是久遠的戰國年代,都包含著深刻的歷史意識。周慶榮的這種從自己經歷入手,進一步向歷史延展的創作意識,使其詩歌具備了當代詩歌的時代性和熾熱的民族英雄主義力量,也表現出了其創作的寬廣與深刻。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6月15日,該書入選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參評作品公示目錄。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執燈而立》
2021年12月
四川文藝出版社
978-7-5411-6108-7

作者簡介

周慶榮,筆名老風,1963年生於蘇北響水,1984年開始詩歌寫作,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我們-北土城散文詩群”主要發起人,出版的散文詩集有《愛是一棵月亮樹》《飛不走的蝴蝶》《愛是一棵月亮樹》《風景般的歲月》《周慶榮散文詩選》《我們》(中英文典藏版)《有理想的人》《預言》《有遠方的人》《有溫度的人》等。曾獲2014年度《詩潮》詩歌金獎、《芳草》第四屆漢語詩歌雙年獎、2015星星年度散文詩獎、第二屆劉章詩歌獎、第七屆冰心散文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