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漢籍珍本文庫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會。《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國家“十一五”重點出版工程項目,第一輯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於2009年共同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域外漢籍珍本文庫
  • 作者: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會
  • ISBN: 9787562158219
  • 定價:7,600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6-01
  • 裝幀:平裝
文庫簡介,第二輯出版,

文庫簡介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共同主持編纂,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出任顧問或編委,其編纂旨在對域外漢籍進行完整而系統的整理,遴選孤本和善本,藉此準確把握漢文古籍在域外流傳、遺散、收藏、保存的基本狀況,為學界提供研究基礎,搶救性地保護世界範圍內的漢字文化遺產,為建設中國先進文化服務。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所收書籍均影印自國外圖書館、研究機構和個人收藏的國內不見或稀見的漢文文獻,其中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中國歷史上流散到海外的漢文著述;域外鈔錄、翻刻、整理、注釋的漢文著作;原採用漢字的國家與地區學人用漢文撰寫的、與漢文化有關的著述。此外,近數百年來歐美來華傳教士用漢字或雙語撰寫的、與漢文化有關的一些重要著作,也作為附錄收入文庫。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叢書計畫出版精裝影印古籍800冊,囊括2000餘種珍貴域外漢文文獻。已經出版的《文庫》第一輯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影印了價值較高、品相較好的百餘種域外漢籍。

第二輯出版

2011年9月29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在經歷兩年多的編纂出版過程後,終於正式與讀者見面。第二輯共90冊,按四庫分類法編排,分經、史、子、集四部。其中經部14冊、史部18冊、子部20冊、集部38冊,全輯共收錄域外漢籍總計289種。它的出版標誌著該項目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是中國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重大出版工程之一,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主持編纂,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大型古籍整理項目。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的出版,旨在對域外漢籍進行一次完整的系統的調查和整理,遴選孤本和善本,編纂一套影印古籍叢書,藉此準確把握漢文古籍在域外遺散、收藏、保存的基本狀況,同時撰寫域外漢籍目錄與提要索引,為學界提供基本線索。編纂此文庫的更深層的目的則是通過這項活動,一方面引起人們對域外漢籍的關注,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遺產,豐富民族文化內涵,陶鑄民族文化精神,從而強化民族的尊嚴,提升國家的榮譽;另一方面,在東亞“漢文化”圈的大背景之下,關注歷史上東亞各國之間相互交流和了解的進程,從而為今日國與國之間建立互信友好提供鏡鑒。
域外漢籍浩如煙海,存量極為龐大。就其來源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其一為中國版漢籍,即中國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流傳到海外的,由中國文人撰寫、抄錄、刊刻的漢籍;其二則是日本版、韓國版、越南版等域外刊刻、抄錄的漢籍,也包括域外學人用漢字撰寫的著述。
第一類文獻中常有中土佚書,具有極高的版本價值。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中,即有《新刻鄴架新裁萬寶全書》《新刻類輯故事通考傍訓》等多種明刊日用類書,不見於國內館藏,而它們為研究明代社會史、經濟史、法制史、文化史提供了翔實可靠、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其研究價值近年來漸為學者所識。而這類佚書或稀見文獻從側面反映了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漢籍之路”,使中國的圖書源源不斷地流布到周邊各國乃至世界各地。而中國本土的一部分古籍在遭受兵難、火厄等天災人禍之後散佚殆盡,卻在異國他鄉留存了種苗,這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獻的幸運,也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第二類文獻過去並不受到重視,但現今卻是不可忽視的新材料。比如,第二輯選取的若干種朝鮮詩話珍本,如《清脾錄》《彝敘詩話》等。詩話文體不僅存在於中國,也存在於朝鮮-韓國半島、日本列島以及中南半島地區,可見這一文體在漢文化圈的受歡迎程度。朝鮮詩話是中國詩話的衍生之物,是古代朝鮮人學習中國文化與中國詩話的優秀成果,他們對中國詩詞的亦有其獨到的見解,對中國詩詞理論又有進一步的發揮。同時這也是古代朝鮮詩人的詩學觀念、審美情趣及其民族文化性格的展示。又如第二輯選編的數種朝鮮王朝所修中國史書,如《續史略翼箋》《續明史》等,可窺探其歷史上尊周攘夷、遵明反清之心態,同時提供了一個佐證和補充中國傳統文獻所述史實的視窗。因此,這類文獻的研究價值、文化價值高低,自不待言。
上述文獻均為國內首度出版。陳寅恪《陳垣序》中曰:“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域外漢籍珍本文庫》不僅免去了國內學者去國訪書的舟車勞頓之苦,而且為學界、文化界提供了新材料,有利於催生相關學科新的研究成果。《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的編纂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是保存海外庋藏漢籍、延續漢籍生命周期的重要舉措,從而使之化身千百,達到傳承並發揚優秀民族文化的目的,這恰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