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形象的敘述與想像研究(1978-2016)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形象的敘述與想像研究(1978-2016)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形象的敘述與想像研究(1978-2016)》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形象的敘述與想像研究(1978-2016)
  • 作者:戴哲
  •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24232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將中國城鎮化以來(以1978年的農村改革為開端)有關農民形象的文學敘述及相關文本作為研究對象,探究1980年代以來的文學如何對農民形象展開想像,討論其背後的複雜原因。本書一方面對當代文學作品中圍繞農民而展開的人物設計、故事情節、敘事結構進行分析,另一方面,與生成文本相關的歷史語境、思想文化、意義結構等同樣是本書關注的重點。通過對六類農民形象及其相關敘述的分析,本書試圖梳理出一條完整的敘事邏輯,在這一敘事邏輯中,可以清晰地窺見中國城鎮化進程中,原本自足的農民如何陷入迷茫和邊緣的境地,甚至被完全納入城市的軌道,喪失農民的身份與主體性;但與此同時,這一敘事邏輯也反映出農民如何在“邊緣”與“苦難”的狀態之下,生長出對新的主體和身份進行建構與抗爭的自我意識,甚至可能由此發展出一種新興的主體性。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作為“小生產者”的農民:一種對生活和世界的總體性想像
第一節 梁三老漢夢想的破滅與實現:集體化合法性的確立
第二節 “為生民立命”的李銅鐘:吃飽肚子的合法性
第三節 自己為自己造屋的李順大:個人夢想的實現
第四節 有尊嚴的馮麼爸:個人勞動合法性的獲得
小結
第二章 從“進城的小生產者”到“現代農民”:20世紀80年代農民敘事的轉折
第一節 “進城的小生產者”陳奐生:城鄉衝突的症侯式表達
第二節 “現代農民”黑娃:西方現代框架下的生活想像以及主體性的確立
小結
第三章 作為“理性經濟人”的農民:改革邏輯的確立與鄉村傳統秩序結構的解體
第一節 不完美的“理性經濟人”:傳統生產倫理與經濟人倫理的衝突
第二節 具有“德性”的王才:衝突的消解與改革邏輯的完全確立
第三節 妥協的周炳南和作為“立法者”的周錫林:自足性的鄉村日常生活空間的消失
小結
第四章 “迷惘”的農民:抒情的消逝與農民主體性的解構
第一節 “客隨主便”到“主隨客便”:從“內當家”到“內當家之死”
第二節 從農民到同性戀:新的權力結構的形成與性別烏托邦的失敗
第三節 作為“無用之人”的“守護者”:農民的困惑與迷茫
小結
第五章 城市空間中的“邊緣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實踐與困境
第一節 從香雪到高加林: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理想及其實踐
第二節 到城裡去與作為“勞動力”的農民
第三節 成為“小姐”的農民:城市“秘密空間”的打開
小結
第六章 作為“新工人”的農民工及其敘事:一種新的主體性想像
第一節 “知識分子寫作”的限度與原創性經驗的凸顯:我手寫我心
第二節 不卑不亢的苦難者形象:一種想像新工人及其自我意識的方法
第三節 新工人的“文化人”內涵:青年農民工的情感結構及主體感呈現
第四節 機器、技術與疼痛:資本權力關係中的新工人及一種新興主體性生成的可能
小結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戴哲,1984年出生,浙江大學博士後,浙江傳媒學院戲劇影視研究院副研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首批高校領軍人才,浙江傳媒學院強鷹人才。兼任國際華萊塢研究學會理事。2016年晉升為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當代文學、影視傳播學等理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一項,其他課題10餘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新聞大學》、《當代電影》、《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