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融合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城鄉經濟從對立到融合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特徵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新興經濟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鄉融合經濟學
- 研究:城鄉經濟從對立到融合各發展階段
- 性質:城鄉交叉的經濟學
- 研究方法:巨觀控制的方法等
什麼是城鄉融合經濟學,城鄉融合經濟學主要研究內容,城鄉融合經濟學的任務,城鄉融合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什麼是城鄉融合經濟學
城鄉融合是城市與鄉村關係中的一個歷史概念,它又是一個社會、經濟概念,概指城鄉之間在一切領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一體化。城鄉融合經濟則指從經濟上實現城鄉間的融合關係,即城鄉經濟在生產關係上的融合,在生產力發展上的融合以及在消滅三大差別上的融合。
馬克思恩格斯依據城鄉經濟的內在聯繫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認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城鄉關係由結合到分離、對立,再到更尚級層次的結合和融合,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未來社會中,城鄉對立的消滅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城鄉融合是工農業生產發展,公共衛生事業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的結果。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消滅城鄉對立的經濟基礎、實現城鄉經濟的融合提供了可能。80年代,中國城鄉改革的大潮預示著中國城鄉經濟融合的趨勢。鄉鎮企業的崛起便是這方面的一個突出標誌。1988年,中國鄉鎮企業的產值巳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在全國工業總產值中,鄉鎮工業的產值占了1/4以上,8億農民中約有0,9億萬人轉入鄉鎮企業,他們既務農又務工,務商,實行農,工、商結合,促進了鄉村的專業化和商品化。“星火”計畫的實施也必將促進鄉村現代化和縮小三大差別。以亦城亦鄉的小城鎮為紐帶、以城市為中心的市領導縣的體制和建立以中心城市為依託的城鄉結合經濟區,更是從經濟體制上促進了城鄉的融合。80年代中期,中國學者在國務院《中國新型城鄉關係》的課題研究中,對中國歷史的。現實的和未來的城鄉關係進行了研究,認為建立一門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鄉融合經濟學不僅有充分的可能,而且由於它涉及中國一系列經濟發展戰略,因面也十分必要。1988年5月,展望出版社出版了徐榮安的《中國城鄉融合經濟學》,該書對該學科作出了可貴的探索。
由於該學科是一門城鄉交叉的經濟學,也是一門綜合性的全觀經濟學,因此其研究對象必然是城鄉經濟的“融合”,“交叉”、“統一”及其規律性。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城鄉關係上出現的新趨勢,呈現出複合性,對向性,協同性、交融性、互促性、整體性,直接性和多層次性等特點,適應這些特點,城鄉融合經濟學也必定要加強對城鄉關係從對立到通開,再到協調以至於統一全過程中各個發展階段上的融合、交叉和一體化規律的研究。
城鄉融合經濟學主要研究內容
城鄉融合經濟學主要研究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城鄉融合經濟全觀體系。主要從全觀或整體的角度出發,闡明城市經濟和鄉村經濟融合的形成與發展規律,探索城鄉融合經濟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確立城鄉融合經濟的模式,預見未來的總體趨勢,以形成一個整體規律性體系。
二、城鄉融合經濟結構體系。主要從城鄉融合經濟的結構上,著重研究工業與農業的融合和生產與流通統一的關係,城鄉經濟結構的協調與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關係等,以促使各種生產要素形成最佳組合,發揮綜合優勢。
三、城鄉融合經濟運行機制體系。主要研究城鄉融合經濟的發展動力和運行機制,闡明市場開放與市場體系的完善、經濟技術協作與經濟聯合、有計畫的商品經濟與各種運行機制的調節,使城鄉融合經濟的運行機制呈良性循環,具有凝聚力和推動力。
四、城鄉融合經濟發展體系。主要展示城鄉融合經濟發展的前景與途徑,以建立一個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實現城鄉融合,消滅三大差別,進入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城鄉經濟新體系。
城鄉融合經濟學的任務
城鄉融合經濟學的總體任務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為城鄉從經濟上進入完善的社會主義新階段提供理論指導。它著重強調:
一、城鄉融合經濟不是簡單的相加關係,而是要使城鄉融合為一體,使各種經濟結構、生產布局和生態環境都優於現有系統,形成更多、更大的綜合功能與和諧關係。這就是說,要從單純抓工業、抓農業轉到工農業一起抓;從單純物質支援轉到城鄉結合。工農結合、互為基地,互為市場、互相依存上來,從城鄉對立、互不協調轉到共同繁榮、縮小差距,城鄉融合的新興關係上來。
二、城鄉融合經濟不是“大而全”、“小而全擰,而是依託大、中城市,以農業為基礎,從雙方優勢出發,因地制宜地建立各有特色的,合理的網路體系。
三、城鄉融合經濟不是形成新的地區分割,面是按照商品流通的規律,建立條塊結合的合理經濟關係,統一生產和流通、城鄉融合經濟學實現兩個市場的結合,以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四、城鄉融合經濟的核心是工農結合的關係,其根本目的是要以城市的優勢帶動鄉村的發展,使工農業差距日益縮小,真正實現農業現代化,鄉村工業化,農村城市化,進而達到消滅三大差別的目標。
城鄉融合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城鄉融合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巨觀控制的方法。由於這一學科的全觀性,交叉性特點,對它的研究必須採用巨觀控制的方法,即為了實現城鄉融合經濟的預期目標,按照一定的控制標準,對城鄉融合經濟的發展規模和比例,積累和消費,投資總額與分配,財政,信貸,外貿、物資,勞力等之間必須平衡協調與融合,以保證城鄉經濟再生產的正常進行。在運用巨觀控制辦法時,要注意處理好目標,結構與功能三者之間的關係,建立一個集中統一與分級控制相結合的體系,按照一定的控制程式辦事.不斷檢查、監督和調節城鄉融合經濟的具體發展過程。
二、系統決策的方法。以系統工程的觀點,在城鄉融合經濟系統與元素、系統與環境、系統與系統,元素與元素之間進行綜合平衡和最佳化處理,實現有效決策輸入與輸出,以確保城鄉融合經濟有正確的決策。在運用中必須體現整體性、最最佳化和模型化三項原則。具體運用主要有兩個方面:1.系統分析、綜合和協調的方法。分析就是進行定性、定時、定量的分析或實驗研究,主要用於目標重審、性能估計、效益評價和因素分析,為系統的綜合和協調提供依據,使其達到最優設計,最優控制和最優管理,2.系統模型化的方法。在中國城鄉融合經濟決策中,多半採用因果關係模型、結構關係模型和時間關係模型等定量、定時的技術方法,分別研究對象的發展程度、比例演變和變化趨勢等。
三、綜合的方法。以全局的觀念、整體的思想方法去研究城鄉經濟的各個過程、部門、地區和因素,並將它們聯貫起來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剖析,從中找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其目的在於對總體戰略,結構布局、運行機制和發展前景作統籌協調的考察,並使這一學科能夠運用經驗的方法,思維的方法、調查分析法。因果相關分析法、比較方法和分類方法來進行比較研究,從而建立一種科學的方法論結構體系。
中國城鄉融合經濟學的產生,既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又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需要。馬克思曾把城鄉關係的改變作為整個社會面貌改變的契機,有著8億多農民的中國更需要城鄉的協調發展和結合,以便在更廣闊的領域中實現最佳化組合,推動城鄉關係的進一步完善。建立和發展城鄉融合經濟學,將為制訂中國城鄉經濟發展戰略,促進城鄉關係的和諧以至研究整個人類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