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可以觸摸的溫暖,可以共享的文明
城市:生活的空間與旅遊的價值
相互包容、彼此寬容與理性從容
百姓生活尋常心
萬丈紅塵最溫暖
近處有風景
好山、好水、好生活
好的城市要經得起遊客的尋常打量
發展城市旅遊需要培育寬容、共享、現代的公共空間
蘇式生活:現代化進程中的都市守望與空間共享
尋常生活客常來
讓人民民眾更加滿意是國民旅遊的戰略宗旨
以國家戰略為導向,堅持人本理念和平民視角,穩步提升大眾旅遊時代的
城市形象
城市遊客滿意度提升需要政府主導,更需要共同參與
讓千千萬萬遊客滿意是城市旅遊發展的題中之義
把提升遊客滿意度作為轉變工作方式的重要抓手
旅遊發展進程中的文化傳承
人與自然的對話、政府與市場的協作
依託百姓生活,面向大眾遊客
春節:民眾的日常生活與遊客的休閒共享
民眾的日常生活是最好的旅遊宣傳
構建遊客與原住民共享的生活空間
培育遊客與居民分享的城市空間
傳統的積澱與現實的空間
旅遊小鎮:異鄉的生活與共同的價值
把北海建設成為濱海旅遊和國民度假的示範城市
見人、見物、見未來
一個人的休閒
以首都視角推進世界一流旅遊城市建設
“故園之戀”與“他鄉之惑”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戴斌(1967—),經濟學博士,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授,全國旅遊飯店星評審國家級檢查員。擔任《中國旅遊飯店》等專業刊物編委,多家大型飯店管理顧問和獨立董事。公開發表相關論文17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10餘部,主持各級各類研究課題30餘項。2004年入選“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百人計畫”。
序言
讀罷戴斌院長新書的書稿,已經是農曆除夕了。蘇州古城仿佛一夜之間安靜了下來:沒有了往日的車水馬龍,沿街的商鋪大都已經關門歇業。春運返程高峰已過,而旅遊高峰還未到,這時候留守在古城的大多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漫步在古城的小巷子裡,臨街的視窗傳出叮叮噹噹的炒菜聲,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甜絲絲的香氣,偶爾有一群調皮的孩子點燃幾個炮竹,轟的一聲打破遠近的靜謐,卻也因此平添了幾分久違的年味。忽然之間理解了戴院長書中所講的“最為本真的生活”,這就是蘇州人的平常生活,因為平常所以溫暖,因為溫暖所以直指人心。
讀戴院長的演講稿,字裡行間流露出的一個學者對於旅遊本質虔誠的探尋和堅守,讓人感動,更引人思考——什麼是旅遊?城市如何發展旅遊?當旅遊已經逐漸成為國人的生活方式,旅行的意義又在哪裡?
起初,我們對旅遊的認識,只是停留在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去獵奇,仿佛沒有幾個全國乃至世界之“最”就無法吸引遊客。但現在,遊客的成長讓旅遊行業逐漸成熟,我們漸漸認識到,旅遊的本質其實只是生活,在一個遠離故土的地方體驗一段不同尋常的尋常生活,僅此而已。素麵朝天的優雅從容往往比刻意粉飾後的國色天香來得更為長遠,也更能打動人心,人如此,一個城市亦如此。
與戴院長的相識緣於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全國遊客滿意度調查,作為樣本城市的蘇州一直受到戴院長和他的同事們的關注和信任。而戴院長提出的城市旅遊的理論,特別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的發展思路,是指導蘇州旅遊實踐的重要理論依據。作為一個有幸參與家鄉旅遊發展探索的蘇州人,我始終認為蘇州的美是內斂而又含蓄的,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讓更多人願意留下來體驗蘇式生活,讓更多的人能讀懂蘇州的美,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首要課題。
“尋常生活客自來”,這份渾然天成的吸引力,需要考量的不僅僅是城市的文化底蘊和旅遊資源,更是她的包容度和開放度。讓遊客能夠自然融入並且分享本地人的生活,也正是蘇州正在探索的城市旅遊融合發展的題中之義。
我們希望依託蘇州古城深厚的吳文化資源,將休閒的理念融人城市的各個產業,使遊客在古城的每一分鐘都能收穫驚喜,在古城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蘇式生活的魅力。我們探索給予每一位來蘇的遊客以“市民待遇”,在城市的規劃、設計、建設、服務和管理中考慮旅行者和居住者的共同期待,為遊客提供“私人定製”的貼心服務。我們致力於將生活環境景觀化,旅遊環境生活化。古城中,實現居民與遊客互為風景;街巷裡,居民生活環境和遊客遊覽環境同時改善。我們期待著,通過城市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每一位來到蘇州的遊客都能真正“生活在蘇州”,構建出自然與人文、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城市生態新格局。
歌德曾說過,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旅遊不只是雙腳的丈量,更是一種體驗,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去體驗一座城市成百上千年積澱下來的生活方式,而對旅行意義的守望則是用心靈去感悟生活的本質。相對於一個城市而言,或許我們經歷的都只是滄海一粟,但正是因為這種守望,我們才能看清方向,腳下的路才能延伸得更遠。
盛蕾
2014年除夕於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