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貴族化

城市貴族化是指城市規劃者熱衷於表面繁榮、豪華的發展模式,忽視對百姓的服務功能建設。“貴族化”最大的悲劇和糾結之處在於,建設未能考慮社會發展現實,未能評估建設項目所能帶來的效率和利用率,盲目求大、求豪華,面子上好看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浪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貴族化
  • 外文名:society enriching
簡介,表現,城市特色,公共服務,居民生活,產生原因,改善,

簡介

城市貴族化
城市貴族化城市貴族化
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們看到的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一些地方也出現了“貴族化”傾向。
一些城市熱衷於表面繁榮、豪華的發展模式,忽視對百姓的服務功能,大樓越來越高,設施越來越洋,可普通百姓卻感到生活不便、生存空間狹小。這種“貴族化”傾向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表現

城市特色

時下,每個城市都在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而每張“名片”都似曾相識。
城市形象過度求新、求大、求洋,一些地方就大拆大建。在推土機的轟鳴中,許多並未達到使用壽命的建築紛紛倒地,代之以更為壯觀的摩天大樓和廣場。這樣大拆大建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還時常發生野蠻拆遷、侵犯民眾利益的事情。
大型公共建築往往投資大、土地資源利用率低、建築能耗高,成為資金、土地、能耗的黑洞。一些城市不顧自身經濟承受能力,急於建設華而不實的新城,加劇地方政府高負債的狀況,進而加劇了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形成了惡性循環。
片面追求城市形象光鮮還會帶來城市面貌單一化。“低頭是鋪裝,平視見噴泉,仰臉看雕塑,台階加旗桿,中軸對稱式,終點是政府”。這是老百姓對城市廣場千篇一律樣式的幽默描述。在許多城市,政府機關辦公場所對面通常是一片大廣場,廣場四周座落著博物館、會展中心、圖書館等建築。而在這些同質化建築拔地而起的背後,是一大批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舊建築紛紛被拆,城市原有歷史風貌被破壞。

公共服務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如今,城市變得漂亮了,但在一些地方,許多普通老百姓卻覺得,生活沒有變得想像中那么美好。
在不少城市,教育、醫療、文化和體育等公共服務行業都出現了高端化、貴族化的傾向:一方面,很多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需要長期得不到合理的滿足,例如,普通患者為了看病,需要花很長時間排隊等候;一些城市的新區發展起來後,長期沒有建設配套的中國小和醫院,導致“上學難”、“看病難”;普通居民缺乏足夠的體育活動設施等。另一方面,在公立醫院中出現了很多高檔病房,學校中出現了高收費的高檔班級,甚至到公共體育館打場羽毛球也成了高消費行為。
在一些公共服務行業,存在著兩種不同性質的“貴族化”傾向。一種類型是基本合理的“貴族化”傾向,就是由社會力量興辦的教育或私立的醫療單位提供的較高檔次的服務。這種類型的服務,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那些高收入家庭或群體,很大程度上具有私人物品性質。另一種類型是不合理的“貴族化”傾向,就是由政府舉辦的教育或醫院提供的高檔次的服務。這種“貴族化”使用的是公共財政資金、公共土地資源和公共人力資源,帶有歧視性,應當加以限制。
因此,要根據多數人的需要提供城市公共服務,大多數公共服務應該是開放式、公平、平等。應根據不同類型人群的需要,確定不同的公共服務內容,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

居民生活

城市越來越漂亮,但不少人的生存、發展空間卻越來越狹窄。有些城市提出發展高端產業,限制小飯店、小商店等低端產業發展。人們擔心,這樣的發展,會使普通民眾的生活更加不方便,也使普通民眾的謀生空間更加狹小。偌大的城市,可以擺下無數高樓大廈,卻難擺下一些菜攤。
在一些城市,對農民轉化而來的“半市民”更是缺少足夠的關懷和保障。隨著城市化的潮流,每年有1000萬—1200萬農民從農村進入城市。他們生活在城市裡,被統計在城市人口中,但他們以及家庭並沒有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福利。

產生原因

首先是利益因素及其背後根深蒂固的GDP崇拜。
其次,和現行的政績考核體系也不無關係。地方政府要展現城市化的成績,除了統計數據上的城市化,最直觀的展示方式就是新城。而且城市之間會出現攀比。

改善

隨著城市發展,一定會有階層的劃分,但占大多數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城市化的目標,應該是以人為本,為不同階層都提供公共服務,讓廣大市民而不僅僅是少數高端人士享受城市化帶來的美好生活。
城市化道路要以人為本,必須構建一個民主科學的決策平台,讓廣大市民能廣泛參與到城市發展的規劃與實踐中去,使城市由人民自己來建設。如今,被各地廣泛採用的聽證會制度和城市發展規劃徵求民意制度,已經開始體現這種“為人民建城市”的思想。
而且必須認識到,在快速城市化階段,城市不但是城市人的城市,也是農村人的城市。要特別關注城市化過程中“農民市民化”的實現。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專家建議,各地應編制農民市民化的一攬子計畫,可採取放寬落戶條件的方式實現農民、農民工的市民化,逐步將他們納入教育、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障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