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s of city)是人腦中再現的城市環境意象。在人們認知城市的過程中形成。美國城市設計師凱文.林奇認為它有五個關鍵性的維度,由路徑、標誌、節點、區域、邊界五個基本要素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認知地圖
- 出處:心理學大辭典(上卷)
城市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s of city)是人腦中再現的城市環境意象。在人們認知城市的過程中形成。美國城市設計師凱文.林奇認為它有五個關鍵性的維度,由路徑、標誌、節點、區域、邊界五個基本要素組成。
城市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s of city)是人腦中再現的城市環境意象。在人們認知城市的過程中形成。美國城市設計師凱文.林奇認為它有五個關鍵性的維度,由路徑、標誌、節點、區域、邊界五個基本要素組成。其中,...
此外,林奇(Lynch)在1960年研究了城市的意象,羅文森(Lowenthal)在1961年研究了環境的意象,沃爾波特(Wolpert)在1964年研究了空間選擇產生的過程。實際上正是這些研究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70年代前期建立了行為地理學和空間認知概念的基礎。到目前為止,認知地圖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直以來心理學家和地理學家...
人格化地圖是由於個人價值觀、興趣互不相同,對城市中不同要素注意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家庭主婦注意雜貨店和食品店,兒童注意玩具店、糖果店和遊戲場。同樣是休閒的成人,有的注意遊樂場所,有的注意自然風光和文物古蹟。環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思維方式也影響個人的認知地圖。例如曾有人安排兩組被試者參觀同一城市...
探索基於時間矢量的城市空間演化規律,即長時段的山水格局、中時段的城市形態及短時段的建築物,尋找其中的時間軌跡和空間結點;第三,構建城市歷史空間的辯識方法,包括空間解析度和語境解析度的評價體系,基於結構、功能、物態、文脈識別的認知地圖分析;第四,結合相關案例,將研究成果用於城市規劃實踐,為我國城市遺產...
多維信息綜合再現是認知地圖具有地理地圖的特點,但它不只是一張簡單的二維平面草圖,而是所在城市居民長年累月往返活動、反覆體驗的積累,遠比單純的知覺與認知豐富。它是多維環境信息的綜合再現.既包含具體信息,如街景、建築造型、廣告人流等;也包含抽象信息,如構成整體意象的單獨要素(林奇提出的五要素),環境氛圍...
第一節認知地圖研究概述 一、城市認知地圖研究 二、城市認知地圖的組成要素 三、認知地圖的性質和特點 四、認知地圖的功能 五、個人認知成圖能力的發展 六、易識別環境的特徵 七、大尺度環境的認知 第二節空間定向 一、滿足基本需要的導航系統 二、定向系統的文化差異 三、自然環境特徵對定向系統的影響 四、環境...
一、城市認知地圖研究 二、易識別環境的特徵 三、城市認知地圖舉例 第二節 城市意象的後續研究 一、對城市意象的再認識 二、城市意象與日常生活 三、中等尺度環境的認知 四、空間句法研究與空間認知 五、認知距離 第三節 空間定向 一、神經生理機制與三因子模型 二、影響定向系統的因素 三、場所命名中應注意...
因此,街道格線可作為簡化的定向坐標系統的基礎,人們可以依靠已知區域和參照點,藉助於路徑,與其他區域和參照點聯繫起來,從而形成有規則的認知,並建立起網狀的城市認知地圖。根據街道的數字順序(如南19街)很易定址,並且很容易判斷出所在地點與錢市中心軸的垂直距離。即使遇到湖泊、樹林和山丘阻隔,某一編號街道被迫...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城市認知地圖多樣性的機理解析 ,項目主要參加人(2007-2009).6、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城鄉經濟要素配置評價與連結關鍵技術 ,項目主要參加人(2006-2010).7、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主持人(2007-2009).8、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項目: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
基於蓋迪斯“調查-分析-規劃”的方法論,申報人利用網路開放數據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了對城市空間的多維特徵刻畫。基於多源數據,申報人的規劃技術創新涵蓋了城市認知地圖、空間品質評價、城市意象分析等內容,取得發明專利16項,其中授權PCT國際發明專利3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3項,並套用於《珠三角全域規劃(2014)》...
空間環境認知及其套用 6.1 認知地圖理論 6.1.1 認知地圖概述 6.1.2 認知地圖的組成要素 6.1.3 認知地圖的特點及功能 6.2 城市環境認知研究 6.2.1 城市公共意象圖 6.2.2 環境調研方法 6.2.3 認知地圖研究實例——以西安交通大學校園環境為例 空間的使用方式研究 7.1 個人空間 7.1.1 個人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