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自然與藝術

城市美學:自然與藝術

《城市美學:自然與藝術》是2022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元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美學:自然與藝術
  • 作者:譚元亨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2362074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而廣泛地敘述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理論上進行了總結。中外城市建築的藝術理論,林林總總,如何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創立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建築的美學理論,正是當代中國建築師及理論家們的歷史使命,也是他們的尊嚴所在。本書以優美而又嚴謹的文字、**的思考以及力求達到的理論高度,重構了城市建築的現代格局的理論,令人耳目一新。

圖書目錄

1 時代與建築
1.1 天人時代的秦漢建築
1.2 英雄時代的大唐氣度
1.3 貴族時代的兩宋詩韻
1.4 明清建築的返照與升沉
2 建築韻律
2.1 奇而法,正而葩
2.2 韻律感:同型反覆
2.3 意境與物象
2.4 抽象、含蓄與直白
3 園林六章
3.1 後現代與中國園林
3.2 園林,精神空間的創造
3.3 疊山理水
3.4 園林藝術的推陳出新
3.5 讓廣州成為園林-山水城市的典範
3.6 中國園林構景
4 高技派建築
4.1 合與分:建築技術與藝術
4.2 高技派建築的思考
4.3 有機的整合:技術與藝術
4.4 設計師的高強綜合能力
5 城市廣場
5.1 廣場效應
5.2 廣場正名
5.3 城市廣場的文化觀照
5.4 城市品牌的焦躁
5.5 城市形象的設計
5.6 城市規劃中的“勢”
5.7 城市的不死之魂
5.8 歷史與品牌
5.9 技術升華為藝術
6 意念城市
6.1 美與時代
6.2 城市的文化品味
6.3 卡通城市
6.4 符號城市
6.5 失語的城市
7 城市博物館
7.1 城市之根
7.2 人類的記憶與良知
7.3 凝重與靈動
7.4 文化物標
8 城市文脈
8.1 從“廣信塔”說起
8.2 記錄歷史滄桑的“台”
8.3 千姿百態話“樓”
8.4 漫漫長路話驛亭
8.5 “閣”的符號意義
8.6 久負盛名之“軒”
8.7 步行街漫談
8.8 騎樓遐想
9 城市元素
9.1 說 堤
9.2 話 閘
9.3 叩 門
9.4 讀關
9.5 古樸與自然
9.6 “天人合一”種種
10 城市景觀
10.1 城市建設與景觀工程
10.2 景觀工程與城規之前瞻性
10.3 古建築與“舊城改造”
11 圍樓古韻
11.1 客家圍:歷史文化的物證
11.2 客家圍,凝固與流變
11.3 土樓交響
11.4 圍龍屋的古韻新調
12 參透大千世界
12.1 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12.2 換一個視角
12.3 古民居:天人之能、文化之功
12.4 古祠堂:宗姓聖地,精神殿堂
12.5 灰塑、木雕、壁畫:情感升華,心靈淨化
13 天地與人文
13.1 觀天地之文則人文在其中
13.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3.3 城市社會與漸欲遠去的城市邊界
14 文化名城與空間藝術
14.1 十三行的文化資本與廣州的城市格局
14.2 重振廣州世界文化名城之雄風
14.3 靈動:流變中的城市天際輪廓線
14.4 讓人人的心靈都是一片亮麗的綠洲
15 規劃元素
15.1 良溪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15.2 珠海:中國近代海上絲綢之路第一港
15.3 城市規劃與客家文化的綠色元素
15.4 霍山開發需要大手筆
16 族群與文化
16.1 族群建築及其文化品格
16.2 客家圍屋:歷史記憶與文化遺產
17 歷史沉思
17.1 歷史的顯與隱:南江行
17.2 東江-香江環保宣言
17.3 越王井
17.4 中國古鎮行
17.5 十三行遺址沉思
18 人文情懷
18.1 綠色低碳應是城市綜合治理的第一位
18.2 社會性文化遺產、歷史建築的立法思考
18.3 利用十三行夷館遺址建立十三行博物館的構想
19 講座
藝術的穿越:建築與文學講座
20 評論選
20.1 建築藝術文化的經緯評析
20.2 解構主義文本,還是妙語連珠
20.3 一位博士就作者前一部城市美學的讀書筆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