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城市的遠見
- 類型:地理
- 字幕:無字幕
- 集數:13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影片長度】:平均50分鐘
【伺服器】:DS1 DS2 BB9【供源狀況&分享時間】:轉貼,經測源多
內容簡介
台灣地區的公共電視PTS(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發展基金會)是台灣島內的一家公辦非商業電視台,依據法律依法享有獨立的新聞自由。在島內,其製作的節目向來以客觀中立有格調著稱。
本節目企圖探索一個城市規劃的遠見及其凝聚的共識,如何影響城市的形式,並進而探索現代都會特質的形成與城市居民生活及精神面貌的關係。
人口向都市聚集是世界性的趨勢,都市快速發展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深深影響了城市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尤其在台灣,北中南三大都會區成長急速,步調混亂伴隨而生的都市問題愈加明顯而複雜,而且全面性地爆發。
這些問題參雜著環境、社會、教育、心理、歷史與經濟發展等各種因素。我們選擇都市計畫的觀點來切入剖析都市的問題和困境,而都市計畫專業本身即包含了上述各個課題的反省。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清楚地了解問題的癥結,然而,一個城市如果沒有〝VISION〞,她甚至不知道要解決什麼問題,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問題卻一再以不同面貌浮現的困境。
一個城市的VISION正是我們企劃的主線。
「VISION」的意思就是「遠見」。當城市逐漸具備芻形,或者面臨重大的發展困境時,就有人提出了一些遠景及藍圖。一個都市計畫的靈魂所在,正是這個遠見。計畫者在了解環境的限制和市民的需求下看見了全局,看見了機會,看見了潛力,因而也看見了未來。在這些契機中,一個美好城市的圖象出現了,這就是VISION。
在每一個成功的城市的發展史上,總有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契機,因為有人洞見問題的本質,綜觀全局,提出了VISION,而使城市得以奠定長久發展之基礎,或是脫離困境,獲得重生。
「遠見」不必然來自任何特定的社會階層或職業,它可以是一群或一個政客、技術官僚、知識份子、專業人士所提出,也可能是由小市民凝聚而成的共識。遠見的提出者,在專制政體較常來自政治或專業精英,在民主政體則常來自專業者﹑壓力團體或政治共識。
我們挑選了一些具有明顯特質的都市,這些特質來自於他們對自己城市的歷史、人文、自然環境﹑產業發展等議題提出了「遠見」,或是一種「強烈的主張」。因為這些主張,這個城市有了明朗的方向感,有了方向感,也就出現了前進的步驟,執行的方案以及解決困難的決心。同時,也逐漸凝聚了市民的共識與默契。
這種默契所孕涵的深刻思考,正是本節目所要傳遞給社會大眾的-包括漠視和關注都市問題的各階層人士,以期喚醒人們對自己所處城市環境的關注並進而採取行動。
台灣的城市發展,普遍面臨瓶頸,而且被某些嚴重的問題所困擾,這種問題意識,形成了我們觀察其它城市的觀點與焦距。我們尋找那些能對我們都市的問題有所啟發的城市進行探訪。
因此,我們並不是平均地介紹每一個城市的遠見。而是,從台灣城市的問題出發,試圖了解他們面臨與我們類似的問題時,如何解決。在其它國際城市中,我們從切中要害、值得借鏡的城市發展故事切入。換句話說,我們先要深切認識我們自己的城市問題,然後在一些成功的城市發展歷史中,尋找具有啟發性的都市問題與對策,而這些問題與對策,必須具有「遠見」。
「城市的身世」(1991,廣電基金監製)製作小組曾經帶著台灣城市發展的難題到世界許多國家尋求答案。過去的製作經驗中,我們親身目睹了不同城市的歷史傳統、執事者的政治良心、成熟的執行技術、規劃專業人員的文化素養和實際設計能力。但是一個城市美麗的景觀與周密的功能性規劃的背後,更重要的是對人、對城市市民的終極關懷。都市的規劃與設計終究是要引導出一種合乎人性需求的生活方式,並反射出人生存的價值和尊嚴。
台灣的城市固然有各種迫及眉睫的問題要解決,但是我們終究要問,我們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這是一種態度、一種價值觀、一種文化問題。我們在每個城市的啟發中,試圖去釐清或重建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價值觀和我們自己文化色彩。如此,我們的都市規劃和建設發展,才能有清晰的方向和意義。
我們一共挑選了十三個城市。我們的城市之旅,由台灣的三大城市開始,透過城市歷史的回顧與反省,我們開始思考城市生活的深層意義,以及台灣城市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們的城市生活的物質化與偏枯,是因為經濟單一導向所導致的,台灣城市普遍欠缺了一個有風格的城市應有的某些向度。我們城市規劃在專業技術上,也還有嚴重的缺失。因此,我們透過下列幾個準則,決定我們所要探訪的城市:
一、風格鮮明,對該城市的生活、產業、歷史、自然環境有「遠見」或「強烈的主張」。
二、城市發展的諸多向度中,有一兩個向度對台灣的都市市民可以有深刻的啟發。
三、在城市規劃的專業技術上,有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四、本節目規劃小組能建立之專業人脈,並能夠取得協助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