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整合理論、方法和實踐》是2018年5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紹鵬、雋海民。
基本介紹
- 書名: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整合理論、方法和實踐
- 作者:鐘紹鵬、雋海民
- ISBN:9787030567048
- 頁數:212頁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城市土地利用與城市交通是形成城市空間結構的兩種基本活動,兩者之間存在複雜的互動關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城市交通模式形成的基礎,特定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可以導致某種相應的城市交通模式;反之,城市交通模式的變化也會影響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因此,協調土地利用模式與城市交通系統之間的關係,對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實際規劃中,土地利用規劃和交通規劃往往彼此割裂、分開進行,導致現有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往往不協調。為此,《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整合理論、方法和實踐》從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實踐套用三個方面逐步討論土地利用與交通整合問題,為協調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提供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
圖書目錄
上篇 理論篇
第1章 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協調發展理論分析 3
1.1 土地利用與交通互動反饋理論 3
1.1.1 土地利用對交通系統的影響 4
1.1.2 交通系統對土地利用的影響 4
1.2 土地利用開發模式影響因素 5
1.2.1 城市土地利用開發強度 5
1.2.2 城市土地利用空間形態 8
1.2.3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組織 10
1.3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的交通適應性簡析 11
1.3.1 開發強度的適應性 11
1.3.2 空間形態的適應性 11
1.3.3 功能組織的適應性 12
1.4 土地利用與交通的協調發展 12
1.4.1 交通供給引導土地利用 12
1.4.2 交通需求與土地利用一體化 14
參考文獻 16
第2章 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互動關係實證分析 17
2.1 土地利用與交通互動反饋關係 17
2.1.1 土地利用對交通系統的主導作用 17
2.1.2 交通系統對土地利用的反饋作用 20
2.2 新加坡—土地利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 21
2.2.1 新加坡土地利用與交通整合規劃措施 22
2.2.2 面向可達性而非機動性提升的軌道交通系統 23
2.3 哥本哈根—公共運輸引導土地利用 26
2.3.1 手指形規劃 26
2.3.2 交通政策的支持 29
2.4 香港—土地混合利用及立體開發 31
2.4.1 土地的混合立體開發 31
2.4.2 香港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協調發展 33
2.5 新宿—軌道交通與周邊用地聯合開發 34
2.5.1 軌道交通站點的立體開發 34
2.5.2 新宿商業與軌道交通聯合開發經驗總結 37
參考文獻 38
中篇 方法篇
第3章 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 41
3.1 土地利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的必要性 41
3.2 土地利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的作用 42
3.2.1 比選方案 42
3.2.2 評估實施效果 43
3.3 土地利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研究進展 43
3.4 土地利用與交通一體化規劃支持系統未來發展趨勢 46
參考文獻 48
第4章 土地利用與交通整合模型——TRANUS 50
4.1 TRANUS模型在國際上的套用 50
4.2 項目基礎數據的準備 51
4.3 TRANUS模型的基本操作 52
4.3.1 TRANUS模型的結構 52
4.3.2 運行和調整基礎方案 72
參考文獻 86
下篇 套用篇
第5章 城市土地利用與交通協調發展套用研究 89
5.1 既有土地開發狀態下的交通解析 89
5.1.1 既有土地開發概況 89
5.1.2 交通特徵解析 95
5.1.3 區域交通系統綜合評價 100
5.2 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研究和評價 109
5.2.1 各發展區區位特徵分析 109
5.2.2 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研究 111
5.2.3 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評價 130
5.2.4 交通與土地利用協調發展的建議 132
參考文獻 139
第6章 基於道路暢通可靠度的土地利用開發強度研究 140
6.1 問題的提出 140
6.2 暢通可靠度 142
6.2.1 暢通可靠度的定義 142
6.2.2 暢通可靠度的計算方法 142
6.2.3 暢通可靠度與飽和度的關係 142
6.3 土地開發強度的評估與最佳化 143
6.3.1 區域出行產生和吸引量的計算 144
6.3.2 土地開發方案的評估 145
6.3.3 土地開發方案的最佳化 146
6.4 案例分析 147
6.4.1 評估階段 147
6.4.2 最佳化階段 150
6.5 結論 152
參考文獻 153
第7章 城市建成環境與道路擁擠收費的汽車尾氣排放效應分析 154
7.1 問題的提出 154
7.2 已有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155
7.3 案例研究 159
7.3.1 區域發展方案 159
7.3.2 數據來源 161
7.4 研究方法 162
7.4.1 江陰市整合模型的建立與校正 163
7.4.2 汽車尾氣排放模型 169
7.4.3 多元回歸分析 170
7.4.4 TAZ分類: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 171
7.5 結果和分析 174
7.5.1 建成環境獨立要素的分析(回歸分析結果) 175
7.5.2 建成環境各要素組合分析(聚類分析結果) 176
7.6 結論 179
參考文獻 181
第8章 道路收費對潛在工作崗位可達性的影響——基於空間經濟學視角 184
8.1 問題的提出 184
8.2 已有研究的回顧與總結 187
8.2.1 城市建成環境與出行行為 187
8.2.2 道路收費對工作崗位分布的影響 188
8.2.3 道路收費對PJA的影響 189
8.3 案例分析區域—江陰市 191
8.3.1 區域發展方案 191
8.3.2 道路收費方案 191
8.3.3 數據來源 192
8.4 研究方法 192
8.4.1 TRANUS模型 192
8.4.2 PJA指標 194
8.4.3 基礎數據與建成環境基本因素的提取 195
8.4.4 PJA的空間經濟學模型 197
8.4.5 區分道路收費對PJA的影響 197
8.5 結果和分析 199
8.5.1 PJA分析 199
8.5.2 空間經濟學模型結果分析 202
8.5.3 聚類分析結果分析 204
8.6 結論 207
參考文獻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