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與韌性治理研究》是2021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與韌性治理研究
- 作者:何繼新,韓艷秋,荊小瑩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39617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詳細界定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邊界,探究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生成路徑,探索由城市公共物品韌性功能內容結構、供需視域特徵、功能影響因素、功能開發障礙、建設路徑等構成的城市公共物品韌性功能建設體系,建構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推展框架和治理策略。本書為實現城市公共物品的韌性新功能提供了行動指南,理論上豐富了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建設體系的新視角和分析思路,對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治理與韌性功能建設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供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城鄉社區及相關管理單位從業人員參閱,也可供高等學校公共管理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何繼新 出生於1972年9月,天津城建大學科技處處長,三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管理學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後。現為天津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天津市政府職能轉變協調小組專家組專家;天津市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天津市工程管理學會副理事長、天津市綠色供應鏈協會副秘書長、城市綠色發展研究中心(高校智庫)主任;天津市第五批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領軍人才",天津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師團專家;首批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創新創業導師,天津市教委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天津市高校優秀科技特派員,天津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名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治理與公共服務管理。已出版學術著作4部,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主持完成和在研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民政部理論級研究項目、住建部軟科學項目、天津社科規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21項,獲得天津優秀諮詢研究成果二等獎、天津市第六屆、第七屆行政管理科研成果一等獎。主持和參與完成橫向課題20餘項。
圖書目錄
第 1 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義 2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4
1.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理論綜述 4
1.2.2 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理論綜述 9
1.3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研究創新點 15
1.3.1 研究內容 15
1.3.2 研究方法 19
1.3.3 研究創新點 20
1.3.4 研究技術路線 21
第 2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屬性與邊界分析 23
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內涵界定 23
2.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概念提出背景 23
2.1.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概念內涵釋義 25
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本質屬性及特徵 27
2.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的本質屬性 27
2.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的特徵 30
2.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邊界分析 33
2.3.1 顯性風險與隱性風險 34
2.3.2 安全風險的顯性邊界與隱性邊界 35
2.3.3 兩種邊界之間的互動關係 36
2.3.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邊界解構 37
2.3.5 治理主體的職能最佳化 44
第 3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生成與識別 49
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關聯主體和生成過程 49
3.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關聯主體及關係 49
3.1.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生成過程 50
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工作風險分解法(WBS-RBS)分解分析 51
3.2.1 工作風險分解法(WBS-RBS)及適用性 51
3.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 WBS 分解 52
3.2.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 RBS 分解 53
3.2.4 WBS-RBS 的城市公共物品風險矩陣模型 55
3.3 基於因子分析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生成因素分析 57
3.3.1 問卷調查及信度效度檢驗 57
3.3.2 因子分析及結論 60
3.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識別 66
3.4.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識別理論 67
3.4.2 城市公共物品內部安全風險識別 68
3.4.3 城市公共物品外部安全風險識別 71
3.5 基於解釋結構模型(ISM)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分析 73
3.5.1 城市公共物品多維安全風險解釋結構模型構建 74
3.5.2 城市公共物品多維安全風險解釋結構模型分析 78
第 4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治理創新體系 80
4.1 基於韌性和脆弱性的城市公共物品風險治理能力基礎 80
4.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治理的韌性治理能力 80
4.1.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治理的脆弱性治理能力 81
4.1.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治理的韌性和脆弱性協同共進治理能力 82
4.2 城市公共物品韌性功能建設格局 83
4.2.1 彰顯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創新範式 83
4.2.2 明晰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鏈韌性治理新功能定位 86
4.2.3 構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協同新機制 88
4.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鏈與“脆弱性-韌性”共進治理 89
4.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鏈實踐樣態及“阻塞”表現 89
4.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鏈“脆弱性-韌性”共進治理格局構建 92
4.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管理的組織形式 93
4.4.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管理利益相關主體的互動關係 96
4.4.2 基於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動態影響機制 99
4.4.3 基於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治理機制構建 101
第 5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含義與基本原理 108
5.1 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含義 108
5.1.1 城市基層社區安全韌性含義和特徵 109
5.1.2 韌性城市規劃理論 112
5.1.3 災害治理理論 112
5.1.4 風險脆弱性理論 113
5.1.5 其他相關理論 113
5.2 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基本原理 113
5.2.1 趨優循環原理 113
5.2.2 風險調控原理 114
5.2.3 路徑調適原理 116
5.2.4 技術保障原理 117
5.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功能價值與內容結構 118
5.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功能 118
5.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內容結構 122
5.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現狀與影響因素 126
5.4.1 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 127
5.4.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供需現狀 129
5.4.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影響因素 139
第 6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推展框架 144
6.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背景與模式演變 144
6.1.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背景 144
6.1.2 風險治理視角下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演變 145
6.2 需求側到供給側:城市公共物品韌性功能屬性 146
6.2.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需求側屬性 147
6.2.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供給側屬性 149
6.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推展框架及核心機制 151
6.3.1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推展的分析框架 151
6.3.2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推展的核心機制 155
6.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推展路徑 157
6.4.1 理念嵌入:以韌性思維嵌入供給鏈 158
6.4.2 能力形塑:以風險干預規避能力為目標提升韌性績效 158
6.4.3 手段多元:以立體格局打造軟硬複合矩陣 159
6.4.4 管理協同:以主體關係整合為中心重構運作模式 159
6.4.5 平台融合:以信息綜合服務平台推動主體無縫對接 160
6.4.6 制度保障:以防災減災為核心完善法律制度建設 160
第 7 章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韌性治理策略 162
7.1 建立城市公共物品風險識別體系 162
7.1.1 構建公共物品風險對象識別體系 162
7.1.2 提高公共物品脆弱性致因分析能力 163
7.2 設計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規劃 164
7.2.1 增強城市公共物品總體規劃的形態韌性 164
7.2.2 強化城市公共物品總體規劃的控制韌性 164
7.2.3 培育城市公共物品總體規劃的發展韌性 165
7.3 明確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核心任務 165
7.3.1 提升城市公共物品建設冗餘度與模組化 165
7.3.2 促成城市公共物品建設多尺度與連通性 166
7.3.3 打造城市公共物品韌性功能建設示範試點 166
7.4 推進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主體協同共進 167
7.4.1 打造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多主體共治格局 167
7.4.2 構建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智慧化平台 167
7.4.3 拓寬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多元融資渠道 168
7.5 完善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體制機制 168
7.5.1 完善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運行機制 168
7.5.2 推進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考評制度 169
7.5.3 健全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法律法規 170
7.6 增進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韌性文化建設 171
7.6.1 明晰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本位屬性及目標 171
7.6.2 轉變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理念 171
7.6.3 開展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韌性文化教育 172
7.7 完善城市公共物品韌性治理制度保障 172
7.7.1 城市公共物品招投標制度 172
7.7.2 公共物品韌性治理與安全產業結合制度 173
7.7.3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補償制度 174
7.7.4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開放性釋放制度 174
7.7.5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風險終身責任追溯制度 175
參考文獻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