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南開大學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CUTER)是國內專門從事交通污染防治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中心作為涵蓋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汽車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的交叉性研究機構,以毛洪鈞教授為學術帶頭人,基於國外多年的科學研究,重點針對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和來源進行研究,為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量身制定以移動源污染控制為主體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承擔了大量的國家及地方的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並在該領域的國際合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心已獲批“科技部國家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基地”,並與天津市環保局共建“機動車排放控制聯合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 外文名:Centre for Urban Transport Emission Research
  • 主頁:cuter.nankai.edu.cn
成立背景
我國大氣污染嚴重、京津冀地區霧霾頻發,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給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近期源解析結果表明,機動車為主的交通源已成為我國城市大氣污染來源主要之一。如何有效控制交通源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推進綠色交通產業發展,改善城市空氣品質,切實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已成為我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移動源的污染特點
1.污染集中城市區域,與人口活動強度和密度呈正相關,受影響人群密度高,暴露水平與人口分布成正比;
2.低矮排放源,集中分布在人的呼吸帶內,不易擴散,易形成高濃度區;
3.尾氣中毒性物質多,一些毒害成分半衰期長,對公眾健康的影響比同等排放強度的面源及點源污染高數十倍;
4.發生二次反應,可通過長距離擴散形成大範圍、長時間覆蓋全球的地表污染層。
移動源對空氣品質的影響日益突出
2017年全國非道路移動源排放SO為90.9萬噸,HC 77.9萬噸,NOx 573.5萬噸,PM 48.5萬噸;道路移動源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為4359.7萬噸;據測算,未來5年新增機動車高達1億多輛,工程機械160多萬台,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1.5億多千瓦,車用汽柴油1億至1.5億噸,若不進行有效管控,移動源污染問題將日益嚴重;香港環保署指出水上運輸已成為大氣SO(54%)、NOx(33%)及PM(37%)首要來源,歐洲環保署稱航運是“當前最不受管制的大氣污染物來源之一”。
南開大學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CUTER)是國內專門從事交通污染防治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已獲批“科技部國家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基地”,並與天津市環保局共建“機動車排放控制聯合實驗室”。 中心作為涵蓋交通運輸、環境保護、汽車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的交叉性研究機構,以毛洪鈞教授為學術帶頭人,基於國外多年的科學研究,重點針對我國城市大氣污染現狀和來源進行研究,為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量身制定以移動源污染控制為主體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承擔了大量的國家及地方的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工作,並在該領域的國際合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