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爾出生在瑞士伯爾尼,長大後在蘇黎世,柏林,倫敦和維也納求學,並於1865年在伯爾尼取得博士學位。在1872年,他以普通外科教授和Inselspital大學外科診所主任的身份成功幫助了喬治·艾伯特·盧茨克(Georg Albert Lücke)完成甲狀腺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米爾·特奧多爾·科赫爾
- 外文名:Emil Theodor Kocher
- 國籍:瑞士
- 出生地:伯恩
- 出生日期:1841年8月25日
- 逝世日期:1917年7月27日
- 職業:瑞士科學家
- 性別:男
簡介,生平,貢獻,
簡介
埃米爾·特奧多爾·科赫爾(Emil Theodor Kocher,1841年8月25日-1917年7月27日)出生於伯恩,是一位瑞士科學家。曾在蘇黎世、柏林、倫敦與維也納接受教育或進行研究,在1865年得到博士學位。1909年,因為對甲狀腺的治療、生理學與病理學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生平
他除了研究甲狀腺,還發表了一系列醫學著作,包括止血,手術消毒,外科感染性疾病,急性骨髓炎,槍傷處理、絞窄性疝以及腹部手術。
他發表的關於甲狀腺的新觀點一開始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不過大量成功治療甲狀腺的事實使他的理論很快得到承認,並且贏得了廣大醫院的認可和讚譽。
在他1909收到諾貝爾獎金後,他在伯爾尼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建立了研究所。
貢獻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位於甲狀軟骨下緊貼在氣管第三,四軟骨環前面,由兩側葉和峽部組成,平均重量成大約20-25g,女性略大略重。甲狀腺後面有甲狀旁腺4枚及喉返神經。血液供應有上下左右四條動脈,所以甲狀腺血供較豐富,腺體受頸交感神經節的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支配,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狀腺激素,調節機體代謝,一般人每日食物中約有100-200μg 無機碘化合物,經胃腸道吸收入血循環,迅速為甲狀腺攝取濃縮,腺體中貯碘約為全身的1/5。碘化物進入細胞後,經過氧化酶的作用,產生活性碘迅速與膠質腔中的甲狀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基結合,形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碘化酪氨甲狀腺後面觀酸通過氧化酶的作用,使MIT和DIT偶聯結合成甲狀腺素(T4),MID和DIT偶聯結合成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貯存於膠質腔內,合成的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分泌至血液循環後,主要與血漿中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結合,以利轉運和調節血中甲狀腺素的濃度。甲狀腺素(T4)在外周組織經脫碘分別形成生物活性較強的T3和無生物活性的rT3。脫下的碘可被重新利用。所以,在甲狀腺功能亢進時,血 T4、T3及rT3均增高,而在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則三者均低於正常值。甲狀腺素分泌量由垂體細胞分泌和TSH通過腺苷酸環化酶-cAMP系統調節。而TSH則由下丘腦分泌的TRH控制,從而形成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調節甲狀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