垤施三弦

垤施三弦

垤施三弦,是彝族彈撥弦鳴樂器。形制獨特,音色圓潤,用於獨奏、合奏或民間歌舞伴奏。流行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元陽和綠春一帶,尤以紅河縣垤施鄉最為盛行,故此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垤施三弦
  • 概述 :垤施三弦,是彝族彈撥弦鳴
  • 形制結構:形制獨特,琴頭較大,
  • 演奏方法:演奏時,採用立姿或坐姿均可, 
形制結構,演奏方法,自娛自樂,

形制結構

形制獨特,琴頭較大,琴桿較長,共鳴箱較小。尤其共鳴箱的形式和用料與傳統的彝族小三弦相去甚遠。它由共鳴筒、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琴身全長85厘米左右。共鳴筒又稱琴筒,多呈八角形,採用八塊規格一致的毛竹板拼接膠粘而成,也有的琴筒為圓形筒,直接採用一截毛竹筒製成,琴筒長10厘米,面徑(對角)10厘米~12厘米,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筒前口蒙以紅椿木薄板為面板,也有蒙以筍葉的,筒後口敞口,不設音窗。琴頭和琴桿用一塊梨木、核桃木、茶木、楠木或其它硬木製作,琴頭上部呈扁鏟形,較寬而厚,頂端稍向後彎曲,中央刻有花紋圖案或鑲嵌黃楊木雕為飾,富有地方特色。琴頭下部較窄,中間開有通底弦槽,兩側設有三個硬木製弦軸(左二右一),軸體為圓錐形,尾端較粗並刻有環形花紋。琴桿較細而長,呈半圓形柱狀體,上窄下寬,前平後圓,表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上端設有山口與琴頭相接,下端插入琴筒方孔中。竹製橋形琴馬,置於琴筒板面中央。張三條絲弦,琴弦繫於琴筒下端尾柱上。在琴身的弦槽和尾柱之間,拴系有一條彩色背帶或琴繩。

演奏方法

演奏時,採用立姿或坐姿均可,將背帶或琴繩挎於左肩,琴桿橫於胸前,琴筒置於腰部右側,琴面朝前,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托持琴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取音,右手用拇指、中指執撥子彈弦發音,撥片常用竹製。垤施三弦以五度、四度關係定弦,即裡弦和中弦為五度關係,中弦和外弦為四度關係,裡弦和外弦為八度關係,常定弦為:b、f1、b1或f、c1、f1。音色圓潤柔和。左手常以食指按弦,並且不用指肚而用指甲觸弦,這種特殊的按弦技法,民間稱其為“脆指”,可使發音清脆明亮且餘音較長,左手有滑音、揉音、打音、擻音和帶音等技巧。右手有彈撥和滾掃等技法。可用於獨奏、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是彝族人民喜愛的彈弦樂器。青年小伙子們常彈奏自娛,並將其用於戀愛生活中。

自娛自樂

每逢火把節、插花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彝族人民就身著節日盛裝,歡聚在一起盡情歌舞、跳樂,青年小伙子們手持三弦邊彈邊舞。在紅河縣垤施鄉,彝族樂隊由三弦、四弦、竹笛、巴烏、木葉和拉弦樂器等組成,並有人聲參加。用全部彝族民間樂器演奏的絲竹樂合奏曲有:《來歌喉》、《垤施組曲》等。前一首是由《來歌喉》、《踩蕎》和《攆調》三首樂調聯綴而成的組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