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試行垃圾實名制,在小區樓道下回收廚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綠色塑膠袋上標明了每袋垃圾的門牌號,居民每天扔廚房垃圾時,旁邊還有專人驗收打分,得分情況定期公示在小區的“垃圾分類試點積分示意圖”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垃圾實名制
- 外文名:Refuse the real name system
- 地點:杭州
- 背景:杭州面臨“垃圾圍城”困擾
由來,操作,效果,
由來
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中國不少城市周邊,堆積如山、即將被填滿的垃圾填埋場警示著“垃圾圍城”的危局,而被視為解決途徑之一的“垃圾分類”又面臨推行難,有的“不分類”,有的“分錯類”。和很多東部沿海發達城市一樣,杭州也面臨“垃圾圍城”困擾。統計顯示,僅杭州市區產生的垃圾量,6年就可填滿1個西湖。
杭州市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束空介紹說,杭州常住人口超過870萬,每天產生生活垃圾6850噸,一年垃圾產量共達250.2萬噸,而垃圾處理能力相對滯後。生活垃圾各有一半採用焚燒和填埋的方法,在主城區填埋的垃圾占到70%。據分析,採用填埋措施具有占地面積大、污染水體、散發臭氣等諸多弊端,而且大部分城市的填埋場空間已所剩無幾。
張束空說,推行垃圾分類,可以讓廚房垃圾回歸土地、塑膠垃圾進行再利用,做好源頭“減法”,這是綜合成本最低、最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杭州自2010年3月25日開始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對應不同顏色垃圾桶。截至目前,共在843個小區推行,約占杭州所有小區的55%。儘管政府做了大量前期宣傳和動員,但垃圾分類效果並不明顯。政府官員表示,很多居民沒有養成分類的習慣或者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於是,一些社區開始嘗試垃圾分類“實名制”,希望以此約束居民行為。
操作
湖濱街道自2010年6月開始最早試點實行垃圾分類“實名制”,參與家庭由剛開始的30多戶增加到1200多戶。拱墅區大關街道與和睦街道也開始試點實行。在小區樓道下回收廚房垃圾的垃圾桶里,綠色塑膠袋上標明了每袋垃圾的門牌號。居民每天扔廚房垃圾時,旁邊還有專人驗收打分,得分情況定期公示在小區的“垃圾分類試點積分示意圖”上。“垃圾分類試點積分示意圖”是對垃圾分類的考核,以綠、黃、紅三色區分,當天80%以上的垃圾進行準確分類的家庭用綠色標註,60%的用黃色標註,低於40%的則用紅色標註。
湖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姚傑說:“哪家做得好,哪家做得不好,一目了然。”
效果
居民小區試行垃圾分類“實名制”後,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分類準確率一般都能提高到80%以上,這兩項指標均比普通小區高出20%以上。垃圾實名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張束空認為,垃圾分類“實名制”得以產生,是以現實需求為基礎,關鍵是“垃圾困局”已到了不得不處理的時候,而垃圾分類推行的各個環節存在諸多困難。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工作,緩不得但也急不得,更假不得。‘實名制’只是垃圾分類起步階段的一種特殊辦法。”張束空說,當“實名制”真正開始發揮作用時,也就是這種辦法退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