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胡袖的袖型像黃牛喉下垂著的那塊肉皺(引伸之凡物皆曰胡),因此這種袖式就是漢代服飾中很有特點,也很特別的所謂“垂胡袖”。
另外一種說法來自“胡袖”,“垂胡袖”即“胡袖”。
基本介紹
名稱由來,被誤解的垂胡袖,出土文物,
名稱由來
垂胡袖的胡來自“胡”的說文解義,引伸之凡物皆曰胡,如龍垂胡䫇。這種袖式就是漢代服飾中很有特點,也很特別的所謂“垂胡袖”。
另外一種說法來自“胡袖”,“垂胡袖”即“胡袖”。從河南省的信陽長台關出土的一女性木製酒器的人俑來看,柔軟飄逸而線條流暢的右衽紅色長袍,袖口呈胡狀,袖身被稱之為“胡袖”,“胡袖"並不是因其服飾的袖身為弧形而得名,而是因其本身就是匈奴人的服飾特點,它的優點在於穿著方便,活動自如,服飾整體造型高貴,莊重,線條流暢。
由於垂胡袖的回肘很長,所以穿著的時候袖子會堆積在手上,形成自然的皺褶,這就是垂胡袖名字里的“垂胡”之名的由來,而並非是縫製的時候故意縫合成有橫向褶子的的掩飾(這種的做法其實是琵琶袖的一種)。
(回肘:指的是袖長。就是說,袖長在超過了指尖之後,還多出一段從指尖返回至肘部的長度。這樣,當你挽起袖子的時候,袖口可以返回到肘部以上位置。故稱“回袖過肘”。與此相對應的還有“回袖過腕”。)
馬王堆出土的文物里,垂胡袖的袖根很肥,不收袖根。日常穿戴並不方便,所以垂胡袖的裾衣應該是屬於在正規的大場合才會穿的禮服一類。
有人說小一號的的垂胡袖也有小袖根的,不過這種說法也有人反駁:所謂的看上去的小袖口其實是系高腰帶之後被腰帶勒住形成摺疊而收窄的,並非裁剪收窄(如示意圖)。至於一些文物陶俑和古代繪畫裡直接裁剪成小袖根,有圓袂且袖口窄的究竟是叫什麼袖,還有待考證(樣子像琵琶袖)。
“胡”牛𩔞𠂹也。玄應、司馬貞引皆作牛領。按此言,以包頸也。頤也。牛自頤至頸下垂肥者也。引伸之凡物皆曰胡。如老狼有胡、鴺胡、龍垂胡䫇是也。胡與矦音轉冣近。故周禮立當前矦注曰。車轅前胡下垂柱地者。經傳胡矦遐皆訓何。士冠禮。永受胡福。鄭曰。胡猶遐也。毛傳。胡、壽也。諡法。彌年壽考曰胡。𠈃民耆艾曰胡。皆謂壽命遐遠。從肉。古聲。戸孤切。五部。
被誤解的垂胡袖
現代很多人以為:垂胡袖是——
1 直接裁剪成的;
2 闊口收縫成的,裁剪時裁成廣袖的樣式,縫合時於袖口打褶收攏(有些人將舊衣改成垂胡袖,應合這種時尚);
3 隨著收袖方式的出現,精緻化的有意加工的闊口垂胡(將袖子掐褶做各種規律花樣,或做隱褶,把這種新時尚推向一個頂峰);
其實這是錯誤的,這些其實都是琵琶袖的形式(如右圖)商家錯誤理解的理解(或許還有偷工減料等其他原因)只能用做褶這種錯誤的方式來解決“狀若牛胡”的問題。其實那些都應該算入琵琶袖的行列當中。接而導致了現代的垂胡袖曲裾簡直做得跟琵琶袖一樣了,而其實琵琶袖也是可以打褶的,文物上很多有袖緣的琵琶袖也有1~2道褶子,所以現代的漢服商家所製作的所謂的“垂胡袖曲裾”,其實真正應該是“琵琶袖曲裾”。
現代的出土的古物中,垂胡袖是通袖很長,袖管如同廣袖,袖口較窄,因通袖過長,垂在手臂上自然形成褶,而非故意在袖口急收打褶。
而琵琶袖則為襖裙袖。。。不過現代許多的曲裾都是在袖口急收打褶(實則仿照了打褶的一些琵琶袖)
在出土的古物里,真正的垂胡袖的裾平鋪式是沒有故意縫橫褶的,垂胡袖是因為通袖很長,衣服穿上身,胳膊套出袖子之後,袖子自然起褶像牛胡,所以稱之為【垂胡袖】,和琵琶袖截然不同。
出土文物
湖北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一件小菱形紋錦面綿袍(文物編號N15)就是垂胡袖。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先秦(戰國)和秦漢的垂胡袖一般都是由直袖(袖根與近祛處等寬的袖子。祛:袖口)收口而成,象琵琶袖那樣的垂胡袖不能肯定地說漢代沒有,但不常見卻是真的。
文物簡介:小菱形紋錦面綿袍(N15):身長200、袖展345厘米。長袖,袖下部呈弧狀,三角形領。領緣用六邊形絛,袖緣用大菱形紋錦,大襟和下擺緣部用幾何紋錦。深黃色絹里。
還有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兩件袍,一件直裾,一件曲裾,都是典型的垂胡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