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村隸屬萊城區口鎮,位於萊城北12.5公里處。西北距口鎮政府2公里,東北與林馬村隔河相望。西靠舊萊明公路,西南與港里村接壤,東南與小窪村隔河相望。現有土地780畝,310戶,1041口人,是一個古老文明的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垂楊村
- 外文名稱:無
- 別名:純陽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
- 下轄地區:垂楊村
- 面積:780畝
- 人口:1041
- 方言:萊蕪方言
- 氣候條件: 溫潤
- 著名景點:孔子觀禮處
- 機場:無
- 火車站:無
- 車牌代碼:無
發展歷史,附錄,
發展歷史
垂楊村名的曩由來說法不一,據祖輩相傳,原名為吳家小莊,孔子至觀禮時,見垂楊柳繞村,蔽日遮天,長勢奇異,贊日:“乃一垂楊村也!”自此傳名垂楊村。村碑載因村西有垂楊泉命名是誤。
垂楊始建於何年無考證,但孔子觀禮發生在公元前515年(春秋時期,魯昭公二十七年),時村莊已成規模。村碑載當在明前與之相差年代甚遠。明朝天順年問垂楊柳設保,為萊蕪42保之一,轄周圍22個村莊,足證明垂楊村為其中大村。民國初年垂楊村設觀禮鄉,轄港里、林馬、小窪、茅茨、花水泉、御駕泉、北山陽等村。解放後隸屬港里鄉、口鎮公社,現屬口鎮鎮。
祖先在此地選址定居,足見經過了科學的考究。三泉長涌,河水常流,具備了人的生存之源。垂楊村水好,無人不曉。村西南以泉為中心,形成水田100多畝,其中稻田100畝,年產稻穀二至三萬斤;蘆葦塘10畝,又稱鮎魚塘,塘中自然繁殖鮎魚、鯽魚每年上千斤;荷塘10畝,蓮藕鮮脆,年產上萬斤。蘆葦塘與荷塘東西並列於垂楊泉東南,與稻田連為一體。蘆花放,稻穀香,魚兒肥,蓮藕胖,真可謂魚米之鄉。
1973年至1975年,村民在學大寨活動中,發揚愚公精神,從河東運紅土近lO萬立方,在河灘造地200畝,改造荒廢稻田(水位下降不能保種水稻得收)近百畝,擴大了耕種面積,村民生活改善。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土地承包,畝產量大增,村民生活基本達到溫飽。1980年至1985年,科學種田、糧菜兼作(主要大白菜)大白菜豐收。垂楊村建立了全國最大的大白菜收購批發市場(站),年經營十幾萬噸,主銷上海、東北等地,垂楊大白菜名揚一時。村民人均收入年增200多元,經濟意識開始轉變,市場意識隨之建市。 2000年開始調整結構種植,生薑、大蒜等經濟作物大規模發展,人均收入逐年增加,蘿入了小康。
垂楊村村民勤勞善良,講究禮儀,重視文化教育事業。明朝隆慶四年萊蕪知縣傅國璧在此立“孔子觀禮處”碑(簡稱孔子碑),並建立了“垂楊書院”又名“觀禮書院"。後因戰亂等原因,修復不及時,年久倒塌,移至關帝廟內,改名為觀禮學校。觀禮國小一時成為周圍文人學士心目中的聖地。民國初年,亓廷修(亓官莊)、呂發賢(林馬)、李純一(王樓)等在此任教。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觀禮校舍又由村中富戶出資進行重修,並擴大規模,增修了女子自修室一所,時為先進之舉。校長車學經,學董吳統勤等主辦,陶硯農(字占一,1956年去逝,生前為山東省工會秘書長,陶南人氏)任教。現存方碑一塊為證,正面碑文陶占一撰書,背面有占地面積等條文。
解放後,觀禮國小改名為垂楊國小,鄰村仍有兒童到此讀書,賈子美、呂祖珍、韓傳勇、任立玄、張玉秀等歷任教師。1975年至1978年擴建校舍20間,增設國中(二年制)六、七年級各1班,高中(二年制)班1個,實行9年一貫制教育,並配有實驗田100畝。學生亦學亦農,在口鎮大地小有名氣,為縣級提供現場會一次,為鎮級提供現場會多次,萊蕪二中教師劉文晨(後為校長)等教師曾帶領二中學生在此實習過。1978年後停辦中學,只留l一5年級班。2000年根據上級政府辦學指示,合班並校于田莊國小。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垂楊村已有學子近百名被大中專學校錄取,其中研究生4人,教授1人(山大教授張玉軍),今年又有6人被本科大學錄取。《萊蕪日報》曾以《口鎮有個狀元村》為題報導過該村。
附錄
一、烈士英名錄
車學倫 張慶榮 車立都 張煥詩 張煥美 張學勛 張寅桂 劉慶永
二、歷任村支書
1959年一1973年張煥儉
1975年一1986年 張冠軍
1986年一1996年 亓順之
1996年一1999年 周廣潤
1999年一2000年 張秀芝 張文福
2000年一2001年 張冠軍
2002年一 張振海
三、歷任村主任
1938年一1956年 張煥珠
1950年一1959年 張學勤
1959年一1967年 張煥儉
1967年一1970年 張學聖、藺延弟
1971年一1975年 亓學祿
1975年一1985年 周廣潤
1985年一1995年 張永孝
1996年--1999年 張學俊
1999年一2001年 張希太 張學俊
2000年一 張振海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李洪光 曾任解放軍某部師政委,省水利廳紀委書記,已離休
李 健 現任濟南博物館館長
張永順 青島鐵路局法院院長
李洪鑫 河南油田黨委書記
李洪安 鐵道部十四局一處處長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吳長柏 中教高級,曾任萊蕪五中校長,區教育局督導室主任
張玉軍 中學高級教師
車敬 中教高級
張會文 中教高級
張秋美 中教高級,萊蕪二中教導處副主任
宋慶雲 萊蕪日報社主任編輯
六、“孔子觀禮處”碑
“孔子觀禮處”為一石碑,簡稱孔子碑,立於垂楊村官街東首路南,面北而立。正面有楷書陰刻“孔子觀禮處”5個大字,左下角陰刻有“萊蕪縣知縣傅國璧立”,邊有纏枝花紋。該碑為長方體式,高3.78米,寬1.05米,厚O.23米,下有石龜馱負,上‘有半圓碑冒,總重約3.5噸,此乃主碑。文革中曾被推倒,1984年市政府督協修復,予以保護。1996年村民集資2000元重修。
孔子碑另有附碑,立於正北面100米處,該碑面南而立,碑身與主碑相差無幾隻是略低於主碑,碑頂無冒,碑面上端O.2米高呈梯形狀。碑身立於長方體形石基之上。正面碑文記述了傅國璧立碑的原因、過程,簡介了孔子觀禮的情況。但該碑在“文革”中破損。主碑龜頭被擊碎;1996年用水泥補修呈原形。
碑文雖無原影,清吏部官員張梅亭主編的《萊蕪縣誌》第四部十二卷文中有載,但文缺53字。村民80歲老人吳匯潭有40歲時手抄碑文現存,全文如下(原無標點)。
天下不可一日無禮,猶不可一日無孔子也。夫孔子者,禮之宗也。何有於觀入太廟,每事問,觀禮問禮皆禮也。季札,吳之文人而習禮者。《易》日:“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汲乎變魯至道之心隨處發現。季子使齊,其長子死,葬於贏博之間。曲阜去贏二百餘里,乃往觀之。見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環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仿古禮者記之。斷碑古蹟填沒水涯,年紀無考。余近搜萊志訪耆碩,得茲地隸邑西北三十里許吐絲口,則知為延陵季子葬子之地。吾孔子於斯焉觀之,嘆日: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孟止有亭,安仙有寺,賢哲芳跡,猶托以不朽。
矧吾孔子於昭之神,配天參地,靈譯暢溢,實系後思。乃即其所觀之地,捐俸旁易,接舊申明亭址新構堂三間,廚、井、磨各一,其所門匾垂楊書院四字,外樹孔子觀禮處五安石碑,周圍環以磚甓。擇曰柬諸學博寮友士,夫烹頭一羊灑酒,慶茲落成。環垂楊而聽觀者,童冠千餘人。余亦欣然指受聖人之禮,明其所向,’使人知自觀焉。諸士子涌涌以為奇遇,其俊者數十集,爭欲從觀禮處,誦習聖賢之書,以助成化天下之志,詎日禮云乎哉?成清余文,以紀茲盛。雖然,禮原於性命,著於彝倫,散見於婚冠、葬祭、賓旅往來,即今日之禮。想吾孔子,完然在目,將不欲觀之矣。豈過化之地,猶有未興起耶?抑觀禮之處未修,而莫或興起耶?將親炙聖人之化,蒸蒸融融。是由以興禮讓,無一日不誦習孔子之訓耶。是記也,將與萊人共觀聖人之禮。
文林郎萊蕪縣知縣臨川玉吾傅國璧謹撰。
登士郎萊蕪縣主薄李如奎謹書。
大明隆慶四年立
七、垂楊書院
垂楊書院,又名觀禮書院,古蹟原物早已蕩然無存,但舊址可找到。它在孔子碑主碑北面,南北長約百米,附碑在書院內北端。書院正門朝南,上掛“垂楊書院”大匾,與正碑隔街相對。舊縣誌中明載: “在垂楊村者日垂楊書院以地為孔子觀禮處也又名觀禮書院明知縣傅國璧建”。同時明確記載早於縣東郭門外由明訓導張世揚建的“南江精舍"和縣東門內的“汶源書院”。
從孔予碑文’中可知,孔子為觀摩吳公子季札葬子而來,而傅國璧建書院不僅為紀念孔子觀禮,更重要的是為勉勵後來的學者苦讀聖賢書以圖報效國家。他為此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擇日柬諸學博寮友士夫烹羊灑酒慶茲落成環垂楊而觀聽者童冠千餘人。”碑文記述了書院的規模,正房3間,東西廂房各3問,“廚、井、磨各一”,也難怪會有“其俊者數十輩爭欲從觀禮處誦習聖賢之書”,足見當時影響之大。
八、垂楊關帝廟
關帝廟位於觀禮書院東,據碑文記載,明朝天啟五年,從村西神仙院迂至於此。廟院為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約百米,東西60米。
關帝廟大殿3間,磚、石、木、瓦結構,前出廈,四梁12柱,高約8米,飛檐迭脊,氣勢雄偉。進殿門正中為關羽泥塑像,高兩米有餘,左有關平,右有周倉,其餘各神塑分列周圍,甚是偉嚴。大殿位罟廟院南北中間。東半部,殿前立石碑兩座,分別記有關帝廟迂址和重修等內容,1946年運往港里河修路。
大殿西北30米處建有白衣廟堂3聞,1952年彥4塌,堂前立有青石碑3塊,分別記有白衣廟有關內容,現存一塊,有碑文。
大殿南20米,貼東院牆築一鐘樓,底座高2米,底面為邊長2.5米正方形,樓高6米,南北山牆,東西敞開,樓頂橫樑懸一口直徑為1.3米,高l米的生鐵鑄鐘,半噸重,如有大事,擊鐘為號。
大殿西,白衣廟堂前是廂房6間,僧人念經護院住用,院內柏樹數十株,其中3株直徑l米有餘。大殿門正對廟院前門,門樓高4米,門上檻掛有長約兩米的“大羲參天”大匾,門兩邊各有石獅守門院門外是一廣場,與通東南大道連在一起,面積為1000平方米。廣場上有參天楊樹3株,其中最大一株直徑近兩米,樹幹成空洞,但枝葉茂盛。洞裂一口面南,洞口高3米多,寬可進人,洞內可並立3人。樹高十幾米處蜜蜂常住,村民從樹上曾挖蜂蜜數十斤。樹下龜馱石碑5座。各有記事碑文,其一是記有石鋪路條文,俱於1946年毀。石條、石凳排列,來往行人無不住歇觀嘗。
有一石龜,重約200斤,背呈“×”樣紋條,傳說是偷吃鄰家村民剪餅糊時,被主人砍了兩批子,逃回原地後呈現此形。
九、垂楊官路(街)
明、清時期,垂楊村處於交通要道上,從吐絲口通蒙陰、臨沂,必經垂楊,成為一條官道,原村中大街又稱官街。
原官街東西長約200米,寬約10米。街道中間3米寬援青石板鋪成,兩旁各有邊溝。街道中段北側備有上馬石3塊,每塊間隔5米,東西排列,現存階梯形一塊。南側築一廣播台,底面東西長約5米,20階至頂,階梯向東,頂面為2米的正方形。青磣砌成,頂部3面有石欄。在廣播台上喊話,全村都可聽到。
往西40米,道北設青石槽1個,長2米,寬深各0.6米,是官方驛站備用,現存槽底,槽幫被砸碎。再向西20米,有一舂米石臼,重約1噸,已被毀。1999年書院舊址建民房從地下挖出相似舂米臼1個,也被砸碎。道南有竹園、花園各1個。出西首經神仙院,是通口鎮大道。官街東首接垂楊書院、關帝廟前廣場。
凡路經此地大小官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於孔子碑前極盡禮儀。
十、季札子墓
春秋時期,吳公子“季札使齊,其長子死,葬於贏博之間”即季札子墓,位於垂楊村南300米處。後期無碑記。墓堆為近似圓錐體形土堆,底面直徑近30米,高6米左右,初年何狀無考。1974年墓土被運往河灘造地,當時見磚、瓦等物,但並非墓穴。墓穴未見,只見通道,並保存完好,內情不詳,後用土掩埋,估計無損。觀禮碑文中載: “見其坎深不至於泉,其斂以時服。既葬而封,廣輪掩坎,其高可隱也。既封,左袒,右環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於禮也,其合矣乎!’”
十一、垂楊泉
垂楊泉是三泉的總稱,即垂楊泉、噴珠泉、烏江泉。三泉水合為一股,流通汶河。三泉各有一潭(灣),分別在潭北岸有高1.8米,寬0.8米,厚O.2米的青石碑立於青石基座上,正面向南,陰刻泉名,三泉長年噴涌,曾有許多人前來考察並觀賞泉景。
垂楊泉位於村西首路南十幾米處,主泉眼碗口大,小泉眼數10個,各有特色。潭水清澈見底,水灣面近似長方形,面積300平方米有餘。東南與蘆葦塘、荷塘相鄰水通,西面隔南北路20米處即噴珠泉,兩泉水相通。兩潭形相近,猶如日月潭一般。一座古老的石拱橋跨越在兩泉之間的南北路和東西水道上。橋面離水高約兩米,寬約兩米,跨度兩米有餘,青石結構,構築精巧,始建何年無考,1960年整修一次。再往西200米是烏江泉,潭水面約有一畝,碑座尚存,原名伍江泉,是昔日伍子胥統兵過此,掘地獲泉,泉口直徑40公分,噴量大,且味如江水,後諧音為烏江泉。垂楊泉與噴珠泉石碑分別立於康熙三年,烏江泉石碑立於明萬曆二十四年,張文淵立。
古時每年出資雇泉夫兩名,清理泉道,以保旱澇無損害,水流暢通。
由於自然環境變化,水位下降,泉水已數年不噴涌。
十二、河橋與石鋪路
出垂楊官街東首,東南方向走200米,過小匯河,經黃崖頭(又稱虎頭崖)石鋪路,是官道的重要一段。河上每年古歷九月六日架橋,保證東南客商和鄉民趕每年九月九日吐絲口的騾馬會(物資交流大會)。四月八日拆橋,阱防夏季橋板和橋礅被水沖走。男性青年壯年村民,到時無需召喚,自持鐵索、木槓、杴钁自動出工,各盡義務。哪年始建無考記。河橋面為青石板連線而成,連線處下面為青石礅。全橋長約40米。每塊橋板長約兩米,寬約O.8米(即橋面寬度),寬面離水面高30厘米不等,每面橋板上的車轍印約有10厘米。過橋上岸,踏著300米長的青石板路,登上高約20米的黃崖頭,別有一番情趣。
此地為紅粘土地,昔日夏季多雨水,浸水不斷,即使春冬兩季也是如此,非石鋪則泥濘難行。石鋪路用青石板砌成,寬約3米,石板上車轍痕跡與橋面相似,始建何年亦無考。1924年曾由吐絲口順香齋、鹽店與東鄉各商家、富戶出資,垂楊村民出工重修一次。現石板、石塊已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