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布症狀,發病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發布症狀
垂柳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始發病。夏孢子堆生於葉片兩面,以葉背面為多,少數生於嫩枝上。初生的夏孢子堆小,單生、圓形,直徑0.1~0.5mm。後期夏孢子堆大多集聚為直徑1.5~2.5mm的大堆,呈桔黃色。7~8月,葉片兩面布滿夏孢子堆,葉片因失水捲曲或早期脫落。8月下旬葉片兩面出現紅褐色,微隆起的病斑,是病菌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小,圓形、大小0.1~0.5mm。嚴重時冬孢子堆相互連片,仍以葉背面為多。
垂柳鏽病菌的轉主寄主為紫堇。紫堇4月下旬至5月初發病。病害在葉、莖、果實上均有發生,同時在受害部位出現淡黃色皰疹,皰疹上生有淡褐色點狀的性孢子器。相繼在其附近產生皰狀隆起,皮破後露出黃色、粉狀的銹孢子堆。銹孢子飛散後,葉、莖、果即枯死。
發病病原
病原菌是擬鞘銹柵鏽菌(Melampsora coleosporioides Diet.)為轉主寄生的長循環型鏽菌,在紫堇上產生性孢子和銹孢子,在垂柳上產生夏孢子、冬孢子和擔孢子。性孢子器扁平或球形,埋生於寄主表皮下,18.6~43.5μm×11.4~21μm。性孢子橢圓形或球形,無色,1.7~2.3μm×1~2μm。
銹孢子堆桔黃色、裸生。銹孢子串生、球形,桔黃色,表面有疣。14.2~26.0μm×14.3~24.7μm。
夏孢子堆生於葉片兩面,以葉背為多,呈桔黃色。初生的夏孢子堆單生、圓形,直徑0.1~0.5mm。後期夏孢子堆多數聚生,直徑1.5~2.5mm。夏孢子多數長卵形,少數卵形、橢圓形,桔黃色,表面有刺,20.1~28μm×13.2~18.2μm,壁厚均勻,1.7~2.3μm。夏孢子堆中混生有頭狀側絲,長33.8~65μm,頭部寬9.1~15.6μm,柄粗3.6~5.7μm,頂壁厚2.0~6.6μm,側壁厚1.0~2.3μm。
冬孢子堆生於葉片兩面,以葉背為多,散生或聚生,紅褐色、圓形,直徑0.1~0.5mm。冬孢子圓筒形,黃色,大小29.9~58.5μm×8.3~14.9μm,壁厚0.9~1.3μm,頂壁厚2.3~3.3μm。擔孢子球形,淡黃色,有一小突起,大小6.5~10.4μm。
發生規律
在內蒙古地區越冬的冬孢子,於4月下旬遇雨水或潮氣萌發產生擔子和擔孢子,東北地區則稍晚。借風力傳播到紫堇上,萌發產生芽管由氣孔侵入,7~10天后形成性孢子和銹孢子。銹孢子藉助風力傳播到垂柳葉片上,萌發後由氣孔侵入葉內,7~13天產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可以反覆多次侵染垂柳。8月下旬,垂柳病葉上形成冬孢子堆,以後隨病葉落地越冬。越冬後的夏孢子不能萌發。
垂柳鏽病發生的早晚、輕重與當年的濕度有很大關係。在呼和浩特,5、6月間開始發病。空氣濕度高的年份發病早而嚴重。所以,苗木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澆水次數太多或降雨多的年份,病害發生嚴重。另外,凡是距轉主寄主較近的垂柳,發病也較重。
1~2年生苗木最易受害。幼葉受侵染後不但潛育期短,而且發病也重。在同樣條件下,展葉6天的幼葉接種夏孢子後,潛育期為7天,展葉30天的潛育期達13天。隨著苗木年齡的增大,其抗病性會增強。田間垂柳個體間,抗病能力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感病嚴重的垂柳林內,也能見到零星分布的、毫無感病症狀的單株。這種抗病植株的抗病機理及其開發利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防治方法
本病防治主要通過營林和撫育措施,在苗圃育苗時,要選用抗病強的母樹做繁殖材料。造林時要根據造林地條件,確定適當的密度和澆水次數。在撫育管理時,要結合鋤草鬆土,剷除林內外的轉主寄主,及時間伐和剔除長勢不良的植株,使群體結構保持合理的生態配置。一旦發病,可噴灑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20天噴一次,三次後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還可噴灑2,4-DJ酯1000倍液,消除轉豐寄豐,其效果可達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