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幼新書》卷九引丁安中方。主治小兒驚風,搐弱涎潮,及風熱上壅,咽喉腫痛。
基本介紹
- 名稱:垂柳散
-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丁安中方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大黃(炮熟)、鬱金(皂角水煮五七沸,焙乾)、甘草(炙)、黃芩(洗)、全蠍(去土)、白附子(炮)、防風(洗)、桔梗(洗)、白僵蠶(直者)、雄黃(研)各一分,胡黃連一錢。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一少半錢,用垂楊柳煎湯,入蜜調下。
主治
小兒驚風,搐弱涎潮,及風熱上壅,咽喉腫痛。
方義
大黃攻積滯,清濕熱,瀉火。鬱金清心涼血。甘草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黃芩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全蠍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白附子祛風痰,解毒鎮痛。防風解痙。桔梗利咽。白僵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雄黃燥濕,祛痰。胡黃連退虛熱,消疳熱清熱燥濕。
文獻摘要
《永樂大典》:“垂柳散,治小兒驚風,搐搦涎潮,及風熱上壅,咽喉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