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馬拉省尼亞斯羅利金礦詳查》是由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建光、崔小軍、高 曉、彭 俊、楊書民、李旭慶、司建濤、李水平、毛金彪、張 超、孟有傑、冉 釗、梁永安、楚明春、馬 悅、白 磊、楊 達、王科偉、游玉華、趙家洲、常俊濤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坦尚尼亞馬拉省尼亞斯羅利金礦詳查
- 第一完成單位: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
- 主要完成人:王建光、崔小軍、高 曉、彭 俊、楊書民、李旭慶、司建濤、李水平、毛金彪、張 超、孟有傑、冉 釗、梁永安、楚明春、馬 悅、白 磊、楊 達、王科偉、游玉華、趙家洲、常俊濤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190541 |
成果名稱 | 坦尚尼亞馬拉省尼亞斯羅利金礦詳查 |
第一完成單位 | 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王建光、崔小軍、高 曉、彭 俊、楊書民、李旭慶、司建濤、李水平、毛金彪、張 超、孟有傑、冉 釗、梁永安、楚明春、馬 悅、白 磊、楊 達、王科偉、游玉華、趙家洲、常俊濤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4-04-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5-02-01 |
主題詞 | 坦尚尼亞 尼亞斯羅利 金礦詳查 |
成果摘要
詳查區位於坦尚尼亞維多利亞湖東部馬拉省穆索馬地區。探礦權人為河南省亞非地質工程(坦尚尼亞)有限公司,面積37.64Km2,有效期限至2016年12月12日。勘查單位為河南省地礦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項目期為2013—2014年10月,共完成主要工作量槽探3395.30m3,淺井248.20m,鑽探11954.20m,累計投入勘查資金3952.13萬元。共發現金礦化蝕變帶12條,圈定金礦體15個。 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簡單,地質環境質量良好,屬礦床開採技術條件簡單的礦床。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稠密浸染狀黃鐵絹英蝕變岩型金礦石;礦石工業類型為高硫-高砷矽化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石。原生金礦石選礦工藝適合“浮選+浮選產品氰化”方案,金回收率達87.28%;氧化礦石選礦工藝適合全泥氰化浸出工藝方案,金回收率可達90.05%。 本次詳查工作主要針對M1和M9兩條金礦化蝕變帶圈定的4個金礦體進行資源量估算,共查明工業品位(332)+(333)類金礦石量1361167t,金金屬量8525.91Kg,平均厚度2.07m,平均金品位6.26×10-6。其中(332)類金礦石量517047t,金金屬量3432.72Kg,平均品位6.64×10-6;(333)類金礦石量844120t,金金屬量5093.19Kg,平均品位6.03×10-6。,詳查區位於坦尚尼亞維多利亞湖東部馬拉省穆索馬地區。探礦權人為河南省亞非地質工程(坦尚尼亞)有限公司,面積37.64Km2,有效期限至2016年12月12日。勘查單位為河南省地礦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項目期為2013—2014年10月,共完成主要工作量槽探3395.30m3,淺井248.20m,鑽探11954.20m,累計投入勘查資金3952.13萬元。共發現金礦化蝕變帶12條,圈定金礦體15個。 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簡單,地質環境質量良好,屬礦床開採技術條件簡單的礦床。礦石自然類型主要為稠密浸染狀黃鐵絹英蝕變岩型金礦石;礦石工業類型為高硫-高砷矽化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石。原生金礦石選礦工藝適合“浮選+浮選產品氰化”方案,金回收率達87.28%;氧化礦石選礦工藝適合全泥氰化浸出工藝方案,金回收率可達90.05%。 本次詳查工作主要針對M1和M9兩條金礦化蝕變帶圈定的4個金礦體進行資源量估算,共查明工業品位(332)+(333)類金礦石量1361167t,金金屬量8525.91Kg,平均厚度2.07m,平均金品位6.26×10-6。其中(332)類金礦石量517047t,金金屬量3432.72Kg,平均品位6.64×10-6;(333)類金礦石量844120t,金金屬量5093.19Kg,平均品位6.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