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殲擊車是裝有反坦克加農炮或反坦克飛彈的裝甲戰鬥車輛。由德國發明。裝有反坦克加農炮的輪式坦克殲擊車,也稱輪式反坦克自行火炮,是近代出現的一種新型坦克殲擊車。
坦克殲擊車廣泛裝備時間為第二次世界大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坦克殲擊車(自行反坦克炮)
- 外文名:Tank Destroyer
- 發明國:德國
- 廣泛裝備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
簡介
發展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坦克的普遍使用,各國專用反坦克炮相繼問世。最早的坦克裝甲厚度僅有6─18毫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某些中型和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已達70─120毫米。同時,反坦克炮的口徑也從37毫米加大至76─122毫米,而次口徑鎢芯超速穿甲彈,鈍頭穿甲彈和空心裝藥破甲彈等破甲威力更強的彈種的誕生,也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得到提高。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粉碎納粹德國的集群坦克曾裝備使用了上萬門反坦克炮。同時,由於在戰爭中期(1941年)蘇聯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護能力等方面達到了與德國坦克不相上下的狀態,而德國一時難以研製和生產出在性能與數量上策與蘇軍相抗衡的坦克,於是將一些大口徑反坦克炮安裝在坦克底盤上,變牽引式反坦克炮為自行反坦克炮,並加以較厚的防護裝甲,它當時被稱為 “坦克殺手”,可以打擊坦克等裝甲目標,也可以象坦克一樣以直射火力打擊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標。
進入7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用反坦克飛彈取代了反坦克炮,還有一些國家則用自行反坦克炮機動性和防護性較差的牽引式反坦克炮。牽引式反坦克炮是坦克發展的新趨勢,由於安裝在輪工裝甲車輛底盤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機動性又遠勝過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東山再起之勢。自行反坦克炮外形與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樣注重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強調反坦克威力,因而在某些國家裡它又被稱作 “殲擊坦克”。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強擊炮又有區別: “殲擊坦克”火炮口徑與坦克相近,裝甲厚度和總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為固定式,比較笨重。
世界自行反坦克炮小傳
出生
戰爭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話題。當1916年坦克第一次出現在德國人面前時,德國人發現他們手中的武器對坦克幾乎無能為力,機槍和步槍打不穿坦克的裝甲,而地面壓制火炮又無法對付機動目標,此時唯一能夠對付英國坦克的居然只剩下高射炮。無論是精度、反應速度、威力和射程上,高炮都是對付坦克的上上之選。從一戰開始,高炮打坦克幾乎就成了德軍的傳統,有人稱隆美爾在二戰中首創用高炮打坦克云云,不符事實【雖然當時88毫米高炮確實是反坦克神器】。
早期的反坦克炮和其他大多數火炮一樣,都是牽引式的,而且多為騾馬拖曳式。畢竟那時候的汽車並不普及,更重要的是機械化戰爭的條件還不成熟,反坦克炮對機動性的需求並不高,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自行反坦克炮並不能有效增加其作戰能力,反而會大大提高生產成本,得不償失。一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世界軍備處於一個停滯階段,各種軍事理論和軍種裝備一直停滯不前,裝甲力量沒有突破性的發展,反坦克炮的發展自然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到了二戰時期,一方面,由於坦克裝甲強化,反坦克炮需要更大的口徑,同時也造成了反坦克炮重量增大,機動困難;另外,為了對付敵方的裝甲集群的機動突擊,對反坦克炮機動性的要求反而更高,如此一來,以往的牽引式反坦克炮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部隊的需要,自行式反坦克炮終於有了出頭之日。當然,對付敵方坦克最好的手段就是更多更好的本方坦克,但坦克的成本是要成倍的高出自行反坦克炮的,一輛坦克的成本相當於兩至三門火力相當的自行反坦克炮。在軍費有限的情況下,將坦克用於進攻,而將自行反坦克炮用於防守,是一種效率較高的作戰方式。
世界上第一種自行反坦克出現在德國人手中。1939年,為了彌補坦克數量的不足,德國人將從捷克得到的性能優良的47毫米反坦克炮,裝在已經處於淘汰期的1號坦克車體上,製成了世界第一種自行反坦克炮。
發展
它的優點是低輪廓,高機動性,很低的地面壓力使其能行駛在沼澤以及森林等不良地形,它不僅可以用在反坦克作戰,也可以協同步兵可以直接用火力摧毀碉堡和敵軍加固的建築物,深受紅軍戰士的歡迎。更加重要的是,它廉價且容易生產,解決了紅軍的短期困難。雖然在戰爭後期的巷戰中SU-76因為薄弱的裝甲以及敞開式車頂損失慘重,並受到紅軍戰士“Suka”(意思是母狗)的惡評,但這是戰術指揮問題而非兵器本身的問題。無論是二戰中還是90年代的車臣戰爭和21世紀的伊拉克戰爭,都暴露了裝甲力量在巷戰中的脆弱性,將大量裝甲力量在沒有得到足夠步兵和炮兵保護的情況下投入到巷戰中,本身就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相比之下美國的M3自行反坦克炮就不是那么讓人滿意了。美國參戰後,發現他們手中根本沒有能夠有效對付德國裝甲集群的裝備,於是自行反坦克炮的發展就被提上了日程。不過美國第一種真正的自行反坦克炮—M3自行反坦克炮卻著實讓人失望,它不過是將上個世紀法軍的M1897式75毫米野戰炮裝在M3型半履帶式裝甲運送車車體上拼湊而成,威力根本無法對付德軍的裝甲兵團,結果在北非被隆美爾的非洲軍痛毆之後,M3不再是西線美軍的反坦克主力,而被發配到太平洋跟日本人作戰.在缺乏重型裝備的日本陸軍面前,M3作為野戰支援火炮,主要作戰對象從裝甲目標變成工事與步兵火力點, 表現還算稱職。
不過二戰中最強的自行反坦克炮還得數德國的犀牛式自行反坦克炮。1942年2月,埃克特 Alkett公司在四號坦克底盤上裝備43/1型71倍口徑的88毫米反坦克炮(88mm Pak 43/1 L/71,與虎王式坦克的主炮相同)。1944年2月24日,希特勒下令將其命名為犀牛。儘管裝甲防護薄弱,但卻為這種威力驚人的火炮提供了急需的機動能力。
從1943年2月到1945年3月,“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總產量為474輛。
最著名的犀牛王牌是519營1連的Albert Ernst中尉,他後來出任512營1連的連長。在1943年12月23日的戰鬥中, 用21發炮彈摧毀了14輛蘇軍坦克。這次戰鬥也為他本人贏得一個稱號“維帖布斯克之虎(Tiger of Vitebsk)”。在43年的這個12月,Ernst中尉的總戰績達到擊毀19輛坦克。1944年1月22日,他被授予騎士鐵十字勳章。“犀牛”自行反坦克炮也是唯一在歐洲戰場上摧毀過美軍新型的M26“潘興Pershing”重型坦克(配備長身管的90毫米坦克炮、重型裝甲防護)的武器。1945年3 月6日,一輛美軍第3裝甲師的M26在250米的距離上被一炮擊毀,這個“犀牛”自行反坦克炮的傑作發生在Cologne以北的Niehl鎮,似乎是 M26在二戰中的唯一戰損記錄。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也研製裝備了類似的裝備。如英國的射手和義大利的M1M等,但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在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來看,都不如德蘇兩國。
錯綜
可是人類為武器的分類從來沒有足夠清晰過。比如榴彈炮與加農炮,兩者的區別曾經象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一樣明顯且容易分辨。榴彈炮的身管與口徑比不能超過40倍,而加農炮在40倍以上。但自從45/52倍身管的榴彈炮出現之後,這個傳統的分類標準被徹底的顛覆了。這個問題,同樣也出現在自行反坦克炮的發展之中。
突擊炮(Sturmgeschutz)是一種自行火炮,一戰時就已出現,法國的聖沙蒙突擊坦克應該算其鼻祖。
早在1935年,曼施坦因就向德軍總參謀長貝克將軍提議,組建“突擊炮兵”部隊,伴隨步兵進攻,提供一線火力支援。次年,德軍軍械署要求賓士公司研發一種裝甲戰車,取消炮塔,全封閉車身,裝備一門75毫米壓制火炮,高度必須在2米以內。這個思路後來成為蘇德殲擊坦克的設計標準。
1937年,StuG 3型突擊炮(簡稱3號突擊炮 )正式定型。StuG 3使用德軍3型坦克的底盤,高度僅1.96米,戰鬥全重22噸,正面裝甲厚50毫米,裝備一門75毫米L/24短身管火炮。這個時期的突擊炮戰術手冊里明確規定不許攻擊坦克。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德軍遭遇裝甲更厚的T-34和KV-1坦克,在來不及研製新式坦克的情況下,先改進StuG 3,換裝一門75毫米L/48長身管火炮,改進型高度增加到2.16米,正面裝甲厚度增加到80毫米,重量增加到24噸。StuG 3改進型突擊炮一共生產了8,416輛,是德軍裝備最多的殲擊坦克。1943年開始,德軍裝甲師的標準配備包括一個營的StuG 3型突擊炮,另外許多步兵師也有裝備。
而蘇聯則研製裝備了SU122和SU152兩種突擊炮。雖然它們與SU76在編號上是一個系列,事實上卻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武器。SU122和SU152的主炮都是榴彈炮,而SU76則是標準的坦克炮。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SU85和SU100身上,雖然它們的名稱也以“SU”打頭,事實上它們卻是另一種裝備——坦克殲擊車。
為了可以射擊靠近它的蘇軍士兵,德軍臨時採取了在車體後部搭載裝甲擲彈兵的方法,不過這帶來的直接負面影響就是人員的巨大傷亡。儘管如此,“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還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摧毀了蘇軍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並在德軍進攻階段取得一定的突破。可以說是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威力最大的一種坦克殲擊車了。庫爾斯克會戰後剩下的50輛車都裝上了MG34型7.92mm機槍,由機電員操縱射擊。其後,“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還參加了蘇德戰場上其它的戰役以及在義大利的戰鬥。
德國研製的其他坦克殲擊車,還有追獵者、獵豹、獵虎等。
與蘇、德雙方比起來,美國的坦克殲擊車缺乏特色,基本上就是一種增強火力型的坦克。1940 年7月10日,美軍正式組建獨立於其它兵種的裝甲部隊。這年的歐洲戰場,德軍坦克集群橫掃西線,將“坦克恐懼症”傳遍西方世界。美軍高層就如何對付裝甲集群這個課題爭論不休,最後是麥克奈爾的戰術思想占了上風。1941年11月27日,美軍組建殲擊坦克部隊,任務是“在進攻和防守戰鬥中尋找、攻擊、並摧毀敵軍坦克”。整個戰爭中美軍一共有70個殲擊坦克營在海外服役,每個營裝備36輛殲擊坦克。美軍所有的裝甲師和許多步兵師都配屬了一個殲擊坦克營。M10“狼獾”(Wolverine)是美軍裝備最多的殲擊坦克,1942年在北非首次參戰。M10使用M4謝爾曼坦克的底盤,戰鬥全重30噸,車身正面47度斜角的裝甲厚37毫米,側面厚25毫米,敞開式炮塔正面裝甲厚57毫米。裝備一門 M7型76毫米L/53加農炮,能夠在1,000以外擊穿100毫米裝甲。動力系統是兩台通用的柴油發動機,總功率375馬力,公路最高時速48公里。美國整個戰爭中總共生產了6千多輛M10殲擊坦克1942年底,德軍非洲軍團得到一個營的虎式坦克。面對德軍重型坦克的挑戰,時任美軍地面部隊總司令的麥克奈爾提出的對策是提升現役殲擊坦克的火力,於是M36“傑克遜”殲擊坦克應運而生。M36仍然用謝爾曼的底盤,戰鬥全重28噸,裝甲防護有所加強,車身正面47度斜角的裝甲厚50毫米,炮塔正面裝甲厚76毫米。裝備一門M3型90毫米L/50加農炮,威力巨大,1,000米以外可以擊穿120毫米厚的裝甲。M26潘興坦克出現之前,M36傑克遜殲擊坦克是唯一能夠同德國虎豹火力抗衡的裝甲戰車,因此受到美軍官兵熱烈歡迎。可惜直到戰爭結束,總共只有 1,400輛裝備部隊。
而坦克殲擊車的底盤性能要高得多,往往採用現役中型甚至是重型坦克的底盤(少數採用專門研製的底盤)。如美國的M10,採用M4中型坦克底盤;德國的獵豹和獵虎,分別採用豹式中型坦克和虎王式重型坦克的底盤;蘇聯的SU85和ISU122,分別採用T34中型坦克和史達林重型坦克的底盤。這類底盤,不僅能夠為坦克殲擊車提供高性能的機動能力,而且還有可能為其提供甚至超過本型坦克的防禦能力或火力。M10裝備的76毫米炮和M36裝備的90毫米炮威力遠遠大於M4的75毫米炮;豹式坦克的主炮是75毫米炮,獵豹的主炮是88毫米炮;虎式的主炮是88毫米炮,獵虎的主炮則達到驚人的128毫米。
從外觀上看,自行反坦克炮多為敞開式戰鬥室,而坦克殲擊車多為封閉式戰鬥室。這是兩者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
從戰術使用來看,兩者都能夠有效地執行反坦克任務,但自行反坦克炮只能執行防禦任務,因其薄弱的防護能力在對方火力面前實在不堪一擊。而坦克殲擊車則可以執行一些進攻任務,在攻勢中獵殺對方的裝甲目標。
至於突擊炮,與前面兩種的區別就更加明顯了,基本上看著粗短的炮管就能夠判定其類別。
簡單的歸納一下,三種的特別為:
自行反坦克炮:主要使用輕型或中型坦克底盤,裝甲防護較薄,裝備長身管高初速火炮,以坦克和裝甲戰車為主要作戰對象,主要在防禦作戰中使用。
坦克殲擊車:主要使用中型或重型坦克底盤(個別有輕型底盤),接近甚至超過同期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裝備長身管高初速火炮,以坦克和裝甲戰車為主要作戰對象,既可在防禦中使用,也要以在進攻中使用。
突擊炮:可使用幾乎全部底盤,裝甲防禦更是隨心所欲,裝備大、中口徑短管榴彈炮,主要為步兵進攻提供直瞄火力支援。
但這只是個粗略的劃分標準,有許多個例超過了這個標準的範圍。比如說德國的4號坦克的早期型,裝備的是75毫米KwK 37 L/24短射管坦克炮。這種火炮與3號突擊炮的主炮非常接近,無論從哪方面來看,4號坦克的早期型更接近於一種突擊炮。
又如3號突擊炮,早期的3號突擊炮裝備的是75mm stuk 37L/24短身管炮,是一種標準的突擊炮,到了後期,則換用了75mm StuK .40 L/48長身管炮,這種火炮來自於PAK40反坦克炮,在戰鬥中也以反坦克作戰為主,可以說從兵器種類的劃分上已經變成了自行反坦克炮或坦克殲擊車,但在官方的資料中仍然冠以“突擊炮”的名稱。
這方面的困惑很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比如說,中國裝備了一種100毫米輪式突擊炮,但事實上這種突擊炮的主要武器是中國的86式反坦克炮,從結構上來說,更接近自行反坦克炮。
沉寂
以JPz4-5坦克殲擊車為例,它的主要武器為M1966式90毫米反坦克炮,身管長為 3635毫米,有雙氣室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菸裝置。火炮的高低射界為-8~+15度,方向射界15度,均為手動操縱,最大射速為每分鐘12發。配用的彈種有:穿甲彈、超速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等,炮彈的彈藥基數為51發。該炮還可發射M47和M48坦克的炮彈。
JPz4-5坦克殲擊車外形低矮,隱蔽性好,車高(不含高射機槍)僅2.085米。它的機動性相當好,可以高速前進和高速後退,加速性和最大速度相當出色,能迅速從行軍狀態轉入戰鬥狀態,僅30秒即可完成射擊準備。但是,反坦克炮的威力不足,是它的突出弱點。如,破甲彈的重量為20.14千克,在1000米的射擊距離上的垂直靜破甲厚度為330毫米,用來對付五六十年代的坦克主裝甲綽綽有餘,但用來對付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主戰坦克主裝甲則顯得威力不才足。這也是它從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退出德軍一線部隊的原因。
後來,總共770輛JPz4-5中,有162輛已改造為“美洲豹”2反坦克飛彈發射車。取消了車體前方的90毫米炮,換裝“霍特”2反坦克飛彈。其“霍特”2反坦克飛彈可以擊穿13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破甲威力提高了近4倍多,飛彈的最大射程也增大到4000米左右。
如此一來,不僅坦克的作用受到了衝擊,坦克無用論不止一次的提出來。更嚴重的是,作為主力反坦克武器的自行反坦克炮和坦克殲擊車一夜之間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坦克殲擊車只剩下西德的JPZ4-5和瑞典的IKV91、以及輪採用輪式底盤的半人馬座、大山貓等少數幾種。
至於自行反坦克炮,大概只有裝備了蘇聯的空降部隊——ASU57和ASU85。憑藉自身輕巧的優點,能夠為空降部隊提供一定的反坦克能力和直瞄火力支援。
東山再起
1、反坦克炮更經濟。冷戰期間,東西方都極力組建裝甲力量,裝甲戰車的總數超過20萬輛。冷戰結束後,雖然大多數此類戰車解甲歸田,但仍有相當數量的舊式戰車參加了局部戰爭。對於此類目標,用反坦克炮比反坦克飛彈更加經濟。一枚飛彈價值數萬美元甚至更多,而一發炮彈僅需幾百至幾千美元。
2、反坦克炮的任務彈性更大。反坦克炮不僅可以用穿甲彈打裝甲目標,還可以用碎甲彈炸工事,還可以用榴彈打擊步兵。這些是反坦克飛彈所不具備的。在冷戰期間,由於軍隊規模龐大,分工明確,反坦克炮這類優勢體現不出來。隨著冷戰的結束,各國紛紛裁軍,這就要求自己的武器裝備功能更全面,具有更強的任務彈性,以適應不同的需要。.
3、技術的發展導致反坦克炮重受青睞。冷戰期間,先是發明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使得反坦克炮的威力倍增,至少反坦克飛彈在威力上的優勢已經消失了。到了80年代,又出現了爆炸反應裝甲,此類裝甲對反坦克飛彈的聚能戰鬥部有非常好的防禦效果,但對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卻沒什麼影響,這使得反坦克飛彈的威力相對而言大幅度下降。到了九十年代,又有了能夠干擾和攔截反坦克飛彈的主動防禦系統面世,此類系統仍然是能夠大大降低反坦克飛彈的效能,但卻對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無效。如此一來,目前最好的反坦克飛彈已經不能確保摧毀最好的坦克,但最好的坦克在較好的反坦克炮面前都會顯得脆弱。被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命中後,即使主裝甲沒有被貫穿,但產生的巨烈振動卻是坦克的電子設備和觀瞄系統無法承受的。這兩種部件受損的坦克已經不具備戰鬥力了。
在這些情況下,反坦克炮的優點被人們重新認識,雖然無法取代所有的反坦克飛彈,但卻能夠有效的補充反坦克飛彈的不足,得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通常作戰方式
當然,自行反坦克炮最大的弱點在於自己薄弱的裝甲,通常只能防禦輕武器和彈片的打擊。但這個弱點與其作戰任務是密切相關的。自行反坦克炮也是一種反坦克炮,有誰見過帶有重型護盾的反坦克炮或者擁有700毫米前裝甲的反坦克飛彈發射車嗎?當然沒有。這是由於自身特點決定的。
1、自行反坦克炮不可能裝備重甲。反坦克炮與坦克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如果沒有了這個優勢,反坦克炮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大家直接裝備更多的坦克就行了。以89式為例,自重只有28噸,使用的是59式坦克的520馬力發動機,正面裝甲 60毫米左右。如果炮塔正面和車體前部採用重型裝甲,那么兩側和後方的裝甲也得相應的增加。同時,車體前部的裝甲也必須要加強,至少要接近炮塔前裝甲的水平才行。這樣一來,89式的全重就可能達到40噸左右,機動性將大為降低。如果要維持原有的機動水平,則必須增加發動機功率,採用新型發動機和傳動系統,車體也要重新設計過。於是,89式的全重就要接近50噸,跟96式差不多了,我們還有必要裝備它嗎?
2、缺乏重型裝甲並不會導致自行反坦克炮作戰效能的明顯降低。防暴警察手中通常都有盾牌,但戰場上的狙擊手卻不會有要這東東,為什麼?因為盾牌只能防石塊,防不了子彈,狙擊手帶上它反而是個負擔。反坦克炮也一樣,即使裝甲得到增強,在坦克的主炮面前仍然是不堪一擊的,在反坦克炮的生存,一是靠工事和偽裝手段的掩護,二是靠先敵開火的優勢,爭取在敵方火力反應過來之前重創甚至殲滅目標。另外,自行反坦克炮不需要象坦克一樣擔任突破任務,正常情況下不需要考慮如何防禦敵方的地面反裝甲力量的打擊。
3、許多威脅是不可能通過增強裝甲來解決的。面對敵方的遠程火炮、機載反裝甲武器的威脅,無論多強的裝甲也是無用的。在這方面,一方面反坦克炮必須加強偽裝,注意反偵察手段,更重要的是我方的遠程火炮、防空部隊的空中力量必須擔負起自己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