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坦克自誕生以來就一直是陸戰中的王者,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坦克的殺傷力幾乎是步兵的噩夢,所有堅固的工事在它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擊,它是陸地戰場上無堅不摧的進攻利器。陸戰之王在戰場上的相遇,注定會是一場火星四濺的對決,鋼鐵巨獸發出的震天怒吼令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坦克戰——陸戰之王的直接對話》讓我們見證陸戰之王的一次次相遇,感受其帶給我們的震撼吧。
《坦克戰:陸戰之王的直接對話》:陸戰之王的激烈對話
驚天動地的戰爭怒吼
強者對話
從坦克被推上戰場的那一刻開始,陸戰之王就成為了它的代名詞,坦克以其強大的火力和堅固的裝備成為陸地戰場上的霸王。而陸戰之王的直接對話更是成為坦克戰最大的看點,成為人們百談不厭的話題。
驚天動地
坦克巨大的轟鳴和猛烈的炮火使不戰自威,讓人不寒而慄。坦克戰戰場上成百上千台這樣的鋼鐵怪聖獸_起發出撼人的轟鳴聲,整個戰場地動山搖,成為戰爭史上一道動人心魄的風景線。
閃擊波蘭——幻影突擊坦克戰
法蘭西戰役——鐵血裝甲穿越阿登森林
拉斯戰役——坦克戰與反坦克戰的經典
阿拉曼坦克戰——擊碎希特勒的非洲夢
春季覺醒行動——德軍坦克集群的最後掙扎
弗洛伊德大橋阻擊戰——坦克戰中戰
“贖罪日戰爭”坦克大戰——綠色橄欖枝下的閃擊戰
海灣戰爭中的坦克戰——“沙漠軍刀”行動
坦克戰是戰爭史上最震撼的風景之一,靈活的移動,龐大的身軀,堅固的裝甲,猛烈的炮火,坦克以其優異的性能成為了陸戰之王。坦克之王在戰場上的轟鳴是以往任何戰爭都無法比擬的,坦克之間的對決可以說是交戰雙方峰對決。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一戰坦克大對決——坦克戰首役
前奏:坦克登場之前的血戰
富勒建功:康布雷坦克戰
“A7V”坦克問世:德國人的坦克始祖
不甘示弱:英國人的兩款新型坦克再次登場
坦克對決:維萊-布勒托納坦克戰
戰典迴響
一戰後,坦克家族在壯大
沙場點兵
人物:裝甲兵之父——富勒 武器:英國“馬克”I型坦克 戰術:富勒理論
第二章 閃擊波蘭——幻影突擊坦克戰
前奏:二戰從希特勒的豪賭開始
戰幕拉開:德國戰車呼嘯而過
快速突擊:波蘭大地上的裝甲怪獸
全線崩潰:波蘭成為刀俎上的魚肉
絕對優勢:坦克成為真正的利刃尖刀
戰典迴響
閃擊戰戰術解析
以儘可能短的時間“摺疊”空間
以儘可能快的機動獲得最強的衝擊力
將精神力轉化為戰鬥力
沙場點兵
人物:古德里安 武器:“PzKPfw4”型坦克 戰術:閃擊戰
第三章 法蘭西戰役——鐵血裝甲穿越阿登森林
前奏:歐洲大陸在坦克履帶下瑟瑟發抖
老調重彈:質疑聲中的“黃色計畫”
出其不意:“施里芬計畫”已經作古
長驅直入:英法在坦克轟鳴中驚慌失措
戰局已定:古德里安、隆美爾完成合圍
戰典迴響
馬其諾防線的悲劇
沙場點兵
人物:曼施坦因 武器:馬其諾防線 戰術:失敗的“D計畫”
第四章 阿拉斯戰役——坦克戰與反坦克戰的經典
前奏:馬其諾防線被突破之後
英軍計畫:突襲阿拉斯
歪打正著:隆美爾的秘密武器
先贏後輸:英軍偷雞不成蝕把米
戰典迴響
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保障
沙場點兵
人物:隆美爾 武器:88毫米高射炮 戰術:88毫米高射炮平射戰術
第五章 基輔坦克大合圍——納粹履帶下的孤城
前奏:東線戰場迫在眉睫
決策失誤:蘇軍烏曼大敗
戰前爭論:是基輔還是莫斯科
戰爭豪賭:史達林押寶葉廖緬科
完成合圍:德國坦克蕩平基輔
戰典迴響
基輔坦克大合圍的罪與罰
沙場點兵
人物:基爾波諾斯 武器:蘇聯“T-34”中型坦克 戰術:鉗圍戰術
第六章 姆岑斯克坦克戰——生死攸關的伏擊戰
前奏:戰火快速燃向東線
迅猛圍攻:莫斯科危在旦夕
時空互換:獨立坦克第四旅奉命阻擊
公路設防:卡圖科夫設下口袋陣
連續伏擊:德軍損失慘重
組織防守:為戰略防禦贏得時間
戰典迴響
時間換空間的典範
沙場點兵
人物:卡圖科夫 武器:“BT-7”快速坦克 戰術:伏擊戰
第七章 東線坦克大決戰——史達林格勒的坦克之魂
前奏:史達林格勒坦克決戰前的態勢
揮師猛進:德軍坦克長驅直入
堅如磐石:巷戰中的蘇聯坦克
勢均力敵:史達林格勒城內的坦克對決
暗度陳倉:朱可夫全線大反攻
滅頂之災:德軍坦克的“滑鐵盧”
戰典迴響
閃擊戰的終結
沙場點兵
人物:崔可夫 武器:T-34坦克 戰術:消耗戰
第八章 阿拉曼坦克戰——擊碎希特勒的非洲夢
前奏:北非戰場再起戰火
決戰之初:“沙漠之狐”依然恐怖
初出茅廬:“沙漠跳鼠”蒙哥馬利空降北非
巔峰對決:狐鼠大戰阿拉曼
戰典迴響
“沙漠之狐”慘白的原因
沙場點兵
人物: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武器:“瓦倫丁”步兵坦克 戰術:反坦克防禦作戰
第九章 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坦克壁壘的坍塌
前奏:希特勒走到了“三岔口”
大戰爆發:蘇德坦克大對決
南線激戰:“閃擊戰”之間的碰撞
巔峰對決:“KV-1”坦克大戰“虎”式坦克
蘇軍反攻:壯懷激烈的坦克決戰
戰典迴響
防禦中的攻勢
沙場點兵
人物:羅科索夫斯基 武器:“KV-1”重型坦克 戰術:大縱深作戰理論
第十章 諾曼第坦克大決戰——盟軍坦克大戰納粹堡壘
前奏:登入鎖定諾曼第
順利登入:水陸坦克力退德國守軍
情報失誤:兩棲坦克的災難
絕地反擊:海灘坦克攻堅戰
狂飆突進:“巨蟹”坦克擔當開路先鋒
清除障礙:特種坦克在朱諾海灘發威
劍 海 灘:水陸坦克擊潰混凝土堡壘
戰典迴響
水陸坦克影響戰局
沙場點兵
人物:奧馬爾·布拉德萊 武器:“M-4DD”水陸坦克 戰術:戰略欺騙
第十一章 血戰卡昂——盟軍精銳大戰娃娃坦克師
前奏:諾曼第登入之後的局勢
初次遭遇:盟軍大敗卡昂橋北
夜間血戰:維特之死
最後總攻:娃娃師被全殲
戰典迴響
讓人惋惜的納粹娃娃兵
沙場點兵
人物:庫爾特·邁爾 武器:“豹”式坦克 戰術:裝甲擲彈兵戰術
第十二章 春季覺醒行動——德軍坦克集群的最後掙扎
前奏:德軍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東拼西湊:今非昔比的德國裝甲軍
蘇軍防禦:百萬大軍嚴陣以待
德軍進攻:血戰巴拉頓湖
蘇軍反攻:德軍無力回天
戰典迴響
德軍在春季覺醒行動中的敗因
沙場點兵
人物:托爾布欣 武器:“SU-100”坦克殲擊車 戰術:坦克防禦理論
第十三章 弗洛伊德大橋阻擊戰——坦克戰中戰
前奏:維也納多瑙河畔的戰火
夜色朦朧:維也納城中溜出的“黑豹”
激烈交火:“黑豹”大戰“T-34”
以寡敵眾:兇悍的“黑豹”
鐵拳出擊:王牌坦克手的末路
戰典迴響
爭議:弗洛伊德大橋阻擊戰的真相
沙場點兵
人物:恩斯特·巴克曼 武器:“JS”坦克 戰術:坦克與步兵結合
第十四章 戈蘭高地坦克戰——六五戰爭中的坦克大戰
前奏:美蘇在中東的爭奪之役
西奈淪陷:以色列坦克初露鋒芒
戰爭怪圈:戈蘭高地之爭
“眼淚谷”血戰:敘利亞敗下陣來
戰典迴響
主戰坦克登上歷史舞台
沙場點兵
人物:阿里埃勒·沙龍 武器:“百人隊長”坦克 戰術:反坦克塹壕
第十五章 “贖罪日戰爭”坦克大戰——綠色橄欖枝下的閃擊戰
前奏:戈蘭高地之禍
贖罪日之殤:以色列的選擇
敘以開戰:激戰戈蘭高地
戰地救援:慘烈的坦克大戰
西奈決戰:埃以坦克大對決
戰典迴響
閃擊戰的復活
沙場點兵
人物:摩西·達揚 武器:“T-54”坦克 戰術:反坦克火箭筒戰術
第十六章 海灣戰爭中的坦克戰——“沙漠軍刀”行動
前奏: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間的傷疤
進攻前夜:交戰雙方摩拳擦掌
軍刀出鞘:“M1A1”震撼沙漠
裝甲對決:反坦克武器成為焦點
百時閃擊:伊拉克舉手投降
戰典迴響
戰爭的高技術時代已經到來
沙場點兵
人物:施瓦茨科普夫 武器:M1A1坦克 戰術:“三非”作戰理論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陸地是人類最早的戰場,從蠻荒的遠古時代一直到現在,人們從沒有放棄過在地面上決定勝負。從冷兵器時代一直到現在,陸地上的戰爭一直都是最為慘烈的。從刀劍的短兵相接,到長矛弓弩的騎兵作戰,到後來,人們發明了火銃和鐵炮,發明了飛彈和坦克。或許,你總是記起在大地之上贏得勝利與榮耀的那些姓氏、那些武器和那些傳說及殘酷的故事。可是,大地是我們的生土,我們在大地上出生,踩踏著大地成長,然後,猶如戰爭中歌唱的那樣:母親養育了我們,我們卻將動盪還給了她。
揮舞著彎刀的騎士和嘶鳴的戰馬,已經伴隨著古老的時代遠去,坦克的履帶正在大地上碾壓,戰爭永遠不會像生命那樣走向凋零,生命的凋零反而會助長它的殘酷和暴烈。“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聲名伴隨著生命的戛然而止而成為雲泥,但是戰爭依然被後來的狂熱者們追崇,坦克的交戰並沒有減少戰爭的血腥,只是抽出戰刀的人,變成了控制著炮口的人,砍殺也變成了轟炸。
戰爭是殘酷的,閱讀戰爭同樣是一件殘酷的事情。作為現代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坦克戰如今已經成為了現代戰爭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甚至決定著陸地戰爭的勝負。在你所閱讀的這本書里,你將會通過這種現代戰爭中最慘烈的戰爭形式,見證現代陸地戰爭的發展。但是,作為寫作這本書的人,我並不只是想你在掩卷之後,仍然沉醉在戰爭英雄的史詩與頌歌中。我們是否該思考一下,人類靠著大地完成生息和繁衍,卻為什麼偏偏要把戰火燃燒在它的身體上?
序言
坦克戰——顛覆戰爭歷史的鋼鐵怪獸
陸地是人類戰爭中重要的元素,無論科技如何發達,武器如何更新,人類都不會放棄在陸地上擊敗對手的機會。戰爭歸根結底是人的戰爭,戰爭的勝負歸根結底也就是人的勝負,廣袤的大地隨時都有可能成為人類廝殺的戰場,或許只有在陸地上擊倒對手,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勝利。
在陸地上作戰,不是兩個人搭個擂台,你一拳我一腳,誰撐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那是遊戲,那不是戰爭,尤其不會是現代戰爭。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懂得使用武器、馬匹來進行作戰,隨著人們對戰爭武器的要求越來越高,陸地戰爭的王者坦克終於出現了。
其實在千百年來,作為坦克的前身的車輦,就一直在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們利用車輦作戰,駕馭著它衝破敵陣,同時,在中國戰爭中的智者們,就已經知道依靠觀察敵人車輦留下的痕跡,來判斷敵人是真敗還是佯潰。
從神話時代黃帝乘坐的指南車到特洛伊的木馬,從春秋戰國的戰車到現代的坦克,指揮戰爭、參與戰爭的狂熱分子們,都在研究和開拓著可以駕馭的器械和工具。機械時代的來臨讓人們開始掌握另外一種力量,當萊特兄弟把機械送上天空,當史蒂芬孫把機械送上軌道,當機械的力量超過人乃至任何可用於戰爭的工具之後,戰爭早就已經對它張開了雙臂。
於是,一個嶄新的龐然大物伴隨著戰爭的深入、時代的變遷,出現在了烽火狼煙的戰場上。當人類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稱之為“怪物”,這種鋼鐵怪物可以衝鋒陷陣,無堅不摧,攻無不克。一種新的戰爭模式由此開始,人類在陸地上交戰的歷史又將翻開新的一頁,他們將擁有新的工具,他們將開創新的時代。這就是坦克戰,當馬匹和車輦成為過去,它出現在了歷史上,開始主宰新的戰爭。
曾幾何時,坦克成為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砝碼,一個軍隊所持有的坦克是否先進,將決定這個軍隊是否在地面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同樣,坦克之間的比拼,不只是機械與機械的碰撞和攻擊,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科技水平、人才儲備以及綜合國力的較量。真正的坦克戰,既是先進武器之間的競賽,也是傑出統帥之間的戰場博弈。總之,坦克戰是人類在大地上最高的戰爭智慧的交鋒。
戰爭的陰雲密布在戰士的頭頂,一望無際的沃野平原將是坦克的舞台,就像是古人所撰寫的那些離奇的神話故事一般,人類駕駛著這些鋼鐵怪獸在平原上展開搏殺,只不過其所憑藉的是比那些尖牙和利爪更強悍數倍的炮彈和火藥。坦克之間的戰爭,注定是真正殘酷而又正面的對抗,烏黑的炮筒將直指蒼穹,履帶和車輪將踏平所有的阻礙,新的統帥必須用新的戰術來取得勝利。
這就是坦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屬於勇敢者最高級別的戰爭遊戲。
坦克戰的出現和發展
開啟新的戰爭紀元
人類最早的戰爭,是在陸地上開始的。最原始的戰爭狀態或許是從“物競天擇”的惡劣自然環境開始的,人類最早是協同對外的,最初的敵人是來自叢林深處或者海洋深處的猛獸,那時候的人類所倚仗的武器是木料、石塊或者火焰。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掌握了驅逐猛獸的方法,最終,再兇猛的野獸也不得不遠離這些聰明而又靈巧的矮小物種,而人類得到了充足的時間去休養生息,去發明創造,去衍化文明,然後使之代代相傳。
人類的大腦為人類和這個世界創造了很多東西,創造了文明也創造了野蠻,創造了友好也創造了仇恨,創造了世外桃源也創造了戰爭。與人類文明的發展相同,人類的戰爭歲月也非常漫長,從遠古時代一直延續到如今,人類的頭腦越發達,科學技術越進步,似乎就越有開始一場戰爭的理由。而正是在人與人的戰爭中,人類的智慧更加快速地向前發展,其速度遠要比人類與猛獸的對抗快得多。從最早靠打磨得到的粗糙的木料和石器,到冷兵器時代複雜多樣的戰爭工具,再到現代科技社會,人類開始把戰爭推進到天空,推進到海洋,推進到外太空,甚至是虛擬世界,但是,人類從未放棄過在地面上的爭鬥,這是最原始、最粗暴,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戰鬥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殺敵取勝。
在千百年的陸地戰爭中,人類不斷升級著自己的武器和工具,終於,他們得到了最堅硬而又快速的武器——坦克,陸地戰爭進入了新的紀元。但是坦克並未逃脫作為一種陸地武器的宿命,坦克戰是現代戰爭模式中最慘烈的,“自刃交於前”是陸地戰爭永遠無法躲避的方式,參戰的人總要面對面殊死搏殺,只是從血肉之軀變成了鋼鐵機械而已。
如何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勝利,是參與戰爭的人永遠在思考的問題。於是,當坦克對於更多的指揮者來說不再是陌生的武器,當坦克戰成為一種常規性戰爭模式,人們開始思考怎樣在坦克戰中更快捷、更簡單地贏得勝利。逐漸地,初期坦克戰那種一聲令下,數以百計、千計的裝甲怪獸橫衝直撞、重炮對轟的情形不再出現了。從戰役的對抗走向戰略的博弈,或許本來就是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古人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其實,這是戰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從單純的武器使用到戰略使用,作為構成戰爭的一部分,坦克最終也只能成為戰爭的道具。戰爭歸根結底還是入的戰爭,再強大和威猛的武器最終也要服從人的指揮,在戰爭指揮者的字典里,“勝利”是高於一切的,而要取得勝利,就必須要著眼於戰略,而不能單單去考慮一場戰鬥的成敗。
而每一位指揮者無疑都會在使用坦克上非常謹慎,這是陸地上的王者武器,要在地面的慘烈搏殺中收穫勝利,就必須利用好手中的這張王牌。畢竟,如果在坦克戰中勝出,至少可以向勝利靠近一步,而一旦在坦克戰中敗陣,那意味著勝利已經離你遠去。
血肉絞殺逼出的鐵血怪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與同盟國陷於僵持狀態,雙方你來我往,一時難分高下。這個時候,參戰的各個國家的武器研發人員為了打破陣地戰的僵持局面,而開始研究一種集火力、機動和防務於一體的新型武器。最先取得突破的是英國。在一次意外中,英國人E.D.斯文頓發現,如果在拖拉機這樣的機械上安裝火炮或者機槍,這種武器絕對能夠符合新型武器的要求。於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1915年,斯文頓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製出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在法國北部的松姆河畔,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慘烈的戰鬥——“松姆河戰役”。這場戰鬥進行得異常艱苦,英法聯軍與德軍展開了殊死拼殺,但彼此都沒有占到太多便宜。戰鬥進行到了9月15日,就在德軍士兵躺在戰壕里休息的時候,忽然感到身下的大地開始震顫。他們從戰壕里探出頭來,然後張著嘴巴,難以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就在他們面前的大地上,十幾個黑漆漆的鋼鐵怪物向著陣地開了過來,他們急忙端起槍枝射擊,發現子彈打在這些鋼鐵怪物身上,只是像在給它搔癢。此時被嚇破了膽的德軍士兵顧不得太多,他們幾乎沒有等這些巨大的傢伙開到面前,就撇下陣地跑了。
這些德軍士兵或許當時並不知道,他們正在見證著一段新的歷史,坦克在那一刻開上了戰場,坦克戰的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從此以後,戰場上多了一種新的武器,一種新的戰爭模式就此開啟。出現在松姆河戰役中的坦克,就是世界上生產的第一批坦克——英國的“馬克”I型坦克。當時,英國人共將49輛坦克投入到了戰場上,而在松姆河最終完成首次登場亮相的則有18輛。正是這18輛坦克,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陸地戰爭時代。
這注定是一次唐突而又深刻的見面儀式,在坦克與戰爭的第一次會面中,人們既看到了坦克恐怖的一面,也了解了它的脆弱。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一種武器是真正無敵的,當坦克與人在殘酷的戰場上交鋒時,武器的設計者們才發現,在靈活多變的人面前,機器本身的漏洞是無法改變的。但坦克畢竟是一種強而有力的陸戰武器,甚至可以說是人類在現有階段所發明的最強大的陸戰武器。
人類可以破壞它,也能夠將它的威力發揮到更大。一代名將艾森豪曾說過:“戰略計畫應注意到作戰的流動性和適應性,兩不可過分刻板地施加給執行任務的指揮人員以一種硬性規定,否則便是危險的。”作為戰爭中的犀利武器,坦克的作用也是這樣的,如果僅僅將它作為一個衝破桎梏的鋼鐵武夫,那肯定是低估了它的價值和作用。真正的坦克,只有在面對戰略決戰時,才能發揮出最為強大的力量。
統率的藝術與坦克戰術
閃擊戰啟示錄
孫子很推崇速度,認為“兵貴神速”,是以“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而在從古至今的戰役中,指揮者幾乎都會抱著“速戰速決”的想法。
之前就曾經說過,坦克之所以被發明出來,是基於機械的機動性可以迅速衝破戰場上的僵持局勢。擁有了坦克之後,不僅意味著你的攻擊工具本身在防護和火力上已經有所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在陸地戰爭中,幾乎沒有一種陸地戰爭工具的機動性可以與坦克相提並論。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坦克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成為陸地戰爭中最為主要的戰爭武器,要提升己方軍隊在陸地戰爭中的優勢,就必須提高己方坦克戰的實力。就是在這樣一段時期,世界各國都湧現出一批致力於研究並開發坦克戰戰法的當世名將,其中首推德國的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與曼施坦因、隆美爾一起被稱為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從政治角度來看,古德里安絕對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凶,對其他國家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但如果是從軍事角度來看,古德里安創造了被後世所津津樂道的“閃擊戰”,他過人的軍事素養,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戰爭史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
古德里安從青年時代開始,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創造性想像力,他從不滿足於現有的戰術、技術和兵器。那個時候的古德里安經常在《軍事周刊》上發表探討當代軍事問題的文章,他的文章總是非常有見地,讓很多資深專家都自嘆不如,以至於雜誌的主編阿托克經常去登門訪問。在與阿托克聊天的時候,古德里安經常利用戰術演習和兵棋推演的機會,發表自己關於戰車將成為地面戰場主宰的新觀念。很快,在德國的軍界中,就開始廣泛流傳他的名字。
古德里安1935年參與組建德國裝甲師,並任師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為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戰術方面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系統研究,尤其是英國人利德爾·哈特和富勒的軍事理論,從而萌生了以機械化部隊為主體,各兵種密切協同的戰術思想,這種戰術思想加上希特勒一貫信奉的機動、攻擊、迅速的“閃擊戰”理論,最終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閃擊戰”。
在之後的歷史中,“閃擊戰”所取得的功績幾乎有目共睹,歐洲大陸的列強幾乎都被“閃擊戰”打得人仰馬翻,德國坦克所到之處,幾乎是攻無不克。“閃擊戰”理論的形成和“閃擊戰”的出現,證明坦克戰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坦克戰的戰術儲備已經完成,需要的只是通過戰爭去不斷深化和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戰無疑加速了這個進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世界上大多數所謂的“陸上軍事強國”主要發展的仍然是騎兵,對於裝甲部隊還沒有真正全面的認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德軍的狂飆突進。血肉之軀在鋼鐵機械面前根本不堪一擊,這使得其他國家都開始研究提高坦克的性能和戰術,隨後,世界各國竟相開始組建或者改善裝甲部隊,坦克的光輝歲月到來了。說到這裡,我們真不知道是坦克之幸,還是人類之殤。 二戰時期坦克集群戰法
英國軍事學家麥卡錫在他的書中寫道:“德軍進攻速度之快,超過了老式電話和電台反應的速度。”當時的“閃擊戰”縱橫歐洲大陸,凡敢挑戰者,無不授首。但就是這樣看似無敵的“閃擊戰”,卻很快就在莫斯科郊外的冰天雪地里被蘇聯人化為無形。
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部隊停下了一直向前的腳步,面對蘇聯人的陣形,他們無論如何也提不起來速度了。
古德里安碰到了最棘手的對手,即同樣對機械化部隊推崇備至的蘇聯元帥朱可夫。但是朱可夫與古德里安不同,朱可夫並不推崇機械化部隊將其自身的機動性發揮到極致,他是一個講求平穩和均衡的統帥,更看重坦克的集團化優勢,以及在戰略決戰中起到的作用。於是,古德里安的“閃擊戰”在蘇聯遇到了朱可夫的“集群戰”,朱可夫的“集群戰”不要求軍隊“速戰速決”,相反,卻要求部隊謹慎、穩重,和敵人展開慢條斯理的周旋,直到找到敵人的弱點。
當然,朱可夫之所以在面對德軍的機械化部隊時選擇這樣的戰術,也是因為當時蘇聯方面準備不充分,而德軍則是來勢洶洶,處於被動的蘇軍只能選擇這種耗損低的方法。就綜合國力而言,蘇聯地大物博,礦藏豐富,又有著強大的戰爭機器,所以天長日久,德軍勢必不是蘇軍的對手。選擇與德軍展開周旋的戰爭,或許,朱可夫也是因為有難言之隱。但無論如何,強大的德軍就如同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他們真的遇到了強勁的對手,朱可夫和他所率領的蘇聯軍隊用強大的耐心消耗著德軍的戰鬥力,一直到蘇聯的冬天降臨,戰爭在這時出現了轉機。
如果說古德里安的“閃擊戰”就是一道閃電,那朱可夫的“集群戰”則如同風雨,或許沒有閃電來得迅猛和凌厲,但卻比閃電要強大和堅韌。閃電在完成一擊之後,要過一段時間再出現第二擊,同時在攻擊範圍上閃電也有所局限;而朱可夫的風雨就不同了,或許在威力上不能跟閃電同日而語,但是風雨的覆蓋面大,而且是源源不斷,根本不給你喘息的機會。因此,如果你被閃電擊中,只要你能夠扛住第一擊,抓住喘息的機會,你就有反敗為勝的可能,但你一旦被風雨擋住,那它是不會留給你任何罅隙的。
戰爭的勝利,最終可能是戰略上的勝利,而不可能是戰術上的勝利。尤其是在坦克戰中,坦克的火力、機動和防護都必須用到最大化,而德軍只是將火力和機動提升到了極致,卻並沒有真正將三者有效結合;反觀朱可夫的機械化部隊,則將坦克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從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現代的坦克戰
雖然坦克被稱為“陸戰霸王”,但是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有其無法避免的弊端,不夠靈活,而且受制於不葡的地形,從而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威力。
最典型的案例應該是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雖然在城市攻堅戰中屢屢取得勝利,但是在冀中、北嶽一帶卻占不到多少便宜。眾所周知,河北、山西一帶多為山地,而且那裡的土質不像東北或者南方,以沙石路面為主,可以說是顛簸起伏:此外,四季都多風,氣候惡劣。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發動陸地戰爭,對於擁有現代化武器的部隊是沒有多少優勢的。眾所周知,大型的炮火和坦克是根本不可能進入山地的。
在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越南北方軍隊深入叢林中進行游擊戰,讓擁有先進機械化武器的美軍毫無辦法。叢林裡樹木叢生,地勢不平,像坦克這樣的機械根本無法進入,美國陸軍在進入之後,因為對地形不熟,經常會遇到越南北方軍隊的襲擊,不僅沒能起到打擊敵人的效果,自己反而開始遭受損失。於是,美國政府和越南南方軍隊只能向美國民眾表示,說在叢林中的越現北方勢力已經被層層瓦解,越戰勝利在望。可就在1968年1月,越南南方人民發動了“新春攻勢”,美國人才發現,越南北方的兵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強。
就目前來說,坦克還是只適用於地面比較平整的平原,一旦到山區就無法正常行動,所以在陸地戰爭中,坦克一直都處於一種微妙的地位。在現代戰爭中,隨著空軍、海軍逐漸占據著戰爭中重要的一環,加上對各軍種協調作戰的需要,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那樣坦克交鋒的戰鬥場面已經不大可能出現。更多的時候,坦克起到的是戰略作戰的作用。
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數的主戰坦克在火力性能、機動性能、防護性能上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重量和車寬已經接近了鐵路運輸和橋樑承載的允許極限,而且因為眾所周知的局限性,使坦克對工程、技術、後勤保障的依賴性增大。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結構日趨複雜,成本和保障費用也大幅度提高。為了更好地發揮坦克的戰鬥效能,各國的坦克研究者都在極力降低成本,在研製中越來越重視採用系統工程方法進行設計,努力控制坦克重量,並提高整車的可靠性、有效性、維修性和耐久性。
雖然坦克本身有著暫時還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及暫時無法突破的瓶頸,但是這並不意昧著對坦克的利用就是弊大於利。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世界各地爆發的一些局部戰爭以及接近實戰的軍事演習來看,坦克依然是陸地戰爭,尤其是野戰中非常重要的重型武器,依然會在現代的高技術戰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