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道與空闕:“女性”的詩性正名

坤道與空闕:“女性”的詩性正名

《坤道與空闕:“女性”的詩性正名》是一本2022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堃。

基本介紹

  • 書名:坤道與空闕:“女性”的詩性正名
  • 作者:王堃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22年8月1日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267762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儒家女性倫理”是從“女性”之思出發、以儒家“正名”理論為基本方法的倫理話語建構。以“女性”之名為中心的關鍵話語,圍繞著《周易》中的“坤道”與朱熹關於“空闕”的表述展開,呈現為“生生不已”的“過程宇宙論”敘述。作為一套倫理話語,其真實性的保證落在“名”何以“正”的問題上。在儒家語境中,孔子與荀子的“正名”學說是關於倫理規範“禮”之“名”何以被約定的理論。倫理話語作為被約定的對象語言,其之所以被約定、給出、並調整的根據則處在元語言層級。在孔子儒學中,關於“名”之所以“正”的元語言是“依於仁、游於藝”的詩情敘述。朱熹則對此本源的詩性言說賦予一種氣化體驗的表象,將其闡發為智、仁之際的“空闕”之境,亦即老子的“玄牝”。“空闕”之境涌動著由坤道工夫涵養的本源之思的詩性言說,形而上的“天理”、“德性”在此詩性言說中得以被約定,形而下的“禮”的命名以及踐行規範的倫理主體同時被確立。“空闕”中的詩性敘述使“理”與“禮”以及主體“人”皆得以確立於當下的體驗之中。“儒家女性倫理”亦成為“人”所共知的一種“女性”化的儒家倫理。

作者簡介

王堃(1981-),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博士後,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儒家倫理學。曾在CSSCI、A&HCI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3部,主編論文集1部。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儒家女性倫理研究”、博士後面上項目“朱熹女性倫理研究”、省教育廳重點項目“詩情儒學:蘇軾儒家思想與文藝創作之關係研究”等項目。

目錄

序(安樂哲)
自序
緒論
引言:“女性”作為“實在”的缺失?
一、坤道:“反經”何以“合道”?
二、空闕:詩性的境生之域
(一)“思”而得“中”:“空闕”中的詩性“扮裝”
(二)境生:在“空闕”中“正名”
三、成象:“女性”的詩性正名
第一章 誠敬之思:坤道工夫的詩性奠基
一、誠愨:始於哀、成於敬的詩性之思
(一)禮之隆盛:始於哀、成於敬
(二)誠愨與慎獨:體“仁”的詩性涵養
二、誠敬:哀樂相生的幾微之際
三、從愨到敬:興於詩之思,立於禮之度
四、詩性的述行
(一)在虛心聽命中證成道心的氣化
(二)敬與誠:給出“理”的構成性規則
五、誠敬之思:“天理”與“明德”的給出
六、“理”的一種“女性化”詮釋
第二章 儒家倫理的詩性特徵
一、“情-性”:形上學的本源奠基
二、詩情儒學的提出
三、詩性倫理的建立
(一)“詩性倫理”
(二)詩性倫理的確立與構成
(三)詩性的正名:倫理規範的規範性與歷史性
四、《詩序》闡釋中的情感教化與家族式生活
(一)漢唐詩學與家族式生活的建立
(二)家族生活樣式的形上學化
(三)倫理樣式在詩性教化中給出
第三章 “女性”的詩性建構
一、 感通:主體性的詩性本源
(一)男女感通:身體共在的奠基
(二)陰陽感通:感通本體論的建構
(三)人我感通:世界的感通呈現
二、坤道與坤德
(一)朱熹工夫論的“坤道”特徵
(二)“坤德”在坤道中的實現
(三)“坤德”、坤道、與以權變經
(四)儒家女性倫理的提出
三、作為倫理主體的“女性”
(一)引言
(二)兩重“內外”之分
(三)“女性”:跨越兩重“內外”的詩性扮裝
第四章 “女性”主體之“坤德”
一、讀書法:“坤德”在坤道中的貞定
(一)主體性在工夫過程中的確立
(二)倫理主體與倫理規範的相待而生
(三)主客合一與德性的貞定
二、比興:“女性”的詩情奠基
(一)物:一個致命的關鍵字
(二)比:本真的共同生活情境
(三)興:主體性的誕生
三、“坤德”的建立:以《通解·昏義》為例
(一)引言
(二)乾坤之德與男女之別
(三)從男女之別到夫婦之義
(四)“貞順”的婦德:“坤德”的貞定
四、“坤德”的踐行:以《通解·內則》為例
(一)對“男女之別”的踐行
(二)對“夫婦之義”的踐行
五、經權之辨與愛敬之實
(一)義貫經權:坤道的倫理指向
(二)愛敬之實:禮儀名分在婦德涵養中的充實
第五章 坤道與空闕:“女性”化成“天下”
一、 “天下”的詩性敘述
(一)空闕中的氣化感通
(二)“陰陽”:“一”分為“二”的主客架構
(三)“天下”:人我世界的充實
二、“綱紀”與“女性化”的工夫
(一)“綱紀”與詩性的變通
(二)生活情感中的“空闕”
三、結語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