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普竹葉青蛇

坡普竹葉青蛇

坡普竹葉青蛇(學名:Popeia popeiorum) 頭側具頰窩的中小型管牙類毒蛇。體型較細長,成體全長50~130cm,雌性較雄性體型大很多。通身背面以綠色為主,尾具纏繞性,尾背及尾末段焦紅色。頭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密布小鱗。頭背綠色,上唇稍淺,下唇及頭腹淺黃綠色。頜片1對,呈"愛心"形。雌雄眼睛均為血紅色。背鱗間皮膚灰黑色。通常雄性具上紅下白的眼後紋和上白下紅的側線;雌性只有白色眼後紋(有的無眼後紋),且只有白色側線(有的無側線)。腹面黃綠色。體中段背鱗21行,除最外行平滑外,其餘具微棱。

中國分布於雲南。中國以外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邦卡西山。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色斑,鱗被,頭骨,半陰莖,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物種學史

坡普竹葉青蛇曾經隸屬於廣義的竹葉青蛇屬Trimeresurus(sensulato),2004年由Malhotra 和 Thorpe 基於坡普竹葉青蛇(Trimeresurus popeiorum)特殊的半陰莖形態和分子系統地位而建立新屬——坡普蝮屬(Popeia),於是坡普竹葉青蛇的拉丁學名也改變為Popeia popeiorum。郭鵬等在2015年對中國雲南產的竹葉青蛇分子系統學的研究發現,采自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原先被鑑定為白唇竹葉青蛇的種群實際上屬於(或包括)坡普竹葉青蛇Popeia popeiorum,這是該屬和該種在中國的首次記錄。

形態特徵

色斑

身體背面綠色。眼睛深紅色或火紅色,瞳孔直立。雄性眼眶後至頸部具有明顯的紅白兩色縱紋,上部紅色較寬,下部白色較細;體側縱紋白色位於上部,紅色位於下部,白線明顯窄於紅線。雌性眶後為白色細縱紋,不明顯,體側縱紋僅為白色,約占半枚背鱗寬,無紅紋。體、尾腹面顏色與身體顏色一致。尾末端焦紅色。

鱗被

體型中等偏小具有頰窩的管牙類毒蛇。雄性最大體全長565(465+100) mm ,雌性最大體全長585(495+90) mm。頭大,三角形。頭背被覆小鱗;吻鱗三角形,頭背可見;鼻間鱗長而彎曲,間隔1~2枚小鱗。眶上鱗1枚,長而窄,眶上鱗之間一橫排有10~14枚小鱗;枕部鱗片比頭部鱗片大,雄性為中等或強棱,雌性弱棱或光滑。鼻鱗完整;頰鱗1枚,三角形,位於上眶前鱗與鼻鱗之間;2枚長的上眶前鱗位於頰窩上,與頰窩接觸,下部的一枚眶前鱗形成頰窩下緣;眶下鱗1枚,窄而長,新月形;眶後鱗2枚;雄性顳鱗光滑或明顯起棱,雌性平滑。上唇鱗9~11枚,第1枚與鼻鱗完全分開;第2枚高,向上形成頰窩前緣,與鼻鱗間隔1~2枚小鱗;第3枚最長、最高,與眶下鱗接觸或間隔1枚小鱗。下唇鱗11~12枚,第1對在額鱗後相接,前3對與前額片相切。背鱗21-21-15行,除最外一行,其餘弱棱。雄性腹鱗151~166枚,雌性腹鱗154~168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59~75對,雌性尾下鱗56~64對。

頭骨

頭骨長寬比約為1.68。上頜骨頰窩腔邊緣有突起,頂骨骨嵴呈“T”形,後端寬大;後額骨長,不與額骨接觸;鱗骨後末端超出腦匣。外翼骨前外側突寬;隅骨與夾板骨癒合。齶骨長三角形,分叉,具齒5枚;翼骨齒13枚;下領骨齒13枚。

半陰莖

半陰莖細長,表面全為萼片,通體無刺,基部光滑。收縮態半陰莖長達第25對尾下鱗,分叉於基部(深分叉)。

生活環境

棲息于山區樹林中。常於夜間發現於低矮灌叢或雜草上。2014年5月上旬一夜晚,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一個林中廢棄的公路上不到1km的路程中發現數十個個體,但絕大多數為幼體,棲息於路邊或路中的矮小樹枝或雜草叢上。

生活習性

以蛙、鳥、蜥蠍、小型哺乳類等為食。卵胎生。每窩產仔10~15個,初生仔蛇體全長102~200mm。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於雲南。中國以外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寮國。

保護現狀

2023年12月,入選雲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