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背村(廣東省增城區中新鎮坑背村)

坑背村(廣東省增城區中新鎮坑背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坑背村村內民居均建於明末清初,保存完好。全村占地10000平方米,水塘面積6000平方米。依山面水,村前為半月形風水塘、胸圍牆、門樓、禾坪(曬穀場)、街前路,縱向依次排列祠堂、書房、村屋,最後是雕樓、後山及山林綠化。共55棟磚、木、石結構民居。排列有序,一排五間,整齊劃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坑背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增城區中新鎮
  • 面積:10000平方米
  • 水塘面積:6000平方米
簡介,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房子結構,

簡介

村轄內面積有1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300多畝,村戶籍人口有2600人,其中:農業人口有2600人,共613戶;流動人口4300人。
村轄內7個自然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經濟合作社),獨立核算的經濟小組有9個。
村“兩委”成員有7人,其中:支委4人,村委3人。全村有黨員73名,預備黨員2人,村民代表 70人,村民理財小組3人,村民監督小組5人。
村委會辦公面積500平方米。坑貝村位於增城市中新鎮的東南方,距離增城市區18公里,距廣州市區43公里,交通便利。
全村耕地面積約為2300畝,山地面積約為6000畝。其中工農總產值約為4億,村民平時主要的經濟收入是外出務工、在村務農、出租房屋等,人均收入約為6300元。
主要服務設施場地有:一、坑貝村文化公園;二、在建的崔與之紀念館;三、崔與之文化廣場。
主要成績和特點:一、坑貝村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整體布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群;二、坑貝村是宋代宰相崔與之的故鄉,村內有崔與之廣場,崔與之紀念館在建設中。

地理位置

石板鋪路,有排水溝。
坑背村坑背村

歷史文化

古村落內民居建於明朝,相傳由毛姓兄弟從附近村落遷入建造,到清朝時還陸續有修建。雖歷經百年風雨,但村內,古代碉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貌至今保存完整。
這座古村落依山面水而建,清淺的溪流在村前穿過,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濃郁嶺南風韻的祠堂、書房、村屋、碉樓和樹林,依次排列在村里,訴說一段沉沉的歷史。
像一幅水墨丹青畫卷,坑背村展現著它的古趣和淳樸,縱然歷史變遷、滄海桑田,人們仍能從一個個的局部來感受到她靈光閃現的魅力。
廣東省增城區中新鎮坑背村

房子結構

老屋都是磚木結構,青瓦白牆,木格花窗,深具嶺南風味。有些民居還有高高的耳鍋屋頂,樣子有點像古時的官帽,原來這說明古村里曾出過高官。
村里建築整齊劃一,縱橫如算盤般,五間一排,十一間成一列,井然有序,規劃足可與現代的小區樓盤媲美。村前面還有一個6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水塘,十分别致,料想在初一十五,在半月形水塘守著水中明月,舉杯對飲,寫意得很。
村後有座古雕樓,與開平碉樓風格迥異,卻別有風味,清時為防範匪賊而建,也可以儲備糧食,在危難時固守待援,至今已成為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遺蹟。
村內,踏在村內的青石板上,看著滿眼古樸的古屋和青翠的古木,細聽千年的鳥鳴,沒有城市的喧譁,卻有鄉間的寧靜,脫離城市的繁瑣,享受田園的安詳。村外,大片禾田果林環繞,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你還可到附近的蓮塘村瞧瞧,這裡還有一片大致相同的古建築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