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行政村隸屬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 ,地處我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集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90公里。東鄰卡柱,南鄰三蒙,西鄰招桂,北鄰撒沖。轄石板河、善民樂、小水井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26戶,有鄉村人口2361人 ,其中農業人口2361人,勞動力15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7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坎鄧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
- 地理位置:地處我鎮南邊
- 面積:32.43平方公里
- 人口:2361人
- 海拔:2220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2.43平方公里,海拔2220米,年平均氣溫14.20℃,年降水量1006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910.6畝,人均耕地2.1畝,林地40956.35畝。上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9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上年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全村有626戶通自來水,有62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2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2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19輛,機車51輛。
到上年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3戶;建有小水窖240口;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上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5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418萬元,占總收入的5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0 頭,肉牛30頭,肉羊40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50萬元,占總收入的6%;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189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67人,在省內務工36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上年全村銷售總收入26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6戶,共鄉村人口2361人,其中男性1181人,女性1180人。其中農業人口2361人,勞動力1540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496人,彝族761人,僳僳族104人。到上年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61人,參合率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236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215人,距離鎮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5人,其中小學生173人,中學生42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4人,少數民族黨員22人,其中男黨員69人、女黨員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三人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4 人。
人文地理
有迷人的秘樂谷風光(丹霞地貌)。
新農村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勞務輸出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有待一進一步完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設施滯後,產業結構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勞務輸出工作力度,大力發展撒壩豬、烏骨雞等養殖業,進一步發展蘿蔔深加工,冬春馬鈴薯種植、甜脆玉米種植、調整產業結構。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