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生政策是國家為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創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政策。本政策是通過標本兼治的方法來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均衡生
- 性質:教育政策
- 目的: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
- 弊端:對重點高中的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 優勢:有利於潛質的家庭貧困學生
- 實現方法:標本兼治
- 優惠對象:家庭貧困學生
- 標籤:教育,大學,高考
淺談,政策出台,現狀調查,思考,
淺談
作為一種新政策,它的出台,有叫好聲,也有質疑聲,最具代表性的意見是:在熱點學校畢業,中考620分要花費上萬元進一中,而在薄弱學校畢業中考450分可堂而皇之統招進一中,這公平嗎?
本文就均衡生問題,談談自己所掌握的情況與看法。
政策出台
國小升國中現在是取消考試,實行劃片搖號的方法。
幸運者搖進熱點學校就讀,而沒有搖進的,只要家庭經濟許可的大都會花錢作為“擇校生”進入熱點學校。升入非熱點學校即薄弱學校的基本上是處於社會底層家庭的子女。
在熱點學校,師資力量強,老師抓得緊,家長也很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稍不如意,有的家長就會請家教給子女補課。
經調查表明,熱點學校的學生,20%的從初一就開始補課;40%的從初二開始補課;90%的學生在初三年級至少補過一門以上功課,在如此狂補之下,中考成績可想而之不會差。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薄弱學校的學生處於粗放管理中,老師無教學積極性,學生完全是順其自然地學習,家長更無經濟能力讓子女補課,這樣他們的中考成績低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國小時成績相當的兩個學生,進入不同的學校,中考時成績相差100分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所以,為了使薄弱學校的一部分有潛質的學生能進入重點高中就讀,為扶持薄弱學校實現教育的公平公正,國家制定了均衡生政策。
現狀調查
就本班情況而言,52名學生中均衡生20名,占了近40%的比例,而有15位是來自薄弱學校。
他們的家庭背景無一例外的較差,家長几乎都是下崗工人或農民,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學習基礎普遍較差,不少知識國中都沒有教過,但他們的特點是有吃苦耐勞精神,生活自理能力較強,思維較活躍,更能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他們在一中這所師資力量強、學習環境美的學校如魚得水,進步非常明顯。從這次期中考試看,15人中有10人比入學成績在班上所排的名次有進步,5門主課總分在375分以上的全班14人中他們有1人,總分在350分以上的全班32人中他們中有8人,而入學排名中他們全在32名以下,尤其突出的有:董陽峰,羅家中學畢業,父母是茶農,入學排34名,現進入第3名;羅時鋼,三中畢業,父母下崗,入學排43名,現列17名;蔣輝,景華中學畢業,父母下崗,入學排39名,現列19名;熊靈,八中畢業,父母下崗,入學排50名,現列28名。
思考
1.均衡生政策對有潛質的家庭貧困學生是雪中送炭。
如上面提到的董陽峰同學,據我分析,三年後他考入重點大學的希望非常大。但若沒有政策,憑他的中考成績及家庭經濟條件,不可能進入一中,很可能就斷送了他的前程。
2.均衡生最好也劃一條分數線。從我班情況看,530分以下的2個均衡生,雖然名次上有一些進步,但仍然較差,學習非常吃力,難以跟上進度。我認為他們還不如進職業高中,將來考職業學院,讓他們在一中拖,實際意義不大,對他們也未必公平。
我想能否在均衡生中也劃一條分數線,比方說比統招線降100分,低於100分,你這個學校的均衡生名額收回,給那些中考成績較好的薄弱學校,這樣也可鼓勵薄弱學校之間的競爭。
3.標本兼治,讓“均衡生”這一名詞消失。
應該說,均衡生政策是治標不治本之舉,它對教育的公平、公正也是相對的,另外,它對重點高中的教學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義務教育的公平公正問題,應從源頭上抓,最徹底的辦法就是對全體國中教師也採取搖號的方法,重新分配到各個國中,同時也使各個國中的教學設施等硬體也達到相對均等,這樣就自然取消了熱點與薄弱之分,真正做到均衡發展,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