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於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的價值也正在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均線指標
- 性質:股市證券
- 全稱:移動平均線指標
- 作用:反映價格運行趨勢
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於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指標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這就為我們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均線系統的價值也正在於此。
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於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
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於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具有...
移動平均線 [1] 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操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
MA指標是英文(Moving average)的簡寫,叫移動平均線指標。移動平均線(MA)具有趨勢的特性,它比較平穩,不像日K線會起起落落地震盪。越長期的移動平均線,越能表現...
成交量平均線指標是指以成交量平均數來研判行情趨勢的技術指標。...... 成交量平均線指標是指以成交量平均數來研判行情趨勢的技術指標。目錄 1 指標內容 2 參考文...
價格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由於該指標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其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或低點又分別...
股市非常重視成交量價關係,那么,如果傳統的移動均線引入成交量的因素無疑會提高均線系統的可靠性。陳浩和楊新宇發明的CYC指標,前一個C代表陳浩,Y代表楊新宇,後一個...
均線是技術指標分析的一種常用工具,被大多技術分析者採用。5—10均線變化較快,常用的就是5—10—20—30均線,期貨價格變化較快,用60以上的均線較滯後。均線在...
5日均線是股市術語,就是股票5天的成交價格或指數的平均值,所對應的是股價的5日均線和指數的5日均線(5MA)。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
《均線戰法》是快訊通財經技術研究院在推出《K線寶典》《指標秘籍》之後又一力作,經過多年的實戰操作和技術分析經歷,《K線寶典》《指標秘籍》一經推出,就大受市場...
均線圖是將每天的收盤價加權平均,從而得到一條帶有趨勢性的軌跡。...... 均線指標的構造原理決定了它具有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特性,2.穩定和滯後。由於均線是對價格收...
5均線,簡稱MA5,全稱5移動平均線,最常用的是5日移動平均線,也就是5日線。在股票、期貨、期權等金融產品中,以最近5個時間周期的收市價格求取的平均值作為一個...
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簡稱MACD)是因應移動平均線被視為落後指標的缺失而發展出來的,為解決一旦價格已脫離均線差值擴大,而...
Appel 於1979年提出的,利用收盤價的短期(常用為12日)指數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為26日)指數移動平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
均線的大概特點分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多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強勢上升勢,K線在5—10—20—30—60均線下支撐排列向上為多頭排列。均線多頭排列趨勢為強勢上升勢,操作...
日均線在日K線圖中一般白線、黃線、紫線、綠線、藍線依次分別表示:5、10、20、30、60日移動平均線,但這並不是固定的,會根據設定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在系統...
在股票K線圖中,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為金叉,反之是死叉 。短期的均線向上穿越長期均線叫金叉,反之為死叉。但如果長期均線向下或變緩,同時短期均線向上穿越就不能...
BBI指標,即多空指標,英文全名為"Bull And Bearlndex",簡稱BBI,是一種將不同日數移動平均線加權平均之後的綜合指標,屬於均線型指標,一般選用3日、6日、12日、24...
在移動平均線參數的選取上,到底是選取較長時期的60天均線、比較短線的10天或者5天均線,還是統一按照比較適中的30天均線進行操作?這始終是困擾實戰操作者的一個大...
《量能與均線》是由吳國平編寫,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本書包括兩大部分,其中為投資者講述了指標的本質以及一些具體的運用,第一大部分——量能,辯證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