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鼠門
- 地鼠門:最初是出現在武俠小說中
- 是武俠小說:里江湖中的一個重要門派
- 現代的武俠:類網遊都有其相關的描寫
簡介,特點,劍俠情緣3—地鼠門,網站:地鼠門,簡介,下設站點,服務,理念,名字意義,口號,動物:地鼠,生物特性和生理特點,在生物醫學中的套用,地鼠的主要品種和品系,“鼠”的歷史,與鼠相關的故事,鼠的危害及防治,傳播疾病,造成經濟損失,鼠類的生活習性,繁殖力,鼠的活動規律,防鼠和滅鼠,防鼠,滅鼠,
簡介
江湖上一個特殊的門派,擅長輕功、縮骨功及視、聽能力。此門中人體形瘦小,貌似老鼠,形象猥瑣,但頭腦聰穎。詳情見臥龍生著作《飛花逐月》、《銀月飛霜》。
特點
地鼠門不以武功爭雄江湖,專以刺探江湖上各種秘密傳遞信息為業。人數眾多,布置廣泛,活動遍布南七北六一十三省,江湖上任何風吹草動都別想逃過他們的耳目。地鼠門門規戒律嚴明,活動極為小心,他們所做之事毫不違反江湖俠義,黑白兩道都謙讓幾分。追蹤術,易容術,穿牆術,偷竊術,逃遁術,是地鼠門的主要技藝。地鼠門以門主為首,門主麾下下分南北兩個總舵由南北兩位總瓢把子負責,南北兩個總舵下設九個分舵由各分舵主主持。詳見絕情著《傅仇英雄傳》
無論是著名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的臥龍生先生,還是其後的絕情,在他們的武俠小說作品中都對地鼠門做了深刻的描寫,地鼠門的俠義之舉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拋開武俠小說中的地鼠門不說,真實的歷史中地鼠門是否曾經真實存在過,這一點是無從考證的,今天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追查的太清楚。
劍俠情緣3—地鼠門
地鼠門的成立沒有一個確切的年代可考,相傳是江北一帶多個強盜組織因受到官府打壓從而集合而成的團體,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地鼠門,屬江湖上較大的一個地下幫派。此門中人善於挖掘地道,更練有夜視功夫,部分門徒還精於縮骨之術。
現任地鼠門掌門名叫陶若李,乃上任掌門梁重的大弟子,善於拍馬,因而深得梁重賞識。表面上雖然是由陶若李掌管著地鼠門的行政大權,但很大一部分的權利其實掌握在號稱“鐵娘子”的掌門夫人李若桃手中。
地鼠門設有眾多分壇,各個分壇之間利益常有衝突,且常發生誤傳指令等問題。他們流竄於中原各地幹著偷盜搶劫的老本行,而且使用地道隱蔽行蹤,黑白通吃,令各大商會頭疼不已,因此和各大勢力均結下樑子,生存十分窘迫。
網站:地鼠門
簡介
地鼠門是由《傅仇英雄傳》的作者絕情發起的一個以休閒、娛樂為主的綜合網站。
地鼠門是一個完全免費的網站,而且也將永久免費的為願意加入地鼠門的朋友們服務。
下設站點
服務
地鼠門完善的社區服務,只需一次註冊就可通行於所有下設站點,今後地鼠門還將開通更多的優秀站點,為廣大網友朋友們提供更好的網路娛樂、休閒服務,為所有用戶的生活增添樂趣。
地鼠門提供SNS服務,以SNS網際網路模式運作,結合WEB2.0的所有模式,又有向WEB3.0的過度。但是SNS模式並不是地鼠門的核心只是地鼠門的一個部分,也就是說地鼠家園並不是重點。地鼠門的核心圈是社區論壇,通過SNS拉動論壇的熱點,實行所有論壇一個帳號通用。地鼠門將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職業的人、不同背景的人、不同收入的人,甚至有可能將不同性別的人分流開,給他們一個共同交流的方式和地方。
理念
地鼠門認為,在當今網際網路高速發達的今天上網的人們無論是男女,有很多人可能處於不同的年齡段、社會背景、職業收入……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處於相同的年齡段、社會背景、職業收入等,所以地鼠門的創建團度企圖利用這些相同和不同點來著手建設一個個體網路交流群體。
地鼠門建設階段首先開設的是白領公社、八零公社、九零公社三個社區論壇。地鼠門的組織和建設者們認為,白領階層中有可能存在八零後的人們,也有可能存在九零後的人,同樣九零後和八零後的人群中同樣會存在著白領階層,所以他們就利用這種方式,將不同的年齡段的人們分流開,但又給予他們一個結合點和交流點。這樣的策劃和思路給予了上網人群一個很大的選擇,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嗜好、職業、背景、年齡等選擇一個、兩個或者更多的交流論壇,也可以隨時隨地的離開已經熟悉的網路組織。
名字意義
地鼠門的組織和建設團隊之所以取名為“地鼠門”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他們將上網的人群比喻成黑白顛倒的地鼠,因為網迷大多數都是在夜晚才有時間在網上活躍,他們企圖利用好這部分黑白顛倒的人群資源,組織一個以休閒娛樂為主的網路交流組織。
口號
我們是晝伏夜出的小地鼠,當所有的人們都沉浸在睡夢中時,我們去還在手握著滑鼠、按著鍵盤、盯著顯示器。
我們是辛勤的小地鼠,每天都在辛勤的為了生存而忙碌,從來沒有怕過苦、說過累,就這樣我們還得不到尊重,委屈、憂愁的生活我們很無奈。
暗無天日的生活讓我們變得膽小多疑,但是我們依然有著敏銳的嗅覺和靈巧的身軀,為了生存我們飛檐走壁,順應萬變。
動物:地鼠
生物特性和生理特點
1.地鼠屬哺乳綱、齧齒目、鼠科、帛鼠亞科動物。它是由野生動物訓養後進入實驗室的動物。
2.地鼠是晝伏夜行動物,一般在夜晚8~11點最為活躍,運動時腹部著地,行動不敏捷,巧手營巢,牙齒十分堅硬,可咬斷細鐵絲,有很強的貯食習性,興奮時發出強烈的金屬性音響。雌鼠比雄鼠強壯,除發情期外,雌鼠不易與雄鼠同居,且雄鼠易被雌鼠咬傷。
3.尾短,有頰囊。地鼠頰囊是缺少組織相容性抗原的免疫學特殊區,是進行組織培養,人類腫瘤移植和觀察微循環改變的良好區域。 4.生殖周期短。妊娠為16(14~17)天,為嚙齒類動物中妊娠期最短者。地鼠成熟期快。雌鼠一個月已性成熟,之後即可進行繁殖,雄鼠2.5月可交配。哺乳期20~25天,離乳後雄鼠2月齡,雌鼠1.5月齡可配種。雄鼠成熟時體重為100克左右,雌鼠120克左右。成熟期時除發情期以外雌鼠不許雄鼠靠近。
5.生產能力旺盛,生長發育快。每年每隻雌鼠可產7~8胎,每胎產仔5~10隻,平均7隻左右。幼仔出生後生長發育很快,出生時全身裸露。3~4日耳殼開始突出體外,以後張開,4日長毛,12日可爬出窩外覓食,14日眼睜開,一邊覓食一邊靠母鼠汁哺育,生長很快。
6.有嗜睡習慣,睡眠很深時,全身肌肉鬆弛,且不易弄醒,有時誤認為死亡。室溫低時出現冬眠,一般於8~9℃時可出現冬眠,此時體溫、心跳、呼吸頻率、基礎代謝率均降低。室溫低於13℃則幼仔易於凍死,室溫最好保持20~25℃,相對濕度40~70%。
7.好鬥為其行為特徵,難於成群飼養。金黃地鼠初胎時有食仔的惡習。
8.中國地鼠易產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8倍,胰島退化,β細胞呈退行性變,易培育成糖尿病株。
9.具有貯藏食物習性。其頰囊可充分擴張,貯藏能力極大,便於冬眠時食用。地鼠口腔內兩側各有一個很深的頰囊,一般深度為3.5~4.5厘米,直徑為2~3厘米,一直延續到耳後頸部。通過頰囊將大量食物搬於巢中。
10.地鼠對皮膚移植的反應很特別,在通常情況下,非近交系的封閉群豚鼠個體之間皮膚相互移植均可存活,並能長期成活下來,而不同種群動物之間的皮膚相互移植,則100%不能存活,並被排斥。
11.金地鼠體溫的高低與季節有關,夏天一般為38.7±0.3℃,一天內也有變化,晚上9~10點體溫最高,從中午到傍晚較低,上午3~5小時和10時,其體溫上升。頰囊內的溫度為37±1℃,雄鼠直腸溫度和頰囊溫度大體一致,雌鼠直腸溫度比頰囊低1~2℃。
12.金地鼠心率為400次/分,呼吸頻率73.6(33~127)次/分,呼吸量60(33.3~82.8)ml/分,在20~21℃血液量為體重的5%,壽命為的條件下,每小時每克體重要消耗氧2.3ml。頸動脈血壓,8~12周齡時為78.7~101.3mmHg,12~17月齡為64.3~88.3mmgHg,17~24月齡為65.5~92.5mmHg,24月齡以上為62.0~91.8mmHg,紅細胞總數5.9~8.3百萬/mm3,血紅蛋白14.85~16.20g/100ml血,白細胞總數7.200~8.480/mm3,成年地鼠2.5~3.0年。
13.中國地鼠(黑線倉鼠)與金黃地鼠解剖生理特點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異,如中國地鼠的染色體少而大,二倍體細胞2n=22,大多數能相互簽別,定位明確,尤其Y染色體在形態上是獨特的,極易識別。無膽囊,大腸長度比金地鼠短一倍,但腦重、睪丸大均比金地鼠重近一倍。
在生物醫學中的套用
1.腫瘤移植、篩選、誘發和治療等研究:瘤組織接種於頰囊中易於生長,利用頰囊觀察對致癌物的反應。金黃地鼠對移植瘤接受性強,比其它實驗動物易生長。近15年來大量開展用金黃地鼠研究移植瘤。因此腫瘤研究可能是當前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地鼠最多的科研項目。地鼠對可以誘發腫瘤的病毒很易感也很敏感,還能成功地移植某些同源正常組織細胞或腫瘤組織細胞等。這些方面,甚至也能成功地反應一些非近親品系的地鼠。因而地鼠是腫瘤學研究中最常用的動物,廣泛套用於研究腫瘤的增殖、致癌、抗癌、移植、藥物篩選、X線治療等。
2.寄生蟲學的研究:如溶組織性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利氏曼原蟲病(Leishmaniasis),旋毛蟲病(Trichinella piralis)等。
3.細菌、病毒研究:如小兒麻疹病毒等。由於金地鼠對病毒非常敏感,已成為病毒研究領域的重要實驗材料。
4.生殖生理的研究:妊娠期短,僅16天,雌鼠出生後28天即可繁殖。性周期比較準,約4.5天,適合於計畫生育的研究。
5.老化、冬眠、行為等生理學方面的實驗研究:如誘發冬眠,可研究冬眠時的代謝特點。
6.內分泌學研究:如腎上腺,腦下垂體,甲狀腺等。中國地鼠的鼠丸很大,為傳染病學研究的良好的接種器官。
7.糖尿病研究:中國地鼠是真性糖尿病的良好動物模型。
8.營養學研究:如維生素A、E缺乏症,維生素B2缺乏(Riboflavin deficiency)的研究等。
9.微循環和血管反應性的研究:常選用頰囊黏膜觀察淋巴細胞和血小板的變化及血管反應性變化。
10.遺傳學研究:選用近交品系地鼠進行遺傳學研究。中國地鼠已為細胞遺傳學、輻射遺傳學等學科廣泛套用,它的地理分布,生活習性和繁殖特點也成為進化遺傳方面饒有興趣的研究對象。
11.牙科醫學研究:如齦齒的研究。
12.藥物學研究和心血管的研究,如毒性和致畸的研究。
13.利用地鼠的腎臟作組織培養接種毒種,製造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狂犬疫苗,用量很大。
14.組織移植(皮膚、胎兒心肌、胰腺等)研究和血液學(血小板減少症等)研究。
15.染色體畸變和染色體複製機制的研究:中國地鼠染色體大,數量少,且易於相互鑑別,在小型哺乳動物中是難能可貴的,為研究染色體畸變和染色體複製機理的極好材料。當前還更多地套用於組織培養的研究,在對各種組織細胞的體外培養中,不僅容易建立保持染色體在二倍體水平的細胞株,尚在抗藥性、抗病毒性、溫度敏感性和營養需要的選擇中,建立了許多突變型細胞株。
地鼠的主要品種和品系
地鼠在世界上共有4屬66個變種或亞屬。培育的近交品系有38個。常用的有三種:
1.金黃地鼠(Golden hamster;Mesocricetus auratus)又稱敘利亞地鼠,金黃色,體重150克,染色體22對,1930年自中東敘利亞引起,各實驗室飼養有所不同,但遺傳上比較一致,無大變異。套用最多,主要分布在東歐、南歐和亞洲的少數地區。
2.中國地鼠(Chinese hamster,Cricetulus gviseus)或稱條背地鼠和黑線倉鼠,灰色、體形小,染色體22對,體重約40克。棲住於中國的東海岸至裏海的東海岸這一地區。
3.歐洲黑腹地鼠(European hamster;Cricetus Cricetus):體形大,性兇猛,體重約200克,染色體22對。
全世界普遍套用於醫學科研工作的多為金黃地鼠,約占使用地鼠90%,其次是中國地鼠,約占使用地鼠的10%。金黃地鼠是由野生動物馴養後進入實驗室的動物。它的起源是1930年耶路撒冷Hebrew(黑不若)大學教授Aharoni赴敘利亞作動物學調查時帶回當地的1胎8隻金黃地鼠,途中逃跑4隻,死亡1隻,餘3只(1雄2雌)遂與其同事Abler博士進行黑熱病研究(由於利什曼原蟲感染)繁衍而來,且前它已遍及世界各國,雖然它在實驗動物中歷史較短,但因地鼠成熟快,示經馴化階段而成為實驗動物,因此各國培育的近交品系較多,目前為止,英國已有近十種近交系,美國有若干系,日本亦有若干系,總共有38個近交品系。常用的有十幾個近交品系,如APG品系(褐黑色,眼紅)和APA品系(白色、眼黑)等。我國現在普遍使用的是金黃地鼠,其來源較複雜,比較混亂。還有一種是白化地鼠(白色、紅眼),亦可用於醫學研究,多數用於狂犬疫苗生產。中國地鼠1948年由中國引入美國,1952年用於糖尿病研究,現已培育成4個近交品系。
敘利亞金黃地鼠最適合於誘發肺腫瘤,它無原發性肺腫瘤,對誘發支氣管性肺癌較敏感;其肺的抗感染力比大鼠和豚鼠都強。
“鼠”的歷史
“鼠”字在甲骨文里像一隻小老鼠張著嘴在咬東西;象形的鼠字,從商朝到秦朝1000多年的演變、發展過程中,變化不少,在秦朝小篆中已趨向符號線條化;隸書的鼠字是在小篆的基礎上演變來的,鼠頭變成方形,鼠腳和鼠尾還有點象形,但鼠的形象已不明顯了。楷書的鼠字吸收了隸書鼠字的特點,這也是今天所用的“鼠”字,草書則多見於藝術書畫作品。
近年來在安徽省附近考古發現,人類還沒出現以前,老鼠就在地球上生活了4700多萬年,可說老鼠是活化石。
與鼠相關的故事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寫一個子年出生的人,“鼠,子神也,因愛鼠”。另有一則與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類的例子,見《清稗類抄》:“鹽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貓,見鼠,輒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歷史上曾有過老鼠嫁女節。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當晚家家戶戶都不點燈,全家人坐在堂屋炕頭,一聲不響,摸黑吃著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聲音是為了給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給來年帶來隱患。台灣居民認為祿三為小年,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民間剪紙中的“老鼠娶親”就是這種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點燈,在地上撒米、鹽,人要早晨上床,不影響老鼠的喜事。
舊時上海一帶有避老鼠落空的習俗。老鼠外出覓食,失足落地,稱為“老鼠落空”,據說見者多為不吉利,非病即滅,必須禳解。其方法是沿街乞討白米,謂百家米,回家用以煮飯,食後便可化解。
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將小初夜看作老鼠嫁女日,俗稱“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將插上花的麵餅放在暗處,禁止舂米、磨麵,大人小孩不準喧譁,如果驚動了老鼠,來年就會搗亂。
在青海的一些地區有“蒸瞎老鼠”的風俗。每年農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隻老鼠,不捏眼睛,然後用蒸籠蒸熟,待元宵節時擺上供桌,並點上燈燒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傷莊稼,以保本年豐收。農曆正月第一個子日,朝鮮族在這一天要進行熏鼠火民俗活動。農家的孩子們在田埂上撒下稻草並點燃,以達到燒除雜草並驅趕田鼠的目的。這一項民俗活動,有利於滅鼠、滅蟲,草木灰還可以肥田。另外,子日屬鼠,在這一天燃一把熏鼠火,其象 征性使用權人們得到了心理上滿足。
鼠的危害及防治
鼠對人類危害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傳播疾病
老鼠能傳播30多種疾病,其中危害嚴重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病、鉤端螺旋體病和恙蟲病等。從我國歷史上來看,曾發生過幾十萬起由老鼠傳播的疾病,最多一次病死人數超過當時人口的四分之一。
造成經濟損失
老鼠對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主要表現為:1、糟蹋糧食。據四川糧食部門報導,農民每年收穫的糧食被老鼠糟蹋占18%;2、危害牧場草地。3、損壞森林樹木。4、咬傷、咬死家禽。5、咬壞電纜、電線,造成停電或短路;破壞通訊線路和計算機系統。6、在大壩挖洞,導致水災。7、咬壞圖書館資料、檔案資料;及居民家庭的衣服和家具。
鼠類的生活習性
鼠通常在夜間活動,白天休息。家棲鼠多棲息在廚房、雜物堆、牲畜圈、飼養房、倉庫、
下水道、電線電纜溝;野棲鼠大多棲息在農田及叢林之處。鼠的生活習性表現在以下幾方
面:
繁殖力
鼠的個體小,性成熟早,懷孕期短,產仔數多。大多數鼠類每年產仔數次,每次可產仔4-8隻。母鼠受孕不到3個月,即可產仔,仔鼠2-3個月成熟,即可繁殖後代。鼠的壽命一般為一年左右,由於較強的繁殖能力,通常滅鼠達標後半年內,又會恢復到達標前的鼠密度。
鼠的活動規律
1、行走:老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主要是避開人類的干擾,多在夜間活動,活動時靠牆根或固定物邊行走,形成鼠路。褐家鼠多在100-150米範圍內活動;小家鼠活動範圍較小,
多在棲息地30-50米內覓食、活動。
2、攀登和跳躍:三種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黃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種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時,潛水30秒鐘。
4、棲息:褐家鼠有趨濕性,主棲地下層,善打洞棲居;黃胸鼠和小家鼠喜乾燥,黃胸鼠主棲高層,小家鼠多靠近食源處棲居,棲居條件簡單,常在抽屜、報紙堆、舊鞋、絮窩棲居。
5、打洞:鼠善於打洞,褐家鼠在鬆軟的土壤可打洞長達3米,深度可達0.5米。
6、咬噬:家鼠有一對非常堅硬銳利的門牙,因此家棲鼠喜歡咬建築材料、衣服、書籍,以達磨牙的目的。
7、遷移:棲息場所是鼠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原棲息地受到干擾破壞,或食源缺乏,鼠類發生疫病等原因,老鼠便會遷移。故滅鼠前不應改變鼠類棲息、活動環境,以免影響
滅鼠效果。
8、探索行為:老鼠的好奇心很重,經常不斷探索周圍環境的物體、食源、地形、躲藏場所,不斷適應生存繁衍的環境。
9、攝食行為:老鼠在觀察環境時,同時也嘗試環境中的食物,開始先取食少量,隨後逐漸增加,提防因攝食不當引起中毒死亡。這種行為,也就造成了使用急性滅鼠毒餌後鼠拒食的原因。
防鼠和滅鼠
防鼠
1、環境治理:經常清除住宅區內的雜草,發現新舊鼠洞要及時堵塞。
2、斷絕食源:做好食物的管理工作,對防鼠非常重要。糧食要里牆邊架高放,副食品及調料應加蓋嚴封好,生活垃圾要及時處理。
3、建立防治設施:室內排水溝要安擋鼠柵,木門下邊要釘60公分高的鐵皮,通風口安1.3CM孔徑的鐵網,食物倉門安0.6米的擋鼠板,門和框要密合,縫隙要小於0.6CM。
滅鼠
滅鼠分為化學滅鼠和物理滅鼠。化學滅鼠通常採用抗凝血滅鼠劑配製成毒餌滅鼠。物理滅鼠採用鼠籠、鼠夾、粘鼠板等滅鼠。
1、化學滅鼠
採用滅鼠毒餌滅鼠:將抗凝血滅鼠劑與餌料(如:玉米、穀子、小麥等)浸泡或混合後製成的毒餌按一定方法投放,鼠盜食毒餌後3-7天內中毒死亡。
選用毒餌滅鼠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用的毒餌中不得含有國家禁用的急性滅鼠劑。
(2)選用的毒餌中主要有效成份含量應符合標準,含水率符合標準。
(3)選用的毒餌的適口性要好,攝食係數應大於0.3。
(4)選用的毒餌不得變質或發霉。
投放抗凝血滅鼠製成的毒餌滅鼠的方法:
(1)少量多堆:每堆的量為20-40g,沿著牆邊或鼠洞投放,每隔5-10米投一堆,儘量投在隱蔽之處,最好是投放到毒鼠盒內。
(2)定時補充:如果毒餌的主要有效成份是為敵鼠鈉鹽或殺鼠迷,投放後應連續補投兩天。補投原則:吃多少補多少,如果吃完,則加倍補投。如果毒餌的主要有效成份為溴敵隆、殺他仗、大隆等,則在飽和投放毒餌七至十天后進行補投一次。採用毒餌滅鼠效果不佳影響因素:
1)毒餌的適口性差
2)投放毒餌量不足
3)投放毒餌的位置不當
4)滅鼠面積太小
5)毒餌含藥量太低
6)長期使用急性滅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