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龍牡榴梅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黃龍牡榴梅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從眾錄》卷八。主治血崩。

基本介紹

  • 名稱:地黃龍牡榴梅散
  • 出處:《醫學從眾錄》卷八
  • 主治:血崩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大生地(炒)一兩,龍骨(煅,研末)、牡蠣(煅)各四錢,石榴皮(炒)、烏梅肉(炒)、陳棕皮、百草霜各三錢,阿膠(蒲黃拌炒)六錢,陳京墨(炒)二錢。

用法用量

上為極細末,用淮山藥五錢研末,醋、水打糊為丸。分作七日服。內加人參三錢尤效,或用人參湯下。

主治

血崩。

方義

大生地滋陰清熱,涼血補血,止崩漏;阿膠補血止血,滋陰潤燥;龍骨、牡蠣收斂固澀,安神;石榴皮、烏梅肉、陳棕皮收斂止血;百草霜、陳京墨清熱止血。諸藥共用,共同滋陰清熱,收斂止血,止崩漏。

附註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地黃龍牡榴梅丸”。

文獻摘要

1、《素問》:“陰虛陽搏謂之崩。此即血得熱則宣流之意也。四物湯可以助陰,生料枳殼散可以抑陽。其問更以茯苓二陳湯和之,使陰陽兩得其平,血自循於經絡矣。若夫沖任不固,下元久虛,以致血無關鎖,則用膠艾湯加當歸、木香,咽下震靈丹為妙。”
2、《醫學從眾錄》:“地黃龍牡榴梅散治血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