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電磁前兆產生的機制及傳播特徵的研究

地震電磁前兆產生的機制及傳播特徵的研究

《地震電磁前兆產生的機制及傳播特徵的研究》是依託雲南大學,由包德修擔任負責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電磁前兆產生的機制及傳播特徵的研究
  • 依託單位:雲南大學
  • 項目負責人:包德修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簡介,科研成果,

項目簡介

以震源區岩石微破裂為主要的種種物理變化,導致構成岩石的微粒之正負電荷中心的偏離和再複合,巨觀統計效果等效於依時而變的偶電體,其主要電磁效應可用位於震中的一個任意取向時變電偶極子體現。該電偶極子在四分層(大氣層,沉積岩層,花崗岩層,玄武岩層)有耗散媒質中激發的電磁場,可採用柱面波展開法求得滿足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積分形式解。這些場函式通常應包含準靜場、感應場和輻射場三種成份。目前地震觀測台站通常記錄的頻率低於一百赫芝的震前電磁信號主要準靜場。理論分析準靜場的傳播特徵,發現準靜場隨電導率、磁導率的變化相當敏感,當距震中達五十公里以上時,場隨介電常數的變化相當緩慢,而且場的方向特徵也不顯著。

科研成果

序號
標題
類型
作者
1
電偶極子在四層介質中的靜電場
期刊論文
羅耀煌,沈方清,包德修
2
水平電偶極子在三層媒質中激發的電磁場
期刊論文
羅耀煌,包德修,趙政鴻
3
垂直電偶極子在三層媒質中激發的電磁場
期刊論文
羅耀煌,包德修,吳永漢
4
A Dipole charged Body(DCB) Source Model on the Seismo-Eleotromagnetio Effeot
期刊論文
包德修,和仁道,馬偉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