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顯示
由於快速消屏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記憶體的增大使得過去的平面動畫顯示發展為現在三維空間的動畫顯示。通過三維游標控制能靈活地在三個面上單獨進行動畫顯示,為實現快速的任意方向(縱測線剖面、橫測線剖面、時間切片)動態瀏覽數據體打下基礎。
組合顯示
三維可視化技術使得各種形式的數據組合顯示變得更加快速和容易。當今的組合顯示可概括為四種情況:
(1)一個數據體內的組合顯示,包括特殊測網(如平行測網、放射狀測網、扇狀測網)垂直剖面顯示,連線顯示(如任意折曲垂直剖面、圓柱垂直剖面、柵狀剖面、剖面和切片連線的椅狀顯示及柵狀顯示),對接顯示(如盒式顯示及牆角式顯示),數據體切割顯示(如矩形體切割、抽屜式切割、曲面切割、斷塊切割、傾斜切割);
(2)多個屬性數據體的組合顯示,包括兩個屬性體的疊合(重合)顯示,2~3個屬性體的鑲嵌顯示及多個屬性體的融合顯示;
(3)多種類型資料的組合顯示,包括地震、鑽井、測井、地質及地理信息更資料的組合顯示,各種剖面、平面、立體圖件的組合顯示;
(4)多工區數據組合顯示,包括二維與三維多個工區或三維多工區的組合顯示。
彩色顯示
顏色歷來在地震數據可視化顯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於RGB(紅、綠、藍三元色)和HSV(色度,飽和度、暗度)原理,用計算機可以生成豐富多彩的顏色。在常用的256種顏色中配置恰當的變密度或梯度色標,再進行必要的線性或非線性調節,能突出數據的特徵,有利於對地下地質規律的認識。實時、方便、靈活地對色標中的顏色進行調整、刪除、保存和調用能使彩色顯示在地震資料解釋中發揮更好的效果。
透明度調節顯示
透明度對數據的處理具有透視數據內部的能力,通過恰當地調節透明度曲線和色標對地震數據進行處理,不僅提高了透視效果,而且加大了景深,使視覺中的三維圖形具有立體感,能突顯三維空間的地質特徵。
雕刻顯示
是把感興趣的部分數據體從大數據體(母體)中剝離出來,形成一個單獨的目標數據體(軟體中常稱為子體),記錄到檔案中並顯示出來。常用的雕刻方法有水平雕刻、沿層雕刻和沿兩個層位的層問雕刻。雕刻顯示技術的關鍵在於雕刻體厚度、顏色選擇和透明度調節。
地震資料三維可視化技術在地震資料解釋中已得到全面套用。在此基礎上正在發展虛擬現實可視化和在PC cluster機群上用於地震數據處理和解釋的三維可視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