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反射屬性

地震反射屬性

地震反射屬性是指地震剖面各組成部分(即同相軸)的物理地震學特徵,包括其振幅、視頻率、連續性三個基本要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反射屬性
  • 外文名:Seismic reflection property
  • 學科:沉積學
  • 基本要素:振幅、視頻率、連續性
  • 反射結構:雜亂反射結構等4種
  • 命名方法:視振幅+視頻率+連續性
基本要素,描述和命名方法,地震反射結構,雜亂反射結構,無反射結構,三高反射結構,向上增強的反射結構,

基本要素

1、振幅(Amplitude)
地震反射屬性
振幅是質點離開其平衡位置的位移量。視振幅反映相應地震界面反射係數的大小。對於相同的入射波而言,界面的反射係數越大則所產生的反射波振幅越強。反射係數的大小由界面上下岩層的波阻抗差所決定。波阻抗差越大則反射係數就越大。波阻抗與岩性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泥岩的波阻抗較低,砂岩的波阻抗中等,而碳酸鹽岩的波阻抗較高。因此,視振幅的大小最終可歸結為界面上、下岩性差別大小的綜合體。
2、視頻率(Frequency)
視頻率反映了相鄰反射界面之間間距的大小。間距越大,上、下界面處產生的反射波之間的時間間隔就越大,即視頻率越小。反之,間距越小則視頻率越大。當界面間距小於入射地震波的1/4主波長時,兩個界面形成的反射波將相互疊加成為一個複合波,從而無法將兩個界面區分開,這就是所謂的地震波垂向分辯率(能確定出兩個獨立界面而不是一個界面所需的最小反射面間距,這裡為1/4主波長)。
3、連續性(Continuity)
是指同相軸的視振幅與視頻率在橫向上的延伸狀況,反映界面上、下岩性差別或界面間距在橫向上的穩定程度。

描述和命名方法

地震反射結構有兩種描述和命名方法。當地層單元內部上述三個方面的特徵上、下都比較均勻時,可直接按“視振幅+視頻率+連續性”的順序進行描述和命名,例如“強振幅高頻高連續反射結構”。當以上特徵上、下不均勻時,則可根據其在垂向上的變化特點進行描述和命名,例如“向上增強反射結構”等。

地震反射結構

雜亂反射結構

又高振幅低連續性結構,雜亂反射結構的基本特徵就是振幅很強,但又不連續,波形顯得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尋

無反射結構

又叫極低振幅結構 ,其基本特徵就是振幅極低,幾乎看不出同相軸的存在。導致無反射結構的根本原因是岩性均一、難以形成反射界面,代表能量相對穩定的沉積環境。可能是巨厚的砂岩、泥岩或灰岩,也可能是生物。振幅強意味著界面上、下岩性差異大。不連續則意味著岩性或岩層厚度橫向變化快,從而反射係數橫向上變化很大。這種反射結構代表水動力條件動盪不定,且能量相對較高環境下形成的產物,也可能是原生連續地層遭受後期改造變形後的結果。往往發育於沖積扇、陡崖濁積扇、海底扇等扇體中,或者由於重力滑動或構造變動而發生強烈變形了的地層里。
擾動改造後的似均勻沉積層。深湖相泥岩、濱海相砂岩、陸棚相灰岩以及泥質沉積很貧乏的辮狀河砂岩中都可發育這種反射結構。它們的岩性差別很大,但其內部相對較為均一。

三高反射結構

又叫高幅、高頻、高連續性結構 ,振幅高意味著界面上、下岩性差異大;頻率高意味著層厚較小且頻繁交替;連續性高則意味著岩性和岩層厚度橫向上很穩定。是濁積砂發育的深水相或薄煤層穩定發育的濱湖沼澤相的典型特徵。

向上增強的反射結構

其基本特徵是振幅在下部較弱,而向上顯著增強。這表明在下部岩性較均一,而向上岩性差別增大。通常發育在下降半旋迴的沉積相組合中,如三角洲、海退型進積海岸或陸棚沉積等常常形成這種反射結構。
由此可以看出,振幅強弱與界面上、下岩性差別大小相對應;頻率高低與岩層厚薄相對應;連續性好壞與岩層的橫向穩定性相對應。抓住這一關鍵,再通過對不同沉積相單元中的岩性差異特點、橫向變化規律和旋迴性的理解,就可進一步對沉積相加以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