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下管道本體安全性監測技術規範

地質災害下管道本體安全性監測技術規範,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2022年發布實施的一項團體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質災害下管道本體安全性監測技術規範
  • 標準編號:T/CI 081—2022
  • 發布日期:2022年09月26日
  • 實施日期:2022年09月26日
  • 國際標準分類號:23.040.01 管道部件和管道綜合
  • 國民經濟分類:E492 管道和設備安裝
簡介,主要技術內容,起草單位,起草人,

簡介

本檔案規定了國家管網華南分公司所屬輸油管道地質災害敏感區識別、災害監測、數據結果分析和安全評價報告等技術內容。 本檔案適用於國家管網華南分公司所屬輸油管道地質災害影響區內埋地管道的應變監測

主要技術內容

4 地質災害敏感點的選擇
4.1 地質災害風險點識別
4.1.1 地質災害風險點識別應當在現場全面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開展識別工作,充分識別管道地質災害,特別是城市基本建設過程中,施工造成的開挖沉陷等地質災害。
4.1.2 現場全面地質資料內容包括地質災害評估、地質勘察報告、災害防治設計、地質災害形成條件、外界影響因素等資料。
4.1.3 首先要識別出沿線管道地質災害的類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時形成紀錄和檔案。
4.1.4 管道主要災害主要形式包括沖溝、滑坡、土石流、崩塌、斷層、地裂縫地面沉降等。
4.2 敏感監測點選擇
主要選擇對管道地質災害高風險段進行監測,如滑坡、土石流、土壤移動,管道懸空段、沉陷段、山體危險岩體、地震斷裂帶等危險區域進行監測。
4.3 監測的內容
選擇能夠直接反映地質條件變化的參數進行監測,包括:管道應力應變監測、管道孔隙水壓力監測、土壤壓力監測、土壤位移變形監測、其他監測等。
5 地質災害監測系統的安裝
5.1 基本要求
管道應變監測以安全可靠為前提,要求符合本章要求。
5.2 地質災害管道應變監測的主要內容
5.2.1 管道在內壓、自重及其他載荷作用下所產生的環向應變、軸向應變和45°方向應變及增量。
5.2.2 管道發生扭轉變形時的剪下角(剪應變)。
5.2.3 測試結果數據表。通過對現場試驗數據的分析,得出管道承載所產生的環向應變及管道整體變形量,繪製應變曲線,研究管道由於滑坡引起的整體變形及位移,並進行安全性判定。
5.3 管道監測系統安裝
5.3.1 監測儀器和設施的布置,應明確監測的目的,緊密結合工程實際,突出重點、兼顧全面,相關項目統籌安排,配合布置。應保證具有在惡劣氣候條件下仍能進行重要項目的監測。
5.3.2 儀器設備要耐久、可靠、適用、有效,力求先進和便於實現自動化監測。
5.3.3 儀器的安裝和埋設必須及時,必須按設計要求精心施工。應保證第一次監測就能獲得必要的監測成果。並做好儀器的保護;埋設完工後,及時做好初期測讀並填寫初始監測數據表、繪製地形圖、管道埋深圖及測點滑坡狀況調研表,以備查用。
5.3.4 儀器監測嚴格按照規程規範和設計要求進行,對不同監測階段,突出重點進行監測,發現異常立即進行複測。
5.4 數據採集系統
5.4.1 感測器部分包括各種電測感測器。感測器的作用是感受各種物理量,如力、線位移,角位移、應變和溫度等,並把這些物理量轉變為電信號。
5.4.2 數據採集儀的作用是對所有的感測器通道進行掃描,把掃描得到的電信號進行數字轉換,轉換成數字量,再根據感測器特性對數據進行感測器係數換算(如把電壓數換算成應變或溫度等),然後將數據傳送給計算機,或者將這些數據列印輸出、存入磁碟。
5.4.3 計算機是整個數據採集系統的控制器,控制整個數據採集過程。
5.5 數據處理
5.5.1 安裝完成後,需要對直接測量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換算、統計分析和歸納演繹,以得到代表管道力學性能的公式、圖表、數學模型和數值等。
5.5.2 數據處理的內容和步驟包括四個方面:數據的整理和換算、數據的統計分折、數據的誤差分析、數據的表達。
5.6 儀器誤差及消除
5.6.1 儀器本身的誤差屬於系統誤差範疇,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主要是儀器在生產工藝或設計上的缺陷造成的(例如零件的尺寸、安裝位置和刻度分劃不準確等),或者是由於使用日久導致的零件磨損、零件變形等。在設計原理廣用線件關係近似地代替非線性關係也會產生系統誤差。
5.6.2 應事先找出儀器存在的系統誤差及其變化規律,並對其建立各種修正公式或繪製修正曲線、修正表格等以消除系統誤差

起草單位

廣東華南智慧管道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家管網集團華南分公司,中科智宇(壽光)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國家管網集團東部原油儲運有限公司,青島理工大學

起草人

田中山,董紹華,楊 文,徐晴晴,孫偉棟,李 苗,陳思雅,張擁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