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窪型造山運動(orogenic movement of diwa type)又稱活化型造山運動、活化造山作用、二次造山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窪型造山運動
- 外文名:orogenic movement of diwa type
- 性質:地理
- 別名:活化型造山運動
地窪說認為是造山型地殼運動的新類型。是促使地台區或地槽褶皺完成區發生活化,形成活化區型山系(即地穹與地窪相間、出現盆嶺構造地貌),並形成地窪區的一種造山作用。它與地槽型造山運動的不同點在於:①不是直接繼在地槽發育之後,而是在地台或地槽褶皺完成之後出現;②缺乏地槽區發展前期的地殼拉張沉降形成海盆的預備階段,而是在地殼擠壓地面隆升的背景上發生的;③從地窪階段一開始就有造山作用,而不是只出現於地槽區發展階段的後期;④在地窪活動過程中雖也以造山脈為特色,但主要為塊斷、褶皺、拱曲,也有逆掩及推覆構造造山的構造作用,所形成山系多以區域性負重力場占優勢,山脈愈高負值愈大,且多呈短帶狀;⑤在地貌上常為短線狀山脈,多受斷塊構造控制,並使高原型山地與斷陷盆地相間出現,構成盆地—山脈地貌區,以中國東部中、新生代山脈以及台灣島西部的新生代山脈最為典型;⑥其伴生岩漿活動主要為酸性至中性的侵入和陸相噴發,岩石化學特徵一般為高矽、高鹼(通常K2O>Na2O)而貧鐵鎂,多鹼性岩,岩漿活動順序大體上為酸、中性至基性,變質作用主要為接觸變質及斷裂變質,而以後者最具特色;⑦往往具有重要的成礦作用,除地窪盆地中形成的油、煤等沉積礦產外,還有以各種有色金屬為主的內生礦產。地窪型造山作用發生在地槽階段造山之後,是第二次造山運動(非地槽造山運動),因此所成的山脈是第二代山脈。如天山、崑崙等地區的海西造山運動為地槽型的,白堊紀以後的造山運動則為地窪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