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科研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
- 研究重點:地球空間的災害性擾動與長期變化
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科研機構。
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科研機構。 研究方向研究地球主磁場的起源、倒轉等基礎理論問題;探討外層驅動源(太陽、行星際)以及近地事件影響下的地球空間(磁層、電離層、高中層大氣、地磁場)的整體性為與不同圈層的相互作用,注重研究空...
等研究機構的學者聯合英國學者,詳細研究了嫦娥五號月壤中32個質地均勻的撞擊玻璃珠。結果發現,撞擊玻璃珠的平均水含量可高達0.05%。學術期刊 《地球物理學報》主要刊登固體地球物理、套用地球物理、空間地球物理和大氣、海洋地球物理以及與...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學與震磁電關係研究室開展地磁學和空間物理學基本理論的研究;開展震磁電關係和地磁觀測技術研究;研究地球基本磁場、變化磁場及相關空間物理現象、地球內部電性結構和磁性結構,為空間天氣災害和地震發生機理研究...
回國後進入中科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工作,從事熱層/電離層的研究。2006年6月開始進入本所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電離層學科組,繼續從事電離層物理的研究。近年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低緯地區電離層變化特性的研究以及電...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系、北京大學地質系四單位提出的關於建立地震學聯合基金的請示報告;10月17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三屆第九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舉行,決定學會掛靠單位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改為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短周期地震觀測實驗室是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中的實驗室之一,該系統還包括地震台陣探測實驗室中心,古地磁與年代學實驗室,氬氬、鈾-釷-氦年代學實驗室。該實驗室配備有399套PDS-2型短周期地震儀和兩套...
—地理信息系統,地質和地球物理領域的人工智慧套用研究;—在俄羅斯和獨立國協領土內構建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統;—為世界地球物理與太陽地球物理數據中心提供信息資料;—創建、支持和發展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空間物理,地球學等...
1950年1月,由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1966年,根據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1997年,...
但是,對於了解地球磁場時間、空間上的變化規律,進而對地磁場的基本性質和形態特徵提出較為滿意的數學、物理模型,深入研究地球磁場的成因及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歷史等問題來說,這種系統的科學觀測,迄今才不過一百多年,在時間上未免太短暫了...
實驗室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我國地磁學和電離層奠基人桂質廷、陳宗器等老一輩地球物理學家發起建立的我國最早的電離層和地磁觀測站。50年代末,我國地球物理學奠基人趙九章先生倡導和創建了空間科學和探測。60年代,地震學先驅傅承義先生...
2009-2013年,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空間科學中心,二級研究科學家;2013-至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15-至今,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研究方向 地球磁層動力學過程和其地磁效應的研究;行星磁層動力學過程的比較...
2013.05-2015.12,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與空間物理研究室,博士後 2016.01-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方向 金星、火星等無磁行星空間環境 全球混雜模擬 學科類別 空間物理學 科研項目 《行星際...
正是由於國際、國內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開闊了師生們的視野,研究項目逐步與國際接軌。在他的創議下,空間物理研究室建立了低緯哨聲、衛星信標接收及電離層閃爍、磁層、地磁微脈動、空間電漿計算機模擬等研究組,並取得了世人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