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溫級度是地溫每增高1℃時深度的增加值,以DT表示地溫級度。其物理意義可以理解為溫度相差1℃時兩個等溫面之間的距離。
顯然,地溫梯度與地溫級度互為倒數。根據人們的習慣,或者採用地溫梯度,或者採用地溫級度來研究地層溫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溫級度
- 外文名:Geothermal grade
- 符號:DT
- 定義:地溫每增高1℃時深度的增加值
- 倒數:地溫梯變
- 學科:石油地質
地溫變化,定義公式,影響因素,
地溫變化
通常認為,溫度隨深度而有規律地增高,大約平均每加深33m,溫度就增高1℃,但是,地球的地熱場和電、磁場等與其他場一樣,分布是不均勻的,因而地溫級度在各地也不一致。例如我國西北的老君廟油田第三系地層地溫級度為26m/C,我國西南四川川南氣田區二、三疊系地層的地溫級度為41.5m,又如前蘇聯新格羅茲內區的地溫級度為7.5~10.3m/℃。
定義公式
地溫級度是指地溫每增加1℃時所加深的米數,它是地溫梯度的倒數。用下式表示:
式中 DT——地溫級度,m/℃;其他符號同前。
影響因素
不同地區地溫級度變化很大,一般認為有以下的影響因素:
(1)岩石的導熱性,指岩石傳導熱的能力.以導熱率表示。各種岩石性質不同,導熱率亦不同,碎屑岩的導熱率大於碳酸鹽岩的導熱率。各地區溫度的變化可以認為是具有不同導熱率的各種熱源結合的結果;一口井或同一地區幾口井地溫的變化,主要因為這些井所鑽穿的沉積岩層的導熱率互不相同。由於岩石導熱率大於油、水導熱率大於空氣的導熱率,故褶皺區油田的地溫級度遠比地台區地溫級度小。
(2)地下水的循環。地下水的循環對溫度的影響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水是一種良好的載熱體。有些油田的地溫級度很小,是與地下水循環時將地層向斜部分深處的大量熱量攜帶到背斜部分有關。
(3)局部構造的影響。據國外某油田統計,在57個背斜構造的頂部,溫度級變化在
26.03~27.78m/℃,而在構造側翼則在28.27~34.09m/℃之間,經過仔細研究,表明油層溫度的確受構造的影響。不論有無石油存在,在局部構造中位置高的地層溫度總是比構造位置低的地層溫度高。
除以上因素外,其他還有火成岩的侵入、地殼變動或其他地質過程的熱效應以及放射性元素蛻變等等。上述因素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應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地質條件進行具體分析。總之,在任何一個地區所測得的地下溫度可能是幾種原因所造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