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椒展毛變種,這一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葉無毛,寬卵狀披針形,長10-12毫米,寬4-5毫米,具7-9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椒展毛變種
- 外文名:Thymus quinquecostatus var. przewalskii
- 名稱狀態:被SP2000收錄
- 產地生境:海拔600-2000(3500)米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花序軸密被十分平展的毛,毛短於花序軸直徑。
地椒(原變種)
半灌木。莖斜上升或近水平伸展;不育枝從莖基部或直接從根莖長出,通常比花枝少,疏被向下彎曲的疏柔毛;花枝多數,彼此靠近,高3-15厘米,從莖上或莖的基部長出,直立或上升,具有多數節間,節間最多可達15個,通常比葉短,稀有與之相等或比葉長,在基部的先出葉通常脫落,花序以下密被向下彎曲的疏柔毛,毛在花枝下部較短而變疏。葉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稀有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3毫米,寬1.5-3(4.5)毫米,稀有長達2厘米,寬8毫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漸狹成短柄,全緣,邊外卷,沿邊緣下1/2處或僅在基部具長緣毛,近革質,兩面無毛,側脈2(3)對,粗,在下面突起上面明顯,腺點小且多而密,明顯;苞葉同形,邊緣在下部1/2被長緣毛。花序頭狀或稍伸長成長圓狀的頭狀花序;花梗長達4毫米,密被向下彎曲的短柔毛。花萼管狀鐘形,長5-6毫米,上面無毛,下面被平展的疏柔毛,上唇稍長或近相等於下唇,上唇的齒披針形,近等於全唇1/2長或稍短,被緣毛或近無緣毛。花冠長6.5-7毫米,冠筒比花萼短。花期8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600-2000(3500)米的山坡石礫地或草地,河岸沙地,沙灘,石隙,石山,石牆上
分布範圍
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蘇聯遠東地區,朝鮮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黑龍江興凱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