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作談

《地方工作談》收錄了作者在湖南和海口兩地工作時有關文章,涉及地方經濟的發展思路、經濟結構調整、企業改革、農村發展、科技教育、地方黨的領導、基層建設、領導班子建設、機關管理、民主與法制和反腐倡廉等。本書體現了作者結合實際情況,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能力、創新能力和推行能力,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地方經濟建設和政治工作所面臨的複雜紛繁的問題,都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

基本介紹

  • 書名:地方工作談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785頁
  • 開本:32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蔡長松
  • 出版日期:200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1004239X
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圖書目錄


經濟卷
一、發展思路與戰略決策篇
撤區建市後經濟工作的策略(1988年9月12日)
當前的經濟形勢與工作方針(1989年8月9日)
辦好武漢經濟協作區的意見(1990年5月20日)
商交會的啟示(1990年10月13日)
為實現“八五”計畫奠定良好的基礎(1991年3月20日)
實現財稅收入的穩步增長(1991年5月19日)
改革開放的七個重點(1992年4月2日)
聚精會神抓好經濟工作(1992年6月10日)
當前突出的任務是止住經濟下滑(1996年7月31日)
經濟發展要穩中求進(1997年2月20日)
穩中求進為後續發展夯實基礎(1997年7月15日)
“一省兩地”發展戰略(1998年1月20日)
在適度加快發展上做文章(1998年3月26日)
善於把握全局謀劃長遠發展(1998年7月14日)
切實解決當前需求不旺的問題(1999年5月27日)
用好用活擴大內需的政策(1999年7月20日)
海口“十五”發展的思路(2000年12月29日)
要從實際出發(2001年3月24日)
充分認識區情(2001年4月7日)
把加快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2001年4月12日)
全面創新加快發展(2001年7月19日)
二、體制改革與結構調整篇
抓好治理整頓 調整產品結構(1990年5月31日)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要向效益型轉變(1991年9月12日)
對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調查與思考(1991年12月8日)
深化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1995年5月3日)
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1995年5月24日)
國有企業改革與政府轉變職能(1995年7月30日)
切實解決駐瓊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問題(1996年2月2日)
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特色經濟(199r7年1月10日)
海口三年經濟結構調整的回顧與展望(1998年12月31日)
實施《綱要》要有一個良好開端(1999年1月8日)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七條措施(1999年8月12日)
力求經濟結構調整有新進展(1999年12月9日)
結構調整是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2000年5月11日)
一靠投入二靠科技推動產業升級(2000年7月21日)
海口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效與啟示(2001年2月19日)
深化國有商貿企業改革(2001年12月6日)
三、工業與農業篇
千方百計解決產品嚴重壓庫問題(1989年10月26日)
掌握農村特點 開拓農村市場(1990年1月6日)
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建設(1990年2月11日)
要重視發展棉花生產(1990年3月23日)
採取措施緩解市場疲軟問題(1990年7月4日)
大力提高工業化水平(1990年12月30日)
興工要突出抓紡織工業(1991年4月16日)
對解決“賣糧難”的幾點建議(1991年5月3日)
抓好扭虧增盈(1991年9月5日)
發動民眾大搞水利建設(1991年9月12日)
把盈利企業工作搞得更好些(1991年10月7日)
努力開發新產品(1991年10月15日)
重視標準化工作(1991年11月19日)
大興水利要有全局觀念(1991年11月25日)
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1991年12月21日)
四、城市與環保篇
充分發揮城鎮的輻射功能(1990年2月26日)
城市環境要從基礎工作抓起(1997年8月21日)
發動民眾治理“三亂”(1997年12月20日)
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1998年10月9日)
城市環境建設要有新的作為(1999年1月8日)
保護建設利用好生態環境(1999年5月7日)
依託重點項目推動城市建設(1999年7月21日)
把海口建設成國家先進城市(1999年8月13日)
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2000年4月7日)
加快經濟發展與重視環境建設(2001年2月11日)
強化中心城市功能努力經營好城市(2001年4月5日)
保護好海口生態環境(2001年7月19日)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村的建設(2001年12月27日)
城市建設要突出自己的特色(2002年4月19日)
創建節水型城市(2002年4月26日)
五、科技與教育篇
高度重視幹部的學歷教育(1987年10月10日)
科技興農是發展山區經濟的必由之路(1989年10月18日)
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0年4月19日)
加快科技興農的步伐(1990年12月20日)
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務(1991年10月23日)
努力創造促進科技進步的社會環境(1991年10月25日)
要加強基礎教育建設(1999年2月14日)
加快教育結構調整(2000年3月8日)
推進高等教育的產業發展(2000年10月7日)
優先發展基礎教育(2000年11月8日)
政治卷
一、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篇
實事求是地平反糾正冤假錯案(1986年5月21日)
健全集體領導要正確處理四個關係(1988年6月8日)
堅持黨的領導與從嚴治黨(1988年10月23日)
根本的歷史經驗(1989年9月30日)
密切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1990年4月17日)
改革開放的根本保證(1992年6月10日)
為實現跨世紀宏偉目標而奮鬥(1998年4月2日)
提高地方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1999年1月8日)
把從嚴治黨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2000年3月2日)
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活動(2001年2月9日)
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總攬全局(2001年6月29日)
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在具體工作中(2001年8月16日)
突出主題做好統戰工作(2001年10月25日)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2001年11月22日)
二、領導班子與領導幹部篇
領導者應力求決策科學(1990年6月5日)
講究協調方法最佳化工作環境(1991年6月28日)
用人原則與基本方法(1991年6月19日)
塑造領導幹部的新形象(1991年6月25日)
堅持選拔幹部的三條原則(1992年9月23日)
著力造就跨世紀的優秀領導人才(1994年10月16日)
重視做好少數民族幹部工作(1994年11月9日)
培養選拔年輕幹部的四點要求(1995年2月11日)
加快國有企業經營者選拔任用制度的改革(1995年7月28日)
青年幹部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1995年12月4日)
善於學習 敢於負責 勤於工作(1999年2月25日)
科學決策的探索與思考(1999年12月1日)
黨員領導幹部人生三問(2000年7月4日)
三、基層組織與黨員教育管理篇
組織部門要肩負起知識分子工作的重任(1988年1月21日)
年輕人要全面正確認識我們的黨(1988年7月29日)
臨澧縣處置不合格黨員的調查(1988年9月22日)
機關黨員的特點和機關黨的工作(1989年1月7日)
把女工工作搞得更有生氣(1989年6月30日)
針對機關特點加強黨員教育(1989年8月10日)
正確處理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四個關係(1990年9月22日)
農村奔小康與基層組織建設(1996年2月15日)
加強居民社區建設(1998年10月22日)
居民區黨建工作要點(1999年6月7日)
加快發展關鍵在人(2001年3月31日)
扶貧要在可持續發展和結構調整上找出路(2001年8月19日)
四、機關管理與機關作風篇
善於發揮辦公室的作用(1985年9月27日)
做好老幹部工作(1986年1月20日)
加強工會幹部隊伍建設(1986年1月23日)
機構編制工作要嚴字當頭(1986年9月26日)
編纂好組織史(1987年8月4日)
加強信訪工作的意見(1988年10月14日)
搞好撤區建市的機構設定和領導班子調整(1988年12月10日)
把政研隊伍建設好(1989年3月20日)
建設“秀才”隊伍(1992年1月30日)
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要講求科學性實效性(1992年2月26日)
嚴格機關管理 改進機關作風(1992年5月18日)
求實務實是調研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1994年3月18日)
發揚優良傳統 搞好自身建設(1994年8月8日)
建立組織工作的新格局(1994年9月13日)
市縣機構改革要注意的問題(1995年6月30日)
探索新路子培養下一代(1995年10月26日)
把“一轉變兩提高”活動抓出成效來(1997年1月15日)
政府職能轉變的有效形式(1997年11月8日)
統一認識推行“三制”(1998年1月15日)
創建現代文明機關(1998年3月19日)
僑聯要圍繞發展和祖國統一開展工作(2001年3月29日)
五、黨風廉政與民主法制篇
組織部門的同志要有獻身精神(1986年1月28日)
提防庸俗的關係學(1986年1月28日)
嚴肅查處幹部營建私房中的違規問題(1989年7月7日)
機關整頓要處理好三個關係(1990年1月9日)
認真做好監察工作(1990年3月18日)
穩定工作的重點在基層(1990年4月17日)
中青年幹部如何過好廉潔關(1990年12月17日)
紀檢工作要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1992年6月15日)
堅定不移地把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1998年3月13日)
堅決反對統計上的弄虛作假(1998年7月27日)
領導幹部要“三不”(1998年12月3日)
從“戚火貴案件”中吸取教訓(1999年2月1日)
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和維護黨的紀律(1999年2月26日)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1999年10月22日)
關於黨性黨風建設的幾個要點(1999年12月9日)
以德治市誠實守信(2001年4月29日)
堅持法德兼治 建設城市文明(2001年7月1日)
加快依法治市進程(2001年7月27日)
進一步做好政協工作(2001年10月15日)
完善領導幹部的管理監督機制(2001年10月19日)
後記

文摘

實事求是地平反糾正冤假錯案
(1986年5月21日)
今年以來,常德地區各縣市、地直各單位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又有了新的進展。下一步的主要任務:一是切實解決好“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錯案的遺留問題,深入做好“查漏補缺”工作;二是努力完成“文化大革命”前冤假錯案和歷史遺留問題的複查工作。對所有該複查的案件要認真分析,把那些不屬於複查範圍的案件剔除出去,把那些掉漏的案件補進來。總之,要強調工作質量,保證在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完成落實幹部政策任務。
進一步明確複查歷史老案的指導思想和複查範圍,集中力量複查糾正冤假錯案。為了保證在黨的十三大以前基本完成落實幹部政策工作的任務,必須集中力量抓好複查、平反糾正冤假錯案的工作。從常德的情況來看,“文革”以及“反右派”、“反右傾”、“四清”運動中漏掉的冤假錯案只是個別的、少量的,大量的還是“文革”前的歷史老案。這些歷史老案情況複雜,難查難定的問題較多,要在限期內完成任務,時間十分緊迫。這就要求我們在繼續解決好“四清運動”中的遺留問題的同時,著重抓好“文革”前冤假錯案和歷史遺留問題的複查處理工作。複查一定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做歷史的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全錯的全糾,部分錯的部分糾,不錯的不糾。凡原結論處分主要依據失實的,應徹底平反;對依據屬實,但定性處理錯了的,應予糾正;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結論處理正確或基本正確,或主要依據沒有大的出入,定性處理基本恰當的,可不再改變。
正確執行黨的政策,提高辦案質量。落實幹部政策是一項嚴肅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一定要嚴格按照黨的政策辦事。檢查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幹部政策是不是落實,主要看他是否堅持實事求是,按照黨的政策辦事。經過複查,把冤假錯案糾正過來,並做好了善後工作,是工作成績;對不屬於冤假錯案的,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做好解釋說服工作,也是成績。
中央為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省委也根據實際情況作了一些具體規定。當前落實幹部政策並不是要去研究制定什麼新的政策,也不是要再開什麼新的口子,而是需要我們把中央和省委已經出台的政策規定的基本精神吃透,在實際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在這方面,一定要注意掌握好三個重點:
一是堅決按照中央、省委規定的政策辦,凡應該落實的就堅決落實。經過複查,原處理依據事實不存在,定性錯了的,屬冤假錯案,不論有多大的困難或阻力,都要堅決糾正過來,不能以任何藉口不予糾正。有的單位藉口冤假錯案糾正後的善後問題不好解決而不予糾正,這是不對的。我們絕不能因為具體問題不好解決而忘記或者不顧黨和政府的政策信譽。
二是按照黨的政策不能解決的問題,決不解決,不能隨便開口子。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應對前段落實幹部政策工作中執行政策和已複查案件質量的情況進行一次檢查,一定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提出保證辦案質量的具體措施。凡屬政策性問題,特別是那些涉及面廣的政策問題,絕不能隨便開口子。
三是錯案平反糾正後的善後工作,同樣要嚴格按照黨的政策規定辦理。對被錯處理的人,必須在政治上徹底平反,經濟上適當補償,工作上合理使用,生活上妥善安置。這就是說,我們落實幹部政策,要著重從政治上解決問題。至於經濟上的補償,只能是適當的。這裡講的“適當”補償,也就是講按中央、省委已有的政策規定補償。對申訴人超出現有政策規定的過高的經濟上的要求,要做好說服解釋工作。有的同志認為現在落實政策政治上平反無關緊要,經濟上的補償才是關鍵,因而遷就一些申訴人在經濟上、生活待遇上提出的過高的要求,這都是不對的。只能按中央和省委規定的政策做好善後工作,包括經濟補償工作。
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抵制不正之風。在前幾年落實政策中,各地總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指引下,沿著實事求是、有錯必糾這條軌道走過來的,複查處理案件的質量也是比較好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和單位也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忽視實事求是和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現象。如有的把關不嚴,對確有嚴重問題的人搞一風吹;有的怕善後工作難做,對該糾正的遲遲不予解決;有的為了圖省事,把不屬冤假錯而本人糾纏不休的案件作了糾正;有的片面追求進度,工作粗糙,草率結案;有的把組織掌握的情況和研究處理的意見告訴申訴人,或把組織調查的材料交給申訴人到處上訪;有的單位領導甚至根本忘記了組織原則,讓被調查者參加自己問題的內查外調。這些都是背離實事求是和黨的原則的做法,應該堅決克服,不然落實政策就要受到嚴重的影響,造成新的遺留問題。
各級黨的組織、組織部門和從事落實政策的專職幹部,應該敢于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擊報復,自覺抵制和堅決反對落實政策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只要是冤假錯案,不管是哪一級定的,哪一個領導批的,都要堅決糾正過來。對確屬頂著不辦的,要嚴肅處理。按政策規定不能糾正的案件,不管是哪一級領導批的,一個也不能改。對於那些按政策不能解決的問題,決不容許任何人為之說情,更不能徇私包庇,否則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申訴人的申訴。對任何人的申訴,都必須重調查研究,在沒有取得真實可靠的證據之前,不要輕易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調查取證工作,應由組織辦理,個人私自索取或提供的證明材料,不能作為證據。因此,要重原始依據,絕不能以現在的證明去輕易地否定過去的歷史資料。複查案件的結論,要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分級負責。

後記

我本是一個科班出身的教師,從小就有從事教師職業的願望。在中師、師大學習期間,非常熱愛所學的專業,並樹立了當一名出色教育家的志向。我曾在國小實習過、中學負過責、大學講過課,跨入過國小、中學、大學教師隊伍。
可是,大千世界,變幻莫測。我的人生歷程未能如己所願。像一葉輕舟,隨“文化大革命”的洶湧波濤而漂泊,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潮流而前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推上從政之路,從此更無個人的選擇,也根本沒有考慮過個人要去選擇,名副其實地成了一顆種子,不管土地是肥沃還是貧瘠,黨把我撒在哪裡,就在哪裡倔強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歷史催生了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四化”方針,“四化”方針把一大批像我這樣本屬專業、技術型的人們推上了一級又一級的領導崗位,這樣一個本來應該傳道授業、著書立說的人,也就有了談地方領導工作的經歷、資料和體會。

序言

歷史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一大批符合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求的同志,伴隨著改革的大潮,走上了地方領導崗位,擔負起地方兩個文明建設的領導重任。現任海南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的蔡長松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1984年,他擔任湖南省常德地委委員、組織部長,地改市後,任常德市委副書記。1989年7月,該市召開人民代表大會,他從“票箱”里被挑選出來擔任市長。1992年,調任海南省委常委兼組織部長,1996年1月至2002年5月任海南省委副書記兼海口市委書記。
近20年來,長松同志參與和目睹了湖南常德和海南海口兩市的改革與發展的偉大實踐。他深深感到,兩地的發展變化,是中國大地上近20年令世人驚嘆的巨大而深刻的歷史性變化的一個縮影。這種變化,是鄧小平理論指導的偉大成果,是廣大人民民眾在黨中央領導下的偉大實踐、偉大創造。今夕對比,無論是海口市還是常德市,經過兩地幹部民眾同心同德、艱苦奮鬥,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在原有基礎上都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如今,兩市均已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優秀旅遊城市、環保模範城市。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都翻了一番多。長松同志在實踐中形成了記錄兩地巨變的一批文稿,並編輯為《地方工作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