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蠕動說

地幔蠕動說(hypothesis of mantle creep)是地窪學說四個組成部分之一是為探索地殼演化通過活動區與“穩定”區互相轉化、遞進發展,及其空間位置變化的根本原因與動力來源的一種假說,由陳國達於1977年開始提出、逐步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幔蠕動說
  • 外文名:hypothesis of mantle creep
  • 提出者:陳國達
  • 提出時間:1977年
含義,成因,

含義

地幔軟流層物質因放射性生熱元素的含量發生變化,引起溫度、密度的差異,發生移動。原在較深層者,當溫度增高、體積增大、密度減小時便向上移,並在岩石圈底面轉變為橫向地幔流。在軟流圈中,複雜的地幔流形成複雜的地幔動力場,並拖引上覆岩石圈發生相應的水平移動。

成因

當一個地區地殼演化,處於此活躍時期,其岩石圈由於地幔流帶來的熱能聚積而致使熱流增高及體積膨脹、內部擠壓強烈,加之地幔流拖引而導致的水平運動增強,從而引起強烈地殼運動且水平運動占優勢,發生強烈褶皺及斷裂、岩漿噴出或侵入、岩石變質、地震頻繁,形成活動區。當地幔蠕動轉入滯緩時期岩石圈便因熱能消散、補給減少而熱流降低,從而導致地殼運動轉弱且水平運動退居次要,垂直運動顯出優勢,褶皺、斷裂、岩漿活動及地震均相對減弱,轉化為“穩定”區。同一時代中,由於不同地區地幔蠕動程度相異,則地殼運動的強烈程度也不相同,遂形成大地構造性質在空間上的分異,以及地殼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地殼的動定轉化遞進發展、塊體移動,以及構造定向性等,可能正是由於這種地球內部原因所推動的。如中國東部中生代中期以來,由於進入地幔蠕動活躍期,便由地台區轉化為地窪區;當初動—激烈期,岩石圈熱流增高,再加地幔應力場為左旋剪下,產生北西—南東向次生壓力,遂形成雁行式北東向壓性構造(褶皺、逆掩);到余動期時,地幔應力場轉為右旋剪下,產生北西—南東向次生張力,遂形成雁列式北東向張性斷裂及張性盆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