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熱對流是一種地震成因觀點,這種觀點認為:地下賦存著眾多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質,由於其中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和地下岩石物理化學狀況的改變,使得岩層中積累了巨大的熱能,再加上上部岩石的巨大壓力,使地球內部物質具有了可塑性和流動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震成因解釋
各部分岩石性質的不同,使溫度、 壓力的分布也不均衡,這樣,在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塑性物質就會像液體或氣體那樣發生對流現象:地核中的高溫高壓物質上升至地幔,運動到地幔上部後把熱量傳遞給地殼岩石,上部冷卻後的物質在重力作用下開始下降,形成一個熱流循環過程。在這個循環過程中,當下部高溫物質上升至地殼時,對流作用將使高溫物質發生水平方向的移動,會帶動地殼隨之移動而產生水平位移;當這些物質冷卻後開始下沉時,又會造成地殼隨之下降,下降部位同時會受到兩側來的壓力,使得地殼產生擠壓變形,形成褶皺。這種在地幔內部進行的熱對流循環作用,必然會使內部物質產生分異現象,這種分異現象是長期而緩慢進行著的,並引起了地殼的沉降運動,這種沉降會在不同地區產生擠壓和引張,從而造成岩層的褶皺和破壞,導致地震。
由於這種高溫物質的對流運動需要積累相當多的熱能,在這些熱能釋放一次後,要有一段時期進行再次積累,因此在地幔中進行的對流作用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不連續的,從而使地殼的構造運動也出現了不連續性,有了活躍期和寧靜期之分,在統計上,寧靜期延續的時間往往比活躍期長數倍。這種構造活動的不連續性可能就是造成地震活動出現活躍期和寧靜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