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巫鎮

地巫鎮

地巫鎮,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地處巴塘縣境最南端,東與中咱鄉、得榮縣茨巫鄉毗鄰,南與得榮縣的貢波鄉中木村相連,西隔金沙江與雲南省德欽縣羊拉鄉相望,鎮人民政府距縣城138千米,總面積26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地巫鎮有戶籍人口4278人。

2020年6月17日,撤銷地巫鄉、中心絨鄉,設立地巫鎮,以原地巫鄉和原中心絨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地巫鎮的行政區域。截至2020年6月,地巫鎮下轄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尼木龍村1組9號。

2019年,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巫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
  • 地理位置巴塘縣境最南端
  • 面積:268 km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尼木龍村1組9號
  • 電話區號:0836
  • 郵政區碼:627650
  • 氣候條件:亞寒帶季風區中的山地氣候
  • 車牌代碼:川V
  • 人口:4278人(2019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原地巫鎮,原中心絨鄉,撤併後,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

建置沿革

原地巫鎮

1958年,設地巫鄉。

原中心絨鄉

清朝時期,中心絨鄉境域屬巴塘土司。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屬南路保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民德鄉。
1958年10月,建鄉。
1962年,改稱鄉。
1969年,改革命委員會。
1974年,改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改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改中心絨鄉。

撤併後

2020年6月17日,撤銷地巫鄉、中心絨鄉,設立地巫鎮,以原地巫鄉和原中心絨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地巫鎮的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原地巫鎮下轄5個行政村:壩伙村、中真村、甲雪村、四點壩村、熱思村。
截至2020年6月,地巫鎮下轄8個行政村:尼木龍村、貢伙村、安里頂村、仁娘村壩伙村、甲雪村、熱思村、四點壩村;鎮人民政府駐尼木龍村1組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巫鎮地處巴塘縣境最南端,東與中咱鄉、得榮縣茨巫鄉毗鄰,南與得榮縣的貢波鄉中木村相連,西隔金沙江與雲南省德欽縣羊拉鄉相望,鎮人民政府距縣城138千米,總面積268平方千米。
地巫鎮

地形地貌

地巫鎮地處高原橫斷山脈,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氣候

地巫鎮屬亞寒帶季風區中的山地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爽,冬季乾冷少雪。

水文

地巫鎮境內屬金沙江水系。金沙江自中真村北入境,由北而南,流入雲南德欽縣,境內河道長2.6千米。

自然災害

地巫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滑坡、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等。

自然資源

2011年,地巫鎮有耕地面積6764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地巫鎮轄區總人口2227人。原中心絨鄉轄區總人口2229人。
截至2019年末,地巫鎮有戶籍人口4278人。
地巫鎮

經濟

綜述

2019年,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截至2011年,地巫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青稞、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生產糧食1032噸,其中青稞215噸,小麥125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水果,水果種植面積800畝,產量140噸,主要品種有核桃、蘋果、梨等,其中核桃25噸,蘋果18噸,梨7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10頭,年末存欄98頭;牛飼養量4368頭,年末存欄3985頭;家禽年飼養量350羽。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地巫鎮有中心校1所,村完小1所,在校生230人,專任教師1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8%。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地巫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圖書室5個,藏書3500餘冊。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地巫鎮有衛生院1個,醫生3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地巫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46戶,人數958人,支出69萬元,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長3%,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213人,參保率54%。
地巫鎮
地巫鎮

交通

地巫鎮境內有國道(G215)等道路過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