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柱狀圖

地層柱狀圖

地層柱狀圖是指將一個地區的全部地層按其時代順序、接觸關係及各層位的厚度大小編制的圖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層柱狀圖
  • 外文名: stratigraphic column
  • 屬性:圖件
  • 別稱:柱狀剖面圖
  • 要素:地層的岩性、厚度、接觸關係
  • 類型:一般地層柱狀圖和綜合地層柱狀圖
簡介,主要類型,一般地層柱狀圖,綜合地層柱狀圖,格式要求,編制方法與步驟,

簡介

按一定比例尺和圖例,將工作區地層自下而上(即從老到新)把各地層的岩性、厚度、接觸關係等現象,用柱狀圖表的方式表示出來的圖件,稱地層柱狀圖或稱柱狀剖面圖。

主要類型

地層柱狀圖可分為一般地層柱狀圖和綜合地層柱狀圖兩類。

一般地層柱狀圖

一般地層柱狀圖習慣上簡稱地層柱狀圖。它是一種原始地質圖件,是根據一口鑽井或一條地層剖面所確定的地層層序,地層厚度、岩性特徵等資料編制的。編制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 應嚴格反映地層的生成順序,在地層柱狀圖上嚴格按上新下老的順序,按時代逐層繪製。
② 按比例尺要求在圖上厚度達lmm的岩層,原則上均應反應出來;對礦層、標誌層或具有其它重要意義的岩層,即使在圖上其厚度小於lmm時,也應適當誇大給予表示,對於重要性不大岩性相仿的岩層,可適當進行歸併,對一些岩性單一、厚度極大的岩層,可用省略符號適當縮短其在柱狀圖上的長度。
③ 在柱狀圖上,地層的接觸關係必須用規定的符號清楚地表示出來。國際統一規定以“————”表示整合接觸,“----------”表示假整合接觸和“﹏﹏”表示不整合接觸。 ④ 地層剖面中如果有岩漿岩時,岩體與圍岩的接觸關係及岩漿活動的時代等,是否應反映出來,可視情況而定,如任務是研究地層,且沒有影響地層的厚度時則可以不表示;但在鑽孔柱狀圖等圖件中,則必須表示。

綜合地層柱狀圖

綜合地層柱狀圖是一種綜合性圖件,它是根據整個工作地區若干個鑽井或若干條地層剖面資料,經過綜合整理後而編製成的;它是工作區內地層、岩性特徵、厚度變化、岩相、古生物的變化等情況的總結;是區域地質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圖件有助於對該區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及地質發展史的恢復。
綜合地層柱狀圖的繪製方法與一般地層柱狀圖基本相同,但其各項內容均有綜合色彩,故編圖時除上述外,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① 柱狀圖上,不僅要表明各地層的基本岩性、岩相特徵,而且要在文字中闡明其變化;對水文地質情況、含礦性等,應設專欄描述。
② 除在地層厚度欄內標註平均厚度外,不需註明最大和最小厚度,反映區內厚度的變化範圍;在岩性描述時還應闡明各地層厚度在空間的變化情況與變化規律。
③ 在化石一欄中要詳細列出確定地層時代的主要化石名稱。
④ 必須用規定符號將工區內出露的岩漿岩體,繪畫在柱狀圖相應的位置上。

格式要求

圖上要附簡要說明,編制地層柱狀圖所需的資料是在野外地質工作中取得的。圖中標明地層時代、地層名稱、地層代號、厚度、岩性和接觸關係等。通常包括下列內容:地層單位、地層代號、厚度、岩性符號、層序、岩性簡述、化石、礦產、圖名和比例尺。根據具體地質工作的不同要求,還可增加化石分布、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礦產位置等內容。根據地層柱狀圖還可分析該地區概略的地質發展歷史。為了使人們能順利閱讀地質圖,一般地質圖正圖的左側縮繪有簡要的地層柱狀圖。

編制方法與步驟

編制綜合地層柱狀圖的方法與步驟如下:
(1)整理該區地層資料
地層資料可通過蒐集或實測而獲得。研究地層層位、厚度、岩性特徵及其變化,作好並層和統一進行編號等工作。
(2)選取比例尺
根據工作的精度和地層總厚度,選擇適當的比例尺。再按工作任務定出應表示的內容欄目,在方格紙上設計表格寬度,畫好圖框、表格縱線和圖頭 。
(3)柱狀圖長度確定
據地層總厚度按比例尺截取柱狀圖的長度,再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逐層按累加厚度進行分層,並標註各單層厚度。此時,應考慮到需省略、誇大與合併等地層的位置。如果柱狀圖頂層為厚度較小的地層時(如第四系),為填寫地層年代,可在該層上方適當地留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