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圈》一冊論述了土地資源的類型,以及人們對土地資源利用方式的歷史演變,討論了人類的各種活動,包括食物生產、採礦、能源生產、城市化和廢物處置等對環境的影響,並探討環境友好型的資源和能源利用方式。通過這些討論希望能夠幫助人們了解人類活動是如何破壞地圈的,並闡明可持續發展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地圈:大地女神的報復
- 作者:章驊 高涵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852281, 7542852280
- 外文名:Geosphere The Land and Its Uses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頁數:159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們脆弱的星球叢書》共8冊,以氣候變化的原因和效應為中心,論述人類活動對大氣圈、地圖、水固、生物圈、自然環境、氣候、海洋和兩極地區所產生的衝擊。叢書的核心理念是:所有人都需要以科學知識作為堅實後盾,改變我們人類的不當行為,解決我們人類給這個脆弱星球帶來的各種問題。
《地圈(大地女神的報復)》(作者達娜·德索尼)是該系列中的一冊,告訴人們,為了不使我們的生存環境繼續惡化,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採取與環境更加友好的資源利用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地圈(大地女神的報復)》(作者達娜·德索尼)是該系列中的一冊,告訴人們,為了不使我們的生存環境繼續惡化,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採取與環境更加友好的資源利用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
作者:(美)達娜·德索尼 譯者:章驊、高涵、何品晶
達娜·德索尼(Dana Desonie),科學作家,曾獲地質學學士、碩士和海洋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科學寫作與編輯工作。德索尼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接受科學寫作的專業培訓,在做了4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後。從1994年起,從事關於地球、海洋、太空、生命和環境科學方面的寫作和編輯工作,並在亞利桑那大學等高等院校教授地質學、海洋學和科學寫作。她的作品多次被收錄於中學教科書中,並被雜誌、廣播電台和網站廣泛選用。
達娜·德索尼(Dana Desonie),科學作家,曾獲地質學學士、碩士和海洋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科學寫作與編輯工作。德索尼在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接受科學寫作的專業培訓,在做了4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後。從1994年起,從事關於地球、海洋、太空、生命和環境科學方面的寫作和編輯工作,並在亞利桑那大學等高等院校教授地質學、海洋學和科學寫作。她的作品多次被收錄於中學教科書中,並被雜誌、廣播電台和網站廣泛選用。
圖書目錄
中文版導讀
序言
致謝
緒論
第一部分 荒地與森林
第1章 土地利用與荒地
第2章 森林
第3章 森林開發
第二部分 食物生產
第4章 農業
第5章 農業現代化的代
第6章 肉類生產
第7章 可持續農業
第三部分 礦物資源開採
第8章 採礦
第9章 採礦的環境影響
第10章 礦場關閉之後
第四部分 能源生產
第11章 不可再生能源
第12章 可再生能源
第五部分 城市
第13章 城市化
第14章 城市化的環境影響
第15章 可持續社區
第六部分 廢物處置
第16章 固體廢物處置
第17章 核廢料處置
結論
延伸閱讀
譯後記
序言
致謝
緒論
第一部分 荒地與森林
第1章 土地利用與荒地
第2章 森林
第3章 森林開發
第二部分 食物生產
第4章 農業
第5章 農業現代化的代
第6章 肉類生產
第7章 可持續農業
第三部分 礦物資源開採
第8章 採礦
第9章 採礦的環境影響
第10章 礦場關閉之後
第四部分 能源生產
第11章 不可再生能源
第12章 可再生能源
第五部分 城市
第13章 城市化
第14章 城市化的環境影響
第15章 可持續社區
第六部分 廢物處置
第16章 固體廢物處置
第17章 核廢料處置
結論
延伸閱讀
譯後記
文摘
沉積岩由沉積物(岩石和礦物碎片)被擠壓固結或從水中沉澱形成,其中前一過程形成碎屑沉積岩,後一過程形成化學沉積岩。碎屑沉積岩通常由海灘、沙丘或湖泊等環境中的沉積物形成。如果一種沉積物被埋在其他沉積物的下面,則上層的重力將空氣和液體從沉積物之間的小縫隙中擠出,直到被壓實成一塊岩石。有時流體攜帶溶解性礦物流過沉積物之間時,其中的溶解性礦物會沉降在沉積物顆粒間,使之固結在一起。砂石就是這樣一種常見的碎屑沉積岩。
溶解性的礦物從水中沉澱下來,就會形成化學沉積岩。例如,當海岸線附近的海水蒸發時,析出的礦物質就會成為化學沉積岩。有些動物也可以將礦物質沉澱在自己的外殼中,之後形成岩石的一部分。碳酸鹽類沉積岩占化學沉積岩中的大部分,而這類沉積岩的主要礦物成分是碳酸鈣(方解石)。方解石又稱石灰石,石灰岩就是一種以岩石形態存在的方解石。煤是一種有機的沉積岩,由動植物的殘骸受熱壓實形成。
所有因受熱、受壓或變形(受壓不均勻)而引起性狀改變(但非熔融)的岩石均稱為變質岩。地球內部具有形成變質岩的適宜條件。引發變質作用的常見熱源主要有兩種:地球深處蘊含的熱量和附近岩體的熱輻射。引發變質作用的壓力來源於兩種互相包埋的沉積物或岩石,下面的部分受到上面部分重力的擠壓,或岩石移動時產生的變形擠壓(如地震)。熱流體,如地表下的土壤或岩石中的地下水,或者岩漿,也會造成岩石變質。
接觸變質和區域變質是兩種主要的變質作用類型。岩石附近存在深成岩體時,將會受到岩體所發散出的熱或流體的作用而發生接觸變質,成為接觸變質岩。大理石就是一種在接觸變質的作用下形成的石灰岩。區域變質作用往往發生在大面積的區域內,當岩石處於下地殼和上地幔間時,它們將受高溫、高壓和巨大應力作用,成為區域變質岩。片岩就是一種典型的區域變質岩,其內部為拉長的盤狀礦物結構。
任何一種岩石——岩漿岩、沉積岩或變質岩——都可轉化為任意一種其他類型的岩石,或者轉化為同種類型的不同形式。所有呈熔融狀態的岩石,無論是由於力的作用進入地幔中熔融,還是由於覆蓋其上的壓力降低使之熔融,都將結晶成為岩漿岩。岩石碎裂後,其碎塊沉積在一起便可石化形成沉積岩。所有的岩石在高溫、高壓和變形的作用下都可以變成變質岩。我們將不同岩石類型之間的相互轉化,稱為岩石循環。
縱觀人類歷史,在很長的時間內,人類活動並沒有過多地改變土地性質。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人類雖居住在荒地上,並對其進行利用,但荒地並未被明顯地改變。這裡所指的荒地可以是人類未曾,踏足的任何類型的土地,森林、草原、沙漠、苔原、冰層、灌叢……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找到荒地,但是,其數量已是與日俱減。
我們的祖先以狩獵和採集為生,他們從身邊的土地和水體中獲取所需。那些通常由家族繁衍形成的群體,從他們所居住的環境中採集食物(如堅果、塊莖、種子和綠色植物)、狩獵和捕魚。他們點燃木材用於取暖、煮食和自我保護。在有些地方,這些群居的小團體隨季節遷徙,哪裡有茂盛的植物或畜群,便走向哪裡。有些人將灌木、樹枝燒光,趕走野生動物,建立牧場,飼養供人們娛樂的競技動物,從而改變了當地的土地環境。一些專家認為,許多現存的草地和大草原就是我們的祖先放火燒過的地方。
農業活動起始於大約10000年前伊朗的扎格羅斯山脈,當然,在同一時期,其他地方也可能有農業活動獨立產生。人們通過農耕,自己生產並儲存食物,有了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也就有了固定的社區。可靠的食物來源使社區的人口密度比狩獵採集時代激增了10-20倍。許多天然土地,如森林、灌木叢、濕地、草原等,根據可獲得的水量多少,被轉化為各種農業用地。例如,亞馬孫雨林中的土著居民,便是以小型群居的方式生活(有些部落直到現在仍然如此),通過打獵獲得肉食,收集水果和堅果,捕魚,種植塊根植物。這樣的人類活動可以輕而易舉地被雨林容納,而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一個生態系統包含了其所處區域內的所有的動植物,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原材料。
掌握駕馭可靠的水資源的技術,促使了人類定居狀態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灌溉起源於大約6000年前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人們通過建造運河,將溪流和水塘里的水引入附近的田地,並且在溪流上築起堤壩,形成湖泊(或者水庫)作為水源。這種技術使得乾旱地區或乾旱季節的莊稼得到澆灌,大大降低了單純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同時,灌溉技術使許多作物可以全年種植,從而使食物產量提高了4到5倍。甚至連極端貧瘠的土地,如沙漠,也可通過灌溉來改變其寸草不生的狀況。灌溉使食物更加充裕,從而使人口數量進一步上升,同時使更多的自然生態系統轉化為農業用地。
糧食生產方式的簡化和效率的提高,使得更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許多人可以脫離農耕生產,從事經濟文化等其他領域的活動,從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這些人聚居於城市,於是,用於運輸食物、水和其他物資的運輸網路便建立了起來。公元1世紀,羅馬的工程師設計了巨大的輸水管道,可以將水從100千米之外的地方輸送到羅馬市,這是當時許多創新技術之一。隨著城市的擴大,為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周邊的天然土地也隨之轉化為農田,而後許多農田又變成了城市。
包括農業活動在內的一些人類歷史早期的經濟活動主要依靠人力勞動。但是,18世紀初,機械開始出現,而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機械開始取代人力作為主要的勞動力資源。隨之而來的是農作物產量的提高,以及人口的進一步增長,於是便有更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而去從事其他的工作。各種機器在燃煤蒸汽機的驅動下,為人類生產紡織品、製造工具並且驅動其他機器運轉,工業革命就這樣應運而生。1850年左右,蒸汽機被用來驅動輪船和火車,極大地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到19世紀末,內燃機和發電機的出現加快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腳步。伴隨著這些發展,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人類文明史上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來人口的增長,以及更多的土地需求。這些進步也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轉變。過去,採獵者尋覓食物時不能攜帶太多的行李,因此他們擁有的物資很少。而現在,人們在某一個地方定居,發展生產,建設運輸系統,已經能夠積累越來越多的物資。名目繁多的消費品,需要大量的土地為它們提供原材料、能量以及儲存廢物的場所。P5-7
溶解性的礦物從水中沉澱下來,就會形成化學沉積岩。例如,當海岸線附近的海水蒸發時,析出的礦物質就會成為化學沉積岩。有些動物也可以將礦物質沉澱在自己的外殼中,之後形成岩石的一部分。碳酸鹽類沉積岩占化學沉積岩中的大部分,而這類沉積岩的主要礦物成分是碳酸鈣(方解石)。方解石又稱石灰石,石灰岩就是一種以岩石形態存在的方解石。煤是一種有機的沉積岩,由動植物的殘骸受熱壓實形成。
所有因受熱、受壓或變形(受壓不均勻)而引起性狀改變(但非熔融)的岩石均稱為變質岩。地球內部具有形成變質岩的適宜條件。引發變質作用的常見熱源主要有兩種:地球深處蘊含的熱量和附近岩體的熱輻射。引發變質作用的壓力來源於兩種互相包埋的沉積物或岩石,下面的部分受到上面部分重力的擠壓,或岩石移動時產生的變形擠壓(如地震)。熱流體,如地表下的土壤或岩石中的地下水,或者岩漿,也會造成岩石變質。
接觸變質和區域變質是兩種主要的變質作用類型。岩石附近存在深成岩體時,將會受到岩體所發散出的熱或流體的作用而發生接觸變質,成為接觸變質岩。大理石就是一種在接觸變質的作用下形成的石灰岩。區域變質作用往往發生在大面積的區域內,當岩石處於下地殼和上地幔間時,它們將受高溫、高壓和巨大應力作用,成為區域變質岩。片岩就是一種典型的區域變質岩,其內部為拉長的盤狀礦物結構。
任何一種岩石——岩漿岩、沉積岩或變質岩——都可轉化為任意一種其他類型的岩石,或者轉化為同種類型的不同形式。所有呈熔融狀態的岩石,無論是由於力的作用進入地幔中熔融,還是由於覆蓋其上的壓力降低使之熔融,都將結晶成為岩漿岩。岩石碎裂後,其碎塊沉積在一起便可石化形成沉積岩。所有的岩石在高溫、高壓和變形的作用下都可以變成變質岩。我們將不同岩石類型之間的相互轉化,稱為岩石循環。
縱觀人類歷史,在很長的時間內,人類活動並沒有過多地改變土地性質。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人類雖居住在荒地上,並對其進行利用,但荒地並未被明顯地改變。這裡所指的荒地可以是人類未曾,踏足的任何類型的土地,森林、草原、沙漠、苔原、冰層、灌叢……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找到荒地,但是,其數量已是與日俱減。
我們的祖先以狩獵和採集為生,他們從身邊的土地和水體中獲取所需。那些通常由家族繁衍形成的群體,從他們所居住的環境中採集食物(如堅果、塊莖、種子和綠色植物)、狩獵和捕魚。他們點燃木材用於取暖、煮食和自我保護。在有些地方,這些群居的小團體隨季節遷徙,哪裡有茂盛的植物或畜群,便走向哪裡。有些人將灌木、樹枝燒光,趕走野生動物,建立牧場,飼養供人們娛樂的競技動物,從而改變了當地的土地環境。一些專家認為,許多現存的草地和大草原就是我們的祖先放火燒過的地方。
農業活動起始於大約10000年前伊朗的扎格羅斯山脈,當然,在同一時期,其他地方也可能有農業活動獨立產生。人們通過農耕,自己生產並儲存食物,有了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也就有了固定的社區。可靠的食物來源使社區的人口密度比狩獵採集時代激增了10-20倍。許多天然土地,如森林、灌木叢、濕地、草原等,根據可獲得的水量多少,被轉化為各種農業用地。例如,亞馬孫雨林中的土著居民,便是以小型群居的方式生活(有些部落直到現在仍然如此),通過打獵獲得肉食,收集水果和堅果,捕魚,種植塊根植物。這樣的人類活動可以輕而易舉地被雨林容納,而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一個生態系統包含了其所處區域內的所有的動植物,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原材料。
掌握駕馭可靠的水資源的技術,促使了人類定居狀態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灌溉起源於大約6000年前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人們通過建造運河,將溪流和水塘里的水引入附近的田地,並且在溪流上築起堤壩,形成湖泊(或者水庫)作為水源。這種技術使得乾旱地區或乾旱季節的莊稼得到澆灌,大大降低了單純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同時,灌溉技術使許多作物可以全年種植,從而使食物產量提高了4到5倍。甚至連極端貧瘠的土地,如沙漠,也可通過灌溉來改變其寸草不生的狀況。灌溉使食物更加充裕,從而使人口數量進一步上升,同時使更多的自然生態系統轉化為農業用地。
糧食生產方式的簡化和效率的提高,使得更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許多人可以脫離農耕生產,從事經濟文化等其他領域的活動,從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這些人聚居於城市,於是,用於運輸食物、水和其他物資的運輸網路便建立了起來。公元1世紀,羅馬的工程師設計了巨大的輸水管道,可以將水從100千米之外的地方輸送到羅馬市,這是當時許多創新技術之一。隨著城市的擴大,為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周邊的天然土地也隨之轉化為農田,而後許多農田又變成了城市。
包括農業活動在內的一些人類歷史早期的經濟活動主要依靠人力勞動。但是,18世紀初,機械開始出現,而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機械開始取代人力作為主要的勞動力資源。隨之而來的是農作物產量的提高,以及人口的進一步增長,於是便有更多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而去從事其他的工作。各種機器在燃煤蒸汽機的驅動下,為人類生產紡織品、製造工具並且驅動其他機器運轉,工業革命就這樣應運而生。1850年左右,蒸汽機被用來驅動輪船和火車,極大地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到19世紀末,內燃機和發電機的出現加快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腳步。伴隨著這些發展,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人類文明史上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來人口的增長,以及更多的土地需求。這些進步也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轉變。過去,採獵者尋覓食物時不能攜帶太多的行李,因此他們擁有的物資很少。而現在,人們在某一個地方定居,發展生產,建設運輸系統,已經能夠積累越來越多的物資。名目繁多的消費品,需要大量的土地為它們提供原材料、能量以及儲存廢物的場所。P5-7
後記
土地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場所,它為生命提供了生存空間與生命活動所需的資源和能源。然而,隨著全球人口激增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大量地改變土地的用途,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本書論述了土地資源的類型以及人們對土地資源利用方式的歷史演變,討論了人類的各種活動,包括食物生產、採礦業、能源生產、城市化和廢物處置等對環境的影響,並探討了環境友好的資源和能源利用方式。通過這些討論,希望能夠幫助人們了解人類活動是如何破壞地圈的,並闡明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閱讀本書有助於了解目前土地資源利用情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對我國的岩石圈保護與可持續化管理具有借鑑作用。本書面向的讀者群廣泛,可作為中學生、大學生和教師的課外讀物。
本書由同濟大學何品晶教授課題組翻譯,博士後趙玲、呂凡副研究員和邵立明教授對翻譯稿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侯慧菊女士對翻譯過程給予了指導和幫助,在此謹表謝意。
章驊高涵何品晶
2009年10月於上海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閱讀本書有助於了解目前土地資源利用情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對我國的岩石圈保護與可持續化管理具有借鑑作用。本書面向的讀者群廣泛,可作為中學生、大學生和教師的課外讀物。
本書由同濟大學何品晶教授課題組翻譯,博士後趙玲、呂凡副研究員和邵立明教授對翻譯稿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侯慧菊女士對翻譯過程給予了指導和幫助,在此謹表謝意。
章驊高涵何品晶
2009年10月於上海
序言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土地,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立足之本。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人類一代又一代播種希望、收穫成果、創造奇蹟,幾乎是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慢慢地發展壯大起來。於是,人類不自覺地認為,人類擁有的非凡創造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財富創造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自然資源及環境,是財富生成的永不沉陷的基石。人類無視腳下這片有限而嬌弱的土地,大肆揮霍著自然賜予我們的一切。終於,人類疾步前行的步伐,給大自然埋下了處處禍根。
位處兩河流域的古代巴比倫王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這裡林木蔥鬱、沃野千里,“空中花園”更是盛名在外,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在2000年前,漫漫黃沙將巴比倫王國整個淹沒,“空中花園”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恆河與印度河流域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4000年前,這裡氣候濕潤、農業發達,然而人類對資源的過度掠奪帶來了生態的嚴重惡化,昔日的廣袤沃野變成不毛之地,形成了今日面積達65萬平方千米的塔爾大沙漠。中國古代的黃河流域曾經也是林木茂盛、富裕繁榮的地區,商朝時的森林覆蓋率達55%以上。而如今,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的黃土高原卻是滿目瘡痍、荒涼無比,成為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如今,全人類正面臨著一場因空前的環境退化所引起的深刻危機——環境危機,而始作俑者就是人類自己!臭氧層的破壞使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增多,皮膚癌和白內障患者的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溫室效應引起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升高。酸雨橫行導致陸地生態和水域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淡水的嚴重枯竭和污染使人類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荒,全世界每年有數十萬計的人由於飲用被污染的水而致病死亡,12億人缺少安全飲用水,18億人口的生活環境中缺少生活污水排放與處理裝置。地球物種的不斷滅絕,正在使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和全球生態系統受到最為嚴重的損害。如果照此發展,那么再過幾十年時間,在世界上相當多的國家和地區,淡水、海魚的可靠供應和肥沃的土壤將不復存在。而森林的消失以及土地的荒漠化、水土的不斷流失等人為以及自然的災害,不但給人類社會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空前損失,而且直接威脅到了地球生命的延續。
中國的現狀也是空前嚴峻。中國是世界上野生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是有資料表明:中國的動植物物種已有20%受到嚴重威脅,高於世界10%的水平;在國際公認的640個瀕危野生動物中,中國占有156個。今天的中國人正在逐漸失去接觸和了解野生動物的機會。
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就依水而行。水是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生命的搖籃和象徵。然而,曾幾何時,當我們行走在華夏大地上,我們已很難找到一條不受污染的河流。一份報告表明,全國500多條主要河流中,有400多條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於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陡坡墾耕等不合理開發利用,我國的土地沙漠化問題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近20年來,我國土地沙化面積正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繼續擴展,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區域面積!如果按照《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所確立的定義,我國荒漠化的土地面積高達280多萬平方千米,占我國國土面積的近1/3。在華北、東北、西北的“三北”地區,有80%的土地正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愛惜環境就是愛惜人類自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在“我們脆弱的星球”叢書中,作者達娜·德索尼博士根據人類對地球產生重要影響的領域,將地球環境進行了細分,在《大氣圈》、《氣候》、《水圈》、《海洋》、《生物圈》、《地圈》、《極地》和《人與自然》8個分冊中,詳述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並探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叢書展示了地球環境的全面退化,對人類的行為進行了反思,並從科學的角度提示人類對待自然界應持有怎樣的態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套叢書中,作者不僅僅描述地球受到的破壞和人類環境的惡化狀況,她還傳遞了這樣一種思想:科學知識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堅固基石。要減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負面影響,我們就必須認識自然界的科學規律;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要以科學知識作為後盾來改變人類的不當行為,解決人類給這個脆弱星球帶來的各種問題。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拯救地球,為時不晚!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長、博士生導師
周琪
2011.11
位處兩河流域的古代巴比倫王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這裡林木蔥鬱、沃野千里,“空中花園”更是盛名在外,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但在2000年前,漫漫黃沙將巴比倫王國整個淹沒,“空中花園”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恆河與印度河流域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4000年前,這裡氣候濕潤、農業發達,然而人類對資源的過度掠奪帶來了生態的嚴重惡化,昔日的廣袤沃野變成不毛之地,形成了今日面積達65萬平方千米的塔爾大沙漠。中國古代的黃河流域曾經也是林木茂盛、富裕繁榮的地區,商朝時的森林覆蓋率達55%以上。而如今,孕育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的黃土高原卻是滿目瘡痍、荒涼無比,成為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如今,全人類正面臨著一場因空前的環境退化所引起的深刻危機——環境危機,而始作俑者就是人類自己!臭氧層的破壞使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增多,皮膚癌和白內障患者的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溫室效應引起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升高。酸雨橫行導致陸地生態和水域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淡水的嚴重枯竭和污染使人類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荒,全世界每年有數十萬計的人由於飲用被污染的水而致病死亡,12億人缺少安全飲用水,18億人口的生活環境中缺少生活污水排放與處理裝置。地球物種的不斷滅絕,正在使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和全球生態系統受到最為嚴重的損害。如果照此發展,那么再過幾十年時間,在世界上相當多的國家和地區,淡水、海魚的可靠供應和肥沃的土壤將不復存在。而森林的消失以及土地的荒漠化、水土的不斷流失等人為以及自然的災害,不但給人類社會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帶來空前損失,而且直接威脅到了地球生命的延續。
中國的現狀也是空前嚴峻。中國是世界上野生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是有資料表明:中國的動植物物種已有20%受到嚴重威脅,高於世界10%的水平;在國際公認的640個瀕危野生動物中,中國占有156個。今天的中國人正在逐漸失去接觸和了解野生動物的機會。
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就依水而行。水是我們這個藍色星球上生命的搖籃和象徵。然而,曾幾何時,當我們行走在華夏大地上,我們已很難找到一條不受污染的河流。一份報告表明,全國500多條主要河流中,有400多條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由於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陡坡墾耕等不合理開發利用,我國的土地沙漠化問題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近20年來,我國土地沙化面積正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繼續擴展,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區域面積!如果按照《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所確立的定義,我國荒漠化的土地面積高達280多萬平方千米,占我國國土面積的近1/3。在華北、東北、西北的“三北”地區,有80%的土地正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愛惜環境就是愛惜人類自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在“我們脆弱的星球”叢書中,作者達娜·德索尼博士根據人類對地球產生重要影響的領域,將地球環境進行了細分,在《大氣圈》、《氣候》、《水圈》、《海洋》、《生物圈》、《地圈》、《極地》和《人與自然》8個分冊中,詳述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並探尋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叢書展示了地球環境的全面退化,對人類的行為進行了反思,並從科學的角度提示人類對待自然界應持有怎樣的態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套叢書中,作者不僅僅描述地球受到的破壞和人類環境的惡化狀況,她還傳遞了這樣一種思想:科學知識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堅固基石。要減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負面影響,我們就必須認識自然界的科學規律;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需要以科學知識作為後盾來改變人類的不當行為,解決人類給這個脆弱星球帶來的各種問題。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拯救地球,為時不晚!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院長、博士生導師
周琪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