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中反硝化過程的同位素演化及微生物作用機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魯垠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下水中反硝化過程的同位素演化及微生物作用機制
- 依託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 項目負責人:魯垠濤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地下水中反硝化過程的同位素演化及微生物作用機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魯垠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地下水中反硝化過程的同位素演化及微生物作用機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魯垠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反硝化作用是微生物從地下水循環系統中移除氮污染物的主要途徑,對於水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氮氧同位素共...
通過揭示微生物內聚物驅動反硝化的作用機制,豐富現有的生物脫氮理論,並為進一步工程套用提供科學依據。結題摘要 外碳源豐富-貧乏的污水運行模式可誘導微生物產生細胞內儲能聚合物的累積/分解的代謝相應。本項目將微生物儲能代謝與污水中氮的去除進行偶聯,使污水中的有機物主要通過細胞內聚合物的過量積累來去除,並...
通過包氣帶氮素遷移轉化實驗研究,得出氮轉化與生物作用,尤其與微生物作用密切相關;不同沉積環境所造就的岩土物理化學特徵,對生物地球化學和水文地球化學場態具有重要影響;現在所進行的氮物質循環過程,受人-地系統諸多因素的制約;在潛水水位變動帶形成一個以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增多為特徵的微生物壘,它對地下水水質...
實驗研究發現,包氣帶中不同價態氮素及微生物含量受岩性組構形式及生物地球化學特點影響,現在所進行的氮物質循環過程,受人—地系統制約;在潛水位變動帶存在硝化菌-反硝化菌的微生物壘,對地下水水質產生重要影響。 4.在國內首次建立了多圈層、區域性水循環系統的動力模擬模型及其軟體系統,包括中尺度大氣環流靜力學...
針對這一現實問題,本項目擬通過深入研究反硝化厭氧甲烷氧化(DAMO)過程,確立微生物菌群的快速有效培養模式,最佳化微生物菌群生長條件,闡述不同微生物種群的內在作用機制,為DAMO過程的實際套用奠定基礎,為研究全球C和N循環提供理論基礎,具有深遠的科學意義和實際社會效益。經過4年的工作,課題取得了以下成果: (1)...
通過以上研究,可從系統、微生物種群和基因三個不同層面進一步認識短程硝化、反硝化以及除磷的耦合作用機理,緩解傳統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矛盾,完善脫氮除磷理論。結題摘要 在氮磷排放標準日益嚴格日益嚴格的環境下,同時實現污水處理的高效脫氮除磷是一必然趨勢。反硝化脫氮除磷理論的提出為污水同步脫氮除磷提供了...
促進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對提高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MABR)除氨脫氮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前期研究發現液相錯流具有強化MABR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作用,但其機理尚不明確。本項目在前期促進傳遞膜曝氣生物膜反應器(FT-MABR)的研究基礎上,耦合傳質動力學和分子生態學理論和方法,系統探究錯流強化MABR短程硝化反硝化過程機理。研究...
作用過程和特徵:好氧反硝化菌的反硝化作用過程包括4個還原步驟,分別由硝酸鹽還原酶、亞硝酸鹽還原酶、一氧化氮還原酶、一氧化二氮還原酶催化完成。提出好氧反硝化菌的假想呼吸途徑中,NO3、O2均可作為電子最終受體:即電子可從被還原的有機物基質傳遞給O2,也可傳遞給NO3-、NO2-和N2O,並分別將它們還原。與...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高氯酸鹽也可作為AnMO耦聯反應的電子受體,但有關甲烷厭氧氧化耦合高氯酸鹽脫氯(AnMO-PR)的微生物學機理不明,嚴重限制了該微生物學過程及甲烷氧化反硝化過程在地下水污染控制中的實際套用。 本項目旨在通過同位素示蹤法揭示混合菌群厭氧甲烷氧化耦合高氯酸鹽脫氯的微生物代謝途徑;利用微生物代謝...
採用化學計量學、分子生物學和材料表征分析方法,從生物化學脫氮反應、微生物種群分布、反硝化功能微生物、材料結構與反應產物組成等微觀層面,對多功能複合系統深度脫氮、除磷、除PAEs的運行特性、協同作用機制、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其演替規律進行了研究。 研究發現,硫/鐵複合功能填料是實現低C/N二級生物處理出水深度...
發現亞硝酸還原是好氧反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驟。 本研究屬於環境工程、微生物生理學及生物信息學領域,意義在於:(1)從微生物生理學角度,結合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揭示了好氧反硝化的作用機制。(2)對於固定化-好氧反硝化技術的生物強化效能的研究與最佳化,為好氧反硝化技術的套用奠定基礎。
填埋場H2S惡臭擾民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與生態安全的重大環境問題,基於反硝化脫硫菌(NR-SOB)能利用硝酸鹽為電子受體、硫化物為電子供體進行代謝而影響H2S釋放的原理,本項目以填埋場為載體,將NR-SOB的代謝與H2S的源頭控制進行有機結合,深入開展填埋場內NR-SOB對H2S的內源削減行為及機理研究。首先通過同位素示蹤和電子...
長期以來,反硝化作用被認為是活性氮脫離水生生態系統的唯一生物途徑,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厭氧氨氧化過程的發現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從而對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厭氧氨氧化過程是指在厭氧條件下,微生物直接以氨氮作為電子供體,以亞硝態氮或硝態氮作為電子受體,將其中的氮轉變成...
(5)研究得到一種新型“反硝化除磷菌”代謝模式,也即反硝化除磷過程中利用內聚物反硝化釋放一氧化二氮(N2O)時,主要受到電子受體類型的影響而非碳源本身或其濃度的影響;(6)好氧條件下存在聚磷菌活性時,或促進N2O的釋放,所以聚磷菌利用內聚物對釋放N2O作用機制的影響需要從“微生物競爭”角度入手,而非...
人工濕地因低能耗、易管理的優點被廣泛用於污水處理,但因濕地中缺少硝化-反硝化的有利環境,致使脫氮效率不高。與此同時,收割後濕地植物的處理以及溫室氣體(如氧化亞氮(N2O))的排放問題均限制了人工濕地的套用。本課題擬將收割後的植物秸稈炭化並構建生物炭濕地,研究生物炭對濕地系統脫氮效果、氮的遷移轉化、N2O...
再生水入滲地下水過程中硝酸鹽遷移和反硝化機制(41601037)[2] 主持 中科院重點實驗開放基金:基於氫氧同位素和水化學的濱海濕地黃河水-地下水-海水相互作用研究(WL2013005)[3] 參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羌塘高原內流區湖泊近期快速擴張的水文學機理研究—以色林錯流域為例(41430748)
河口-近海低氧區微生物不完全反硝化過程介導的N₂O產生與釋放機制(918511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項目(水圈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2019.1-2021.12, 80萬元。 PI.地下河口微生物厭氧硝化作用驅動的耦合脫氮過程和作用機制(318701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9.1-2022.12,61萬元。PI 珠江...
(1)納米零價鐵核殼形成演化對修復地下水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編號41472232,2015-2018。(負責)(2)CO2地質封存條件下礦物溶解動力學機制及蓋層有機質的萃取效應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編號41272061,2013-2016。(負責)(3)典型抗生素對地下水系統中反硝化過程的影響機理研究。國家自然...
3. 海南省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計畫(自然科學領域)高層次人才項目(2019RC017):城市污水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脫氮的微生物競爭機制、2020.01-2022.12、10萬、在研、主持。4. 海南大學C類高層次人才計畫:污水厭氧氨氧化新技術研究與套用(暫定)、2018.05-2023.05、300萬、在研、主持。5. 北京市科技計畫課題...
大氣N₂O的重要來源之一是農田生態系統,在土壤中,N₂O是由硝化、反硝化微生物產生,人們向農田中施入過量氮肥,促進微生物活動,通過硝化、反硝化過程(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使氮素轉化為N₂O。污水生物脫氮硝化和反硝化過程也會引起氧化亞氮的排放,溶解氧的限制、亞硝酸鹽的積累和羥胺的氧化都...
2. 南水北調水地下存蓄與涵養過程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與風險調控機制研究,京津冀合作專項項目,主持,2015.01-2017.12 3. 納米電極在地下水氮素去除過程中固液兩相界面的化學/電化學作用機制及硝化反硝化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主持,2015.01-2017.123 4. 大型石化場地複合污染時空特徵與風險評估研究,...
18、丁愛中, 楊雙喜, 張宏達. 地下水砷污染研究進展. 吉林大學學報,37(2),2007 19、吳東傑,王金生,丁愛中. 湖泊防滲對地下水水質影響的數值模擬. 環境科學,5,2007 20、丁愛中,傅家謨、盛國英,好養生物反硝化作用的實驗證據. 科學通報,45(1),2000 21、陳繁忠,丁愛中,傅家謨,盛國英.光合細菌淨化水質...
給水理論與套用、工業廢水高級處理技術研究、水處理微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科研項目 在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短程反硝化除磷菌代謝過程中關鍵酶的互動作用機制及套用研究,2013.1~2015.12,項目負責人。(2)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三維離子光電同步耦合催化氧化處理高鹽難降解有機...
6. 污水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7. 室內環境污染與治理。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國家級: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好氧條件下低 C/N(碳/氮)比污水氨氮脫除新技術的研究”(項目編號 51278034)(2013.1.1-2016.12.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新型反硝化脫氮中自養/異養菌群穩定同位素探針識別及作用機制”(...
車榮曉,1989年1月生,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雲南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雲南省興滇英才計畫“青年人才”,雲南大學東陸青年學者。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土壤微生物組學研究,重點關注與生態系統碳氮磷循環(固氮、硝化、反硝化、甲烷循環等)及動植物致病相關的微生物類群。目前,已發表...
[2] 反硝化條件下表面活性劑與硝酸鹽強化修復多環芳烴污染地下水的協同作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872164)[3]渭河沿岸地下水重金屬污染預治的基礎研究,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SJ-ZT08)[4]降解條件下的水溶性有機物對重金屬遷移性影響的絡合作用機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項目(NCET-07-0694)[5] 礦...
傳統的設計思想認為通過生物過濾僅可以去除有機物,這種作用機制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而不是生物膜截留作用。生物滴濾池是一種以塑膠或者惰性礦物材料作為微生物附著生長介質的反應器,廢水從裝有配水系統的塔頂淋下,當廢水成滴濾狀態流過濾料時,在微生物膜內降解有機物,進行硝化反硝化作用的機制都依賴於運行條件。...
研究所致力於農業環境領域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重點研究人類生產活動影響下光、溫、水、氣等環境要素的演變規律及其與農業生物和農用投入品相互作用機理及調控與保護對策,引領領域科技方向,支撐農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13年10月,研究所總人員規模近500人,其中在職職工160人;擁有6個研究室、2個國家級平台、6個部級...
環境與資源微生物,主要從事:(1)植物-微生物互作過程中根際微生物群落結構的演變及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的作用機制;(2)碳氮轉化功能微生物在環境中的生態分布特徵及潛在套用。主要成就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情況: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U1504301,反硝化型甲烷厭氧氧化相關微生物在黃河底泥中的生態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