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大溶洞

地下大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下大溶洞
  • 外文名:Underground cave
地下宮殿,別有洞天,

地下宮殿

家住淇縣廟口鎮高莊村的臧先生在自家打井時,偶然打到一個神秘天然溶洞(如上圖),訊息傳來,四面八方的人蜂擁而至,臧先生整天也忙得不亦樂乎。11月5日,大河報記者在這位農戶家目睹了他們的神秘發現。
稀罕打井時奇葩驚現,天然溶洞露出真面
昨日上午,大河報記者來到現場,溶洞的發現者臧先生興奮地對記者說:“這個井俺打了好幾年,一直不出水,最近又往下鑿時居然弄出來個大傢伙。”
據他介紹,他家的這口井從2007年開始挖,因為土質不好,一直斷斷續續,中間停了很長時間。在國慶節前,他突發奇想就繼續找人挖掘,發現土質較為濕潤,後來挖開發現下面是空的,一個大洞穴赫然入目。起初以為是古墓呢,接著一直挖,原來比古墓大得多。
為探究竟,他們小心翼翼鑽進洞裡,裡面的各種造型千奇百怪,巧奪天工,好像一座地下宮殿。

別有洞天

大河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現的溶洞入口已經被臧先生用房子圈起,地面和溶洞的垂直深度在20米,裡面由臧先生自費安裝了升降機用於上下運輸人員出入。爬進去,在溶洞內記者發現,溶洞主幹道呈西北至東南走向,通道因溶洞兩端有淤沙無法前行,能走路通達的距離長約300米,裡面天然形成的各種造型千奇百怪,保存著形態完整的石筍、石柱。但見活靈活現的蓮花狀以及晶瑩剔透的結晶體,狀如珊瑚,亮如明珠,頂壁上水珠滴落在岩石上叮咚悅耳,使人無不感嘆大自然的奇妙造化。
據淇縣地方志記載,1976年在離臧先生家2公里處,民眾打井時發現溶洞,長1200餘米,蜿蜒而下,頂為石棚,底為土,忽狹窄如斗,忽寬大如廳,洞內寒氣逼人。地質部門人員進去考察,發現鐘乳石、石筍、石柱、石花隨處可見,洞裡的支洞內滴水叮咚。
那么這兩個溶洞是否一脈相通,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
鶴壁市地質專家李先生介紹,溶洞多在山腰等處,在地下發現極為罕見。目前,當地旅遊、地質部門正進行現場考察,謎底有待於進一步揭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