圪垯川遺址

圪垯川遺址,位於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一處仰韶文化史家類型聚落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圪垯川遺址
  • 位置: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挖掘時間,遺址狀況,發掘文物,科學研究,所獲榮譽,保護等級,

挖掘時間

2020年至2021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開展考古勘探發掘工作。

遺址狀況

圪垯川遺址從仰韶文化早期延續至仰韶文化晚期,年代距今6100年至5600年。其中仰韶文化早期史家類型時期的大型環壕聚落保存較完好,面積約8萬平方米,聚落外圍發現三道環壕,中心區為一處廣場,圍繞廣場呈向心狀分布三組房屋,總計100餘座,每組房屋由1座大房屋(約100平方米)和數量不等的中型房屋(約20-50平方米)、小型房屋(20平方米以下)組成。房屋間發現數座袋狀窖穴,最大一座位於中心廣場,容積約60立方米,底部保存近0.4至0.6米厚的炭化粟黍遺存。勘探發現環壕外東南部疑似有陶窯區,西北部疑似有墓葬區。

發掘文物

遺址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陶器以彩陶為主,包括尖底瓶、平底缽、葫蘆瓶等,還發現一件玉權杖首。炭化植物遺存鑑定以粟黍為主,且以黍為多。動物骨骼遺存鑑定主要為家養動物豬、狗和野生動物鹿、狍等。
甘肅張家川圪垯川遺址:為仰韶文化史家類型聚落遺址,發現的大型儲糧窖穴及粟黍遺存,對研究仰韶早期農業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
圪垯川遺址
圪垯川遺址

科學研究

馬敏敏團隊基於在黃土高原西部圪垯川遺址開展的碳十四測年和植物考古研究,結合考古學和古環境證據,系統梳理了新石器時代粟黍農業發展和強化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最新研究表明,距今6100年,史前人類開始在黃土高原西部從事粟黍農業生產。距今約5500年,黃土高原西部旱作農業主要種植作物出現從黍到粟的轉換。由於粟的產量明顯高於黍,此次農業種植結構的轉變,促進了隨後粟黍農業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向更西部擴張。相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植物科學前沿》等期刊。

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保護等級

2023年4月,入選甘肅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