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恩谷》是當代澳大利亞著名詩人、批評家詹姆斯·麥考萊創作的一首詩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霍恩谷
- 作者:詹姆斯·麥考萊
- 創作年代:十九世紀前期
- 文學體裁:現代詩
作品原文,創作意義,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支撐著的樹枝蘋果累累,
春天的時光早已遺忘,
梨子成熟金黃,黃蜂熟知
吹落果在何處腐喪。
陽光使果汁豐美。
那些秋天的日子多么閒靜:
鏡子一樣的河面映著
山上金色的榆樹,
和蒲草白色的羽毛。
人生充滿著報償;
人生徒勞,學無長進
哪會是真理:
有東西已經收進,
值得堆積存放;
果滾過分等機,
工棚里熙熙攘攘在包裝。
創作意義
《在霍恩谷》以“春華”著筆,以“秋實”結尾,顯示出詩人麥考萊構思的匠心。它給讀者描繪了一幅秋天收穫的熱鬧場景,營造了一種和諧快樂的生活氛圍,與此同時,詩人還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只要辛勤耕耘,人生必然充滿報酬”的人生真諦。
作品鑑賞
“支撐著的樹枝蘋果累累/春天的時光早已遺忘/梨子成熟金黃,黃蜂蜂熟知/吹落果在何處腐喪。”這是對秋天碩果纍纍的場景描寫。春天遠去秋天來,滿樹的蘋果壓彎了樹枝,梨子早已熟透,盼著人們來收穫。這可是豐收的大好時光,人們還沒來得及收穫,它們就瓜熟蒂落,這可樂壞了饞嘴的黃蜂。 “陽光使果汁豐美。/那些秋天的日子多么閒靜:/鏡子一樣的河面映著/山上金色的榆樹/和蒲草白色的羽毛。”從遠處眺望,成熟的果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鮮美可口,波瀾不驚的河水上倒映著金色的榆樹。這是一幅十分甜美的畫面,充滿了詩意與喜悅,到處都飄揚著果實的清香,讓人陶醉醉,令人神往。
接下來第三節詩人開始點題:“人生充滿著報償;/人生徒勞,學無長進/哪會是真理。”這一句道出了“只要辛勤耕耘,人生必然充滿報酬”的人生真理。人們只有在春天辛勤播種,秋天才會收穫喜悅。前面兩節詩人運用許多色彩斑斕的自然物象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天豐收時碩果纍纍的圖畫,其目的就是為後面提出詩歌主旨作鋪墊。豐收的秋季、迷人的秋天是以春天的辛勤耕耘為基礎的,如果沒有春天的辛苦勞作,哪能分享豐收的喜悅。
“有東西已經收進/值得堆積存放;/蘋果滾過分等機/工棚里熙熙攘攘在包裝。”最後一節則直接描寫了收穫與貯藏的熱鬧場面,道出了“要積累和收穫就必須把有價值的東西貯藏”的人生哲理。這裡,詩人也是想藉機批評那些碌碌無為的現代人,並告誡他們:“要學會把握時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為生活積累有價值的東西。”
整首詩歌洋溢著快樂與祥和的生活氣息,表達了詩人積極樂觀向上的價值趨向。和同時代的現代主義詩人相比,他並沒有像現代主義者那樣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哀嘆人類的渺小從而自卑或絕望,反之,他充滿樂觀主義精神,認為即使在思想的荒原上也能出現明媚的春天,只要辛勤耕耘,人生總會有報酬;只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人生就會像“春耕秋實”一樣收穫喜悅 ,。所以他十分反對現代人無所作為、悲觀消極的處世哲學,希望他們能夠從詩作中獲得振奮的力量,重新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而不要在絕望與悲觀中放棄自我的提升。就這一點而論,他是一位充滿現實主義精神的詩人。
詩人雖然經歷了澳大利亞現代主義文學的整個興衰過程,但他本人卻是一個熱衷於“新古典主義”的詩人。所以,一方面,他追求一種“自然王義”的創作手法。如詩人一開篇對秋天豐收場景的描寫,“天然去雕飾”,直白而不媚俗。另一方面,他激烈反對用新的詩歌技巧代替詩的音步與韻.尤其反對現代風格的自由體詩,因此他始終堅持以傳統詩歌的句式和格律寫詩,力求以精巧的句式和嚴謹的格律來表現詩的聲韻美與外形美。
這是一首蘊含著哲理的小詩,告訴我們生活要像大自然的秋天一樣充實,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總會得到報償。詩人否定了“一無所獲”、“一無所學”的消極處世態度,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詩中用了一系列諸如“金黃”、“果汁”等能喚起“果實”這一形象的辭彙,起到了表現主題的作用。
作者簡介
詹姆斯·麥考萊(1917-1976) 當代澳大利亞著名詩人、批評家。他的詩集有《在橙黃色的星空下》、《禮儀觀》、《詩選》、《奎羅斯船長》、《太陽的驚詫》等。文學評論包括《現代派的完結》、《真實的文法》等。在詩歌創作上,麥考萊信奉古典主義,反對現代派,反對自由詩。他在詩中竭力迴避個人成份,而追求傳統的節制、嚴謹、優雅、明了和簡潔,追求完美的形式和韻律。他的詩表現了情感與激情和意志與理智的矛盾衝突,表現了創造性想像與文化的關係,也表現了一種內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