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碎片中尋找

在碎片中尋找

《在碎片中尋找》是興安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9年12月。

該書是作者對文學與藝術、祖國和家鄉的山川風物的觀察與感懷,也記錄了作者對中國文學藝術大家的回憶和印象。作者多角度展示了當代蒙古族的真實生活場景,思考了本民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和精神的變革、演進和走向。他真誠地希望在蒙古人的生活變越來越好的同時,又不損傷民族精神的根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在碎片中尋找
  • 作者:興安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19萬字
  • 首版時間:2019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作者對文學與藝術、社會與生活的親歷和感悟,還有對故土、對山川風物的觀察和感懷。第二部分是作者對中國當代作家和藝術家的回憶和印象,其中有汪曾祺林斤瀾張潔劉恆鄒靜之王小波格非劉震雲孫甘露徐坤等。第三部分是作者在閱讀和研究其他國家作家及作品之餘,寫的人物隨筆。

作品目錄

穹廬一曲本天然/葉梅
我不是畫馬的人
蒙古包:真實的與想像的
迷人的杭蓋,烏蘭毛都草原
風鬣霜蹄馬王出
仰望《蒙古秘史》博物館
相扶世運順乎天
難忘的“姆洛甲”
仡佬草原的深情
江山美過畫
伴酒一生
器而後道
鋼琴亂彈
洗澡就是個節日
西索木
草原深處的“那達慕”
每一個深刻的靈魂都需要一張面具
她是個神
我記憶中的汪老
逝者永在,生者長思
說不盡的劉恆
天才靜之
我將是他永遠的讀者
用喜劇的眼睛看透悲劇
小說是他的女人,寫作是他愛女人的過程
父輩不在了,我們依然前行
融會貫通方可獨樹一幟
他用微笑與我們告別
用生命回報文學的恩典
他和我們一同思考並發笑
生活的花環:看雷加對文學的回顧
王小波的災難
徐坤用話劇震了我們一道
紀念一個被遺忘的作家
阿塔爾:值得期待的文學新人
你好,弗朗索瓦絲·薩岡
在碎片中尋求他者
赫塔·米勒獲諾貝爾文學獎說明了什麼
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多麗絲·萊辛
被遺忘和庸俗化的弗洛伊德
神聖的傻瓜,善良的傑克·凱魯亞克
阿加莎·克莉絲蒂與我們
後記:我依然熱愛著文學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作者在散文中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現實生活圖景,挖掘並展示了其記憶中深切的民族意識。在散文集中,他描摹了形態各異的草原精靈——馬,以及與馬相關的產業發展,並自稱是一個用筆墨、用心“養馬”的人;他用自己的經歷傳承和闡釋了蒙古文書法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用畫家特有的色彩感和構圖能力,渲染了內蒙古草原特有的蒙古包、迷人的“杭蓋”(蒙古語“山林中的草地”)、童年記憶中的“西索木”(“蘇木”,蒙古語“鄉”)。他展示了草原深處“那達慕”的自然本真,人們匯集到平坦的草地上,賽馬球、摔跤、射箭,談戀愛、相親,在放牧勞動之餘,盡情地放鬆自己。他考究了雁門薩氏的族源流變,對先賢以國為重的情操和胸懷充滿敬仰。
作者多角度展示了當代蒙古族的真實生活場景,思考了本民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和精神的變革、演進和走向。他深入思考了蒙古族人對現代生活的追求與承載了蒙古族文化和精神特質的形式變遷間存在的張力。蒙古包、蒙古袍、騎馬、射箭等在文學和影視作品出現的事物正在逐步地退出牧民的日常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磚瓦房、汽車、機車、電視、手機以及上網,他真誠地希望在蒙古人的生活變越來越好的同時,又不損傷民族精神的根基。他為牧場開發旅遊項目感到驚喜,同時也為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可能遮蔽蒙古族文化最精彩、最具特色的部分而感到憂慮。面對現代化進程中生活方式變革對民族歷史和記憶的延續造成的影響,他認為應從牧民的真實生活願望出發,來重構人們對草原和民族的定義,彌補“真實與想像”間的“裂縫”。同時,也感召人們重新思考新時代蒙古族形象的陳述、宣示和建構尋找理想表述方式等議題。

作品影響

2020年5月24日,《在碎片中尋找》讀者分享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辦,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包頭市作家協會主席白濤,包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胡刃,青山區政協主席魏旭,青山區文聯主席李娜等,以及50多位讀者參加活動。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在碎片中尋找》
2019年12月
時代文藝出版社
978-7-5387-6196-2

作者簡介

興安,號溪翁,水墨畫家、文學藝術評論家、編審,1962年出生,蒙古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作家書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意象世界·多彩中國”民族微型藝術作品國際大展蒙古族策展人、北京作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民族聯誼會理事。曾任《北京文學》副主編,現為某出版機構編輯部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